翌日,多云。上午至华夏路金穗路办差,甚是顺利。
临近中午,阳光渐明,清风依旧。沿华夏路向南再折转花城大道东,步行寻找同学推荐的又一饭店——“点都德”。
不愧为花城,到处绿树植荫,苍翠繁茂。
点都德,创建于1933年,是广州著名茶楼品牌。店名来源于粤语“点都得”,意为“怎样都没有问题”。
入座。挺偏僻的地儿,不到饭点,竟然有九成座位都坐着人。广州的生活方式确实与江南不同。
也不知点啥好,直接按照人气推荐点了几道。
非遗招牌菜:蜜汁叉烧包。
非遗招牌菜:金牌虾饺皇。
也许是如今商业发达了,我感觉以上这些早点在无锡的粤菜馆基本上都能吃到,加上本人的味蕾对粤菜不是很敏感,吃不出这非遗与非非遗又有何分别?
饭毕,打车沿兴国路至天河北路继续办事。总的来说还算顺利,因此下午三点不到就回宾馆歇息。躺到四点,百无聊赖,约同事出去逛街,竟然遭拒。没有目标,网上看着“沙面”有些意思,于是独自打车往沙面而去。
沙面,曾称拾翠洲,为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其位于广州市区西南部、珠江分叉口,南濒珠江白鹅潭,北隔沙基涌,地居广州要冲,有大小街巷八条,宋代以来便是中国国内对外通商要津和游览地,晚清时曾设炮台。咸丰十一年(1861年),沙面沦为英、法租界,并先后有十多个国家的领事馆、九家外国银行、四十多家洋行经营,粤海关会所、广州俱乐部等相继成立。
从沙面四街往南而走,沿途洋楼林立,颇具外滩风范,但却绿树成荫、气候宜人,且游人三三两两,并不拥挤,行走于此,甚为舒适。
走到沙面大街十字路口,四周有着最气派的四座大楼。
东北角的沙面大街54号,曾作汇丰银行。
西北角有沙面大街56号,曾作正金银行;60号,曾作广州俱乐部。
西南角有59号,曾作亚细亚火油公司。东南角是四街8号,曾作镇昌洋行。
沿着沙面大街往西步行,这里的建筑和气氛竟然让我不可遏抑的想起了孟买!
是啊,它们都是热带城市,都曾沦为英国殖民地,而且都有榕树!
沙面大街68号,1916年建,曾为苏联领事馆、苏联驻华商务代表团广州办事处。
走到沙面北街与南街的交叉路口,折向南。榕树一棵一棵,种得到处都是。
沙面堂,亦称沙面基督堂,地处沙面五街,建于1864年,是英国圣公会在沙面广州英租界设立的一座专供外侨礼拜的教堂。
再往前有雄伟的中国海关大楼,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广东分署。
沙面南街58号,清末明初建,曾作中国盐务副总稽核(英人)住宅、中国财政部两广盐务局。
沙面宾馆,看上去像是历史悠久、接待过各国政要的模样。上网一查果然如此——曾隶属于广东省委办公厅。
邻近航线,天空中每隔几分钟便有航班飞过。
曾经历史悠久的沙面宾馆早已让位于街对面气派辉煌的五星级白天鹅宾馆。
从下望去,通体白皙,还真有点白天鹅的味道。
天空中轰鸣着飞过的,是一架大型运输机,机翼上没有空军标识,想来是民航货运飞机,倒是不太多见。
风虽然很大,但这里的女人都穿着高跟鞋和丝袜。迎着凉风眺望江面,竟有种今夕何夕,不知何处之感。
白天鹅宾馆南边,是沙面公园。当地民众于此散步休憩,倒是个忘却烦恼的好地儿。
沿着环沙旧石堤向东走。
这里有两尊清代城防古炮,是清代沙面西炮台的遗存,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在佛山铸造,分别重六千斤和八千斤,在当时算是新式炮。
沙面在清代是广州城的江防要冲,乾隆年间在这里设有西炮台,扼守广州城的西南面。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驻广州钦差大臣琦善投降卖国,撤除江防守备,使英国侵略军得以长驱直入,闯入广州珠江。1841年5月21日,张必禄指挥的川军、以陈棠为首的西关纺织工人,以及以颜浩长为首的怀清学社义勇军,联合向盘踞在白鹅潭上的英国舰队展开进攻,进攻失利后退守沙面西炮台坚持战斗。他们以城防大炮猛烈轰击英国舰队,前后击沉2艘、击伤3艘。经过三天战斗,重创了英国舰队。25日,又分兵迎击由四方炮台来袭的英军陆战队,直至弹药用尽始退。咸丰九年 (1859年),英、法两国胁迫清政府在《天津条约》所定赎城费白银600万两中提取基建费用,人工开挖沙基涌,把沙面筑成四面环水小岛,并拆毁原有炮台。
1963年9月7日沙面市政设施改造时,在沙面复兴路发现了炮台拆毁后掩埋于地下的这对古炮。
炮身上,依稀能辨认出“钦命”、“大臣”、“两广总督”、“广东巡抚”、“佛山同知”等字。
虽然这两个在古炮上嬉戏的儿童很是可爱,可是炮上的字越磨越平了,以后的人还怎么看呢?
曾是法租界的花园,如今改造成了海鲜酒楼。如果能几个朋友在这里凭海临风、大餐一顿,想必特别美好。可惜,今天只有我一个人于此遐想罢了。
石堤走到头,绕回沙面南街。
沙面南街14号,十九世纪建造,曾作法国宝华义洋行(The Vaucher & Co.)。
这里开了一家兰桂坊,想必就是刚才路过的那家海鲜酒楼的正门了。
广东外事博物馆,原为东方汇理银行、法国领事馆。
沙面南街24号,始建于民国初年,曾经是汇丰银行宿舍,但门楣上却刻着“Pallonjee House”(巴伦治之家)、“1897”、“1917”等字样。原来,24号的第一任主人姓“巴伦治”,而巴伦治家族曾为晚清时期省港地区的巴斯商人望族。据考证,早在1794年,考瓦斯治·巴伦治就在广州建立了巴伦治洋行,后来迁往香港,成为第一家在香港开办事处的印度公司。巴伦治洋行曾是香港鼎鼎有名的纱商,当时流行着一句话:“巴伦治洋行怎么说,香港就怎么做。”
除了这些历史建筑外,还有一些虽然不知名、却让人惊叹的美丽的建筑存在于此。
顺着沙面二街绕回沙面大街,十字路口是“友好园”。不知道为什么“友好”,只看见三三两两的沙面小学学生在这呆坐。
当年的殖民者真是把这里当做一块乐园在建造,这路给修得如此气派。
沙面一街16、18、20号,民国年间造,曾是印度人的住宅。
天主教广州教区露德圣母堂,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占地面积839.75平米,可容纳200人。
广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修得如此气派。
晚霞飘入。
游人早已散去,只剩下当地人悠闲的过着自己的生活。
新郞不知何处去,空余新娘摆弄姿。
沙面大街48号,建于清末,曾作英国旗昌洋行(Shewan Tomes & Co.),是沙面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筑。高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四周的走廊均为券拱形,外墙刷水洗石米。
如果说中国哪家星巴克最洋气,那么沙面大街50-52号这家绝对能挤进前十名。
最后,走回了沙面四街的十字路口。傍晚的沙面,如同黄昏的贵妇,孤单与寂寞扑面而来。
这个点儿想打车回市内可能不太容易。在路口站了好久,还接了好几个单位里心急火燎的电话。好在滴滴打车还算给力,一个小哥飞速驰来。
小哥很健谈,大约瞅着我像是外地来考察的小老板,一路上侃了好多有意思的事。
回到酒店,本想与同事外出共进在广州的最后一餐,但公事扑面而来,加上他跑出去购物了,因此磨蹭到七点多的时候实在坚持不住了,一个人骑了一辆共享单车去觅食。
说到共享单车,广州一定是一个对单车族特别不友好的大城市,从酒店门口骑到两个街口外的地儿,竟然绕来绕去、穿行花园,还要扛着车上下一座立交桥,累得我气喘吁吁。
二十分钟后……广州最后一餐,是在点评里找了一家排名很靠前的小店“今晚佛跳墙”。
佛跳墙我可能吃过,但都是大桌吃小盅,因此印象不深,只晓得里面有鸡,因此到底是个什么,就看今晚探索了。
小店里人还挺多,全部坐满,刚好在走廊里留了一张双人座,我就毫不客气的坐下了。坐在门口待客的老板人很和气,帮我点了一锅,说一个人半只鸡绝对够了。
很是期待啊!
老板娘端上来一只塑料盆和两个捞勺。过了十几分钟,大约看我这个外地土人毫无反应,老板娘走过来说,吃以前都要洗一下……
洗什么?她没说,因此至今我依然疑窦丛生。🙄
不多时,端上来热气腾腾的一砂锅、一碗青菜与一碟配料,这便是我今晚极其期待的“私人专属佛跳墙”了!
打开锅盖,呵,满满的一锅海鲜和半只母鸡。
老板娘在一旁早已观察良久,走来说,先喝汤……
一碗汤喝下去,刚才沿途的寒风仿佛也算不得什么了。
数了一下,锅里有四五只鲍。
虽然我不会做,但我有研究的心,于是把锅里所有的料一个个拣了出来,它们是:母鸡、鱼翅、鱼唇、鲍鱼、香菇、花菇、粉丝、海参、蹄筋、干贝。
这么多滋味鲜美的食材混在一起,不可能不让人食指大动。好在今天我一个人,既然是不远万里慕名而来,自然是要细品慢用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客人陆陆续续,走得差不多了,我也终于完成了一项“壮举”——一个人干掉了一锅佛跳墙,还就着汤干掉一碗米饭!
结账,价格不便宜,用掉了203元之多,今晚真够奢侈的。出门后才想起忘了去点评app刷一下折扣,这才发现可以打30元折…… 😮
吃饱喝足,沿途走回宾馆,权当消食了,顺便最后欣赏下广州的夜景。
回到宾馆,热情的同事以为我没吃晚饭,还专门送来一碗鲜芋仙。啊,甜点这种东西,真是吃多少都不会嫌够的,只是今天好货实在吃太多了,鲜芋仙只能浅尝辄止了。
此次南下广州,虽为公务忙碌,但抽得两晚尽兴,美食佳肴愉悦,不愧宜居之都、吃货之都。
忽然便想去另一个吃货之都——成都逛一逛,到时又会是种不同类型的感受吧?
看一遍觉得把广州逛了一圈,美食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