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展厅也位于一楼,在第二展厅的南面,入口同样不好找。

第三展厅:图坦卡蒙的时代

刷身份证后进入第三展厅:图坦卡蒙的时代(The Age of Tutankhamun)。展厅的游客比第二展厅还要少,但展品更具分量,非常适合细细品味。

图坦卡蒙的时代
图坦卡蒙的时代

穿越神秘的卢克索帝王谷,来到图坦卡蒙的陵墓……

卢克索帝王谷

1922年11月26日深夜,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在底比斯的帝王谷发现了国王图坦卡蒙的陵墓。清理工作花费了十年有余。墓中出土了近五千件珍贵文物,奢华壮观,轰动了整个世界,图坦卡蒙的金面具成为大众最熟悉的埃及面孔,引发了西方世界的“埃及热”,以及大众文化对古埃及“了不起的”事物和人物的持续关注。

看着这段引人入胜的文字,就像儿时第一次读《世界五十大谜·图坦卡蒙的诅咒》故事一样激动。会有热风猎猎沙丘出土的成堆金银财宝在冷气十足窗明几净的博物馆与我们相会吗?

其实本次展览,并“不是呈现图坦卡蒙墓出土的珍宝展”(策展人颜海英答记者问,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大部分图坦卡蒙墓出土贵重金器埃及不让发海外),而是汇集了古埃及几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有图坦卡蒙的巨型雕像,图坦卡蒙的父亲埃赫纳吞,他的母亲纳芙蒂蒂的雕像,以及他外祖母使用过的椅子,他外祖父的随葬品等,可以说汇集了图坦卡蒙全家人的文物。这也是为了讲述他这个家族所经历的古埃及历史上这一特殊的时期,由图坦卡蒙的父亲埃赫纳吞发起了从多神教向一神教的改革,第一次出现一神崇拜的萌芽,但在埃赫纳吞去世之后,他的新宗教很快就结束了,由儿子图坦卡蒙回归传统。

【上】手形响板,象牙,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响板是古埃及最早的打击乐器之一,在宴会、葬礼游行和宗教仪式中使用,形状如人的手臂,腕部佩戴手镯或其他装饰。也有一些响板制作成莲花、人或动物头颅的样式。这种乐器多由女性、尤其是跳舞的女性使用。两块响板通过顶端的小孔被系在一起,使用时相互撞击,发出声音。【下左】花形串珠项链,费昂斯、萤石,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中右】王后阿荷太普的黄金手镯,带阿赫摩斯王名与双斯芬克斯,金、红玉髓、青金石、长石,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下右】阿蒙荷太普三世的圣甲虫,费昂斯,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铭文节选:“阿蒙荷太普,底比斯的统治者,赐予他生命活力!伟大的王后泰伊,愿她永生!她的父亲名为尤亚,她的母亲名为图雅。她是强大国王的妻子。他的领土南至卡洛伊(第四瀑布附近的努比亚地区),北至米坦尼(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国)。”

花形串珠项链、手形响板、王后阿荷太普的黄金手镯、阿蒙荷太普三世的圣甲虫

【左下】迈赫普里的努恩碗,费昂斯,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帝王谷36号墓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这只努恩碗上装饰了羚羊、鱼和水纹。羚羊象征美丽、敏捷和多产;鱼象征肥沃和富饶;水纹代表“势恩”,即创世神话中的原始混沌之水,是世界最初的模样和生命的开端。在努恩之水中升起了原始之丘或莲花,最初的神灵阿图姆从中出现并开始创世。古埃及人相信,即便完成了创世,代表混沌的原初之水仍包围着埃及,伴随着太阳每一次从中升起,创世神话将不断重演。【右下】饰有莲瓣纹的彩绘瓶,木、石膏,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右上】彩绘陶瓶,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迈赫普里的努恩碗、饰有莲瓣纹的彩绘瓶、彩绘陶瓶

这个碗的图案很有点像我国半坡遗址出土现陈列在国博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实为瓮棺盖)。

人面鱼纹彩陶盆(瓮棺盖) [2018-11-23]
迈赫普里的努恩碗

阿蒙神头像,石灰岩,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头像的平顶冠及两侧残存的双羽饰表明它来自一尊阿蒙神像。阿蒙起初是底比斯的地方神,其名字在埃及语中的含义为“隐藏”或“不可见”。从中王国时期开始,他的地位迅速上升。到了新王国时期,阿蒙成为整个国家的至高神,甚至被称为“众神之王”,埃及人为他修建了数不胜数的神庙。阿蒙通常表现为戴着王冠的男性形象,王冠上插有两根长长的羽毛。他也会以公羊头人身的形象出现,狮子、巨蛇和埃及雁时常被作为阿蒙的象征物。

阿蒙神头像

带有阿蒙荷太普三世王名的塞赫迈特坐像,红花岗岩,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卡纳克的穆特神庙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第18王朝的法老阿蒙荷太普三世为塞赫迈特建造了大量神像,学者认为这是为了安抚女神,平息她的怒火,同时召唤她作为保护神的积极力量。雕像出土于卡纳克穆特神庙的第一庭院。女神左手持象征生命的安卡符号,头顶的太阳圆盘和圣蛇徽标则象征其神性和危险性。座椅侧面刻有代表北方的纸莎草和代表南方的睡莲,二者之间是象征上下埃及统一的心肺符号。左侧铭文:“善神,仪式之主,涅布玛特拉,被畏惧之主塞赫迈特所爱,赋予永生。右侧铭文:拉神之子,阿蒙荷太普,底比斯的统治者,被畏惧之主塞赫迈特所爱,赋予永生。”

带有阿蒙荷太普三世王名的塞赫迈特坐像

【左】饰有黄金、象牙和费昂斯的木箱,带有阿蒙荷太普三世和泰伊王后的王名,木、费昂斯、金、象牙、乌木,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帝王谷46号墓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这只木箱出自泰伊王后的父母尤亚和图雅的墓葬,出土时内部还装有蓝色圆棒(因装饰物丢失而功能不明)和黄金制作的哈托尔女神头像。木箱制作工艺极其考究,带有国王阿蒙荷太普三世和王后泰伊的名字,因此很可能由王家工坊制造,是国王夫妇送给王后父母的礼物。【右】带有阿蒙荷太普三世和泰伊王后名字的镶嵌象牙小木匣,木、象牙,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这件木匣制作于阿蒙荷太普三世统治时期。阿蒙荷太普三世是古埃及历史上最富有、且最有权力的国王之一,他统治的时期常被称为埃及的“黄金时代”。木匣上精心镶嵌了小块象牙作为装饰,象牙在当时是一种象征财富和地位的珍贵材料。阿蒙荷太普三世和泰伊王后的名字出现在木匣上,表明这只匣子可能专门为王室成员定制,用于存放珍贵的珠宝饰品,或是在宫廷典仪中使用。

饰有黄金象牙和费昂斯的木箱、带有阿蒙荷太普三世和泰伊王后名字的镶嵌象牙小木匣

泰伊王后站像,花岗闪长岩,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泰伊是阿蒙荷太普三世的妻子,是埃赫纳吞的母亲、图坦卡蒙的祖母。她出身于上埃及的非王室家庭,这在以母系血缘决定王位继承(即以迎娶嫡公主为先决条件)的古埃及是非常罕见的。泰伊王后在国王心中有着重要地位,二人的名字和形象几乎一起出现在当时所有的纪念碑上,她也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活跃于帝国的外交事务中,在埃赫纳吞统治早期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王后雕像身着贴身长袍,头戴假发,手持蝇拂。蝇拂通常由羽毛、象牙等精细材料制成,兼具实用功能和象征意义,它代表着权威、声望以及神的眷顾。挥舞蝇拂的动作象征着统治者在天地两界维持秩序和掌控的能力。

泰伊王后站像

带有贝斯神形象的椅子,木、颜料、银,第18王朝(公元前1550-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据考证椅子由泰伊所有。

带有贝斯神形象的椅子

绘有植物和鸟类的地砖,石膏、颜料,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阿玛尔纳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

绘有植物和鸟类的地砖

图雅的卡诺匹克罐,雪花石膏(石灰华)、颜料、石膏、金、木乃伊内脏、亚麻布,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帝王谷46号墓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

图雅的卡诺匹克罐

尤亚的彩绘萨布提匣、木制萨布提俑、镀金萨布提俑,木、颜料、金,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这是18王朝权臣尤亚夫妇的随葬品,两件萨布提俑和彩绘萨布提匣为尤亚所有,卡诺匹克罐则属于其妻图雅。尤亚拥有“神之父、赫利奥波利斯的塞姆祭司、下埃及的重臣、阿蒙第二祭司”等头衔,其中“神之父”的荣誉头衔一般指国王的岳父,尤亚本人正是国王阿蒙荷太普三世的王后泰伊的父亲,他出身于上埃及的一个富庶之家,其名字的拼写方式似乎暗示着他拥有外族血统。尽管从未做过埃及国王,尤亚和妻子却被安葬在帝王谷中,这对夫妻在朝野中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尤亚的彩绘萨布提匣、木制萨布提俑、镀金萨布提俑

图坦卡蒙之父,国王埃赫纳吞(阿蒙荷太普四世)在位第五年迁都阿玛尔纳,推行宗教改革,摈弃众神,独尊阿吞。阿吞神的形象是一个太阳光轮,是创造之神,宇宙之神,世间一切生命之源泉。埃赫纳吞主张只崇拜阿吞,不允许崇拜其他神,甚至神的复数也不能出现。他还废除繁琐的神庙仪式,主张以简洁的方式在露天庭院中与阿吞神直接交流。埃赫纳吞自称为阿吞唯一的儿子,神人之间的唯一中介。埃赫纳吞创造了新的艺术风格——“阿玛尔纳风”。埃赫纳吞及其家人、臣民都被表现为长脸、宽额、厚唇、窄肩、大腹的样子,实现了神与人之间在形象上的彻底分离。埃赫纳吞去世后,新宗教随之终结,传统宗教卷土重来。在19世纪考古学家发现阿玛尔纳之前,埃赫纳吞被彻底遗忘了三千多年,他的名字不仅在官方记载申彻底抹除,在民间也完全消失,成为被“加密”的创伤记忆。

阿蒙荷太普四世(埃赫纳吞)巨像,砂岩、颜料,第18王期(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阿蒙荷太普四世(公元前1353-前1335年)在其执政的第四年改名为埃赫纳吞,意为“阿吞神的阿赫”,并大力推行以日轮之神阿吞为中心的一系列宗教改革举措。这座埃赫纳吞巨像是一组造型相同的雕像的其中之一。这组国王巨像高约四米,曾矗立于卡纳克神庙东侧的一座阿吞神庙中。不同于传统国王雕像英武健美的风格,埃赫纳吞的形象阴柔,有着狭长的双眼和下巴。巨像的手腕和手臂上刻有埃赫纳吞宗教的祷文:“万岁!在地平线上欢庆的拉-荷拉克提!如阿吞的光芒一样!”总体而言这尊雕像可谓极具特色,是第三展厅最值得一看的雕像之一。

阿蒙荷太普四世(埃赫纳吞)巨像

纳芙蒂蒂头像,石英岩,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这件雕像最初被记录为“第18王朝末期一位英俊国王的头像”,后来被确认属于纳芙蒂蒂王后,可能曾是一座组合雕像的头部。纳芙蒂蒂是埃赫纳吞的王后,雕像刻画了她的优雅容貌,细节写实,线条柔美,具有阿玛尔纳时期艺术的特点。

纳芙蒂蒂头像

埃赫纳吞及家人浮雕,结晶石灰岩,第18王期(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这块石灰岩板曾用于装饰通往埃赫塔吞(阿玛尔纳)王宫中央大厅的坡道。浮雕画面中,埃赫纳吞及其家人正在为阿吞神举行仪式,阿吞神呈现为日轮的形式,其光线末端化作一只只人手,代表将神的恩赐传递给国王一家。这些光线带来生命、欢乐与繁盛,照耀着人间的每个角落。阿玛尔纳时期,阿吞被升格为唯一的造物主,象征着光和生命的源泉,而埃赫纳吞宣称自己是阿吞之子,也是人与神之间的唯一媒介,因而只有王室成员能参与仪式并与阿吞神互动。阿吞神庙在建筑形式方面也与传统神庙不同,它沒有屋顶,完全敞开在苍穹之下,使阿吞神的光芒能照射到神庙的任一角落。

埃赫纳吞及家人浮雕

纳芙蒂蒂浮雕,石灰岩,第18王期(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石灰岩板正面是纳芙蒂蒂的头像浮雕,背面是一名呈跪姿的贵族女性形象,可能是某位王后或公主。阿玛尔纳时期初期,由于宗教改革下艺术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学生还是经验丰富的雕刻家都必须迅速调整自己的技艺。戴尔·埃尔-麦迪纳工匠村中发现了大量类似的习作。

纳芙蒂蒂浮雕

公主形象草图,石灰岩、颜料,第18王期(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草图中的小公主梳着儿童特有的侧辫发型,正悠闲地吃着手中的烤鸭。与古埃及艺术中常见的宗教和仪式主题不同,在阿玛尔纳时期的艺术中,富有生活趣味的画面大量出现,人物的姿态也更加闲适,呈现出一种更加生活化和人性化的观察视角。在古埃及,鸭肉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肉类之一。尼罗河谷与三角洲的丰茂沼泽为水禽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地,埃及人不仅狩猎野鸭等水鸟,也人工饲养它们,以香料烤制的鸭肉成为了当时人们主要的蛋白质来源,在神庙和墓葬的浮雕中,都出现过烹饪和食用鸭子的画面。

公主形象草图

【左】蓝冠,费昂斯,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右】费昂斯砖,带有纸莎草池塘图案,费昂斯,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蓝冠、费昂斯砖

图坦卡蒙巨像(被埃耶和赫伦布挪用),石英岩、颜料,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卢克索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埃赫纳吞死后,年幼的图坦卡蒙在孟菲斯接受了加冕,但实权显然掌握在他的大臣埃耶和将军赫伦布手中。在继位的第二年,图坦卡蒙及其王后就将名字中带有“阿吞”的部分改为了“阿蒙”,标志着传统信仰的全面回归。1931年春,芝加哥考古队在卢克索发现了一座由埃耶(约公元前1327-前1323年)建造、赫伦布(约公元前1323-前1295年)完成的祭庙。遗址中出土了两座红色石英岩雕像,其中一座相对完整,收藏于埃及国家博物馆,另一座出土时破损严重,修复后藏于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在埃及国家博物馆的这座雕像上,埃耶的名字被抹去,取而代之的是赫伦布的名字,说明后者挪用了前者的雕像,但雕像描绘的显然不是上了年纪的埃耶。面容的细节显示,雕像所刻画的是年轻的国王图坦卡蒙。他以仪式性的姿态站立,戴着宽项圈和尼美斯头巾、穿着象征王室的短裙,流畅的身体线条以及面部与肢体的细致刻画,又凸显了人物本身的自然特征。图坦卡蒙巨像是第三展厅另一最值得一看的雕像。

图坦卡蒙巨像
图坦卡蒙巨像头部

【左】由串珠组成的门纳特项链,青铜、费昂斯、玻璃,第18王期(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门纳特(Menat)是一种由多排珠子和护身符组成的项链,被视为哈托尔女神的象征物之一。哈托尔女神司掌音乐、舞蹈、恋爱与繁衍,人们在仪式中向女神献上门纳特项链以祈求其庇佑,特别是在生育和分娩方面。门纳特也是一种仪式乐器,在摇动时串珠发出的叮当声被认为可以安抚神灵、取悦女神,并带来她的祝福。这件门纳特项链上的护身符为哈托尔女神的形象,更加强了女神与其之间的联系。【右】黄金花冠,带有塞提二世(Seti II)和塔沃瑟瑞特王后(Tawosret)的王名,金,第19王期(公元前1295-前1069年),帝王谷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塞提二世是第19王朝的第五位国王(公元前1199-前1197年),他的王后是塔沃瑟瑞特。在继承人西普塔夭折后,塔沃瑟瑞特王后效仿三百年前的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登基称王并拥有了法老的头衔。这件花冠由一个金圈和16朵玫瑰花饰组成,花瓣上刻有塞提二世和塔沃瑟瑞特王后的名字,可能是二人所生的一位小公主的随葬品。

由串珠组成的门纳特项链、黄金花冠

串珠项圈,费昂斯,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阿玛尔纳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这件项圈出土于阿玛尔纳的王宫附近,可能属于埃赫纳吞的某位女眷。它由七排制成莲花花瓣形状的费昂斯串珠组成,串珠为明快的红、黄、蓝、绿、紫等颜色,不仅反映了珠宝匠人对自然世界的细心观察,还象征着莲花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串珠项圈

【左】国王头像习作,石灰岩,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阿玛尔纳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此件未完成的浮雕是工匠的练习之作。浮雕中的国王头戴圆形假发,额前装饰有圣蛇徽标,显示出国王的身份,其面部刻画体现出阿玛尔纳风格人像的典型特征。【右】带有埃耶王名的费昂斯砖,费昂斯、颜料,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国王头像习作、带有埃耶王名的费昂斯砖

赫伦布供奉凯普利碑,石英岩,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赫伦布被认为是新王国时期第19王朝的奠基人,因其恢复了被埃赫纳吞改革中断的阿蒙崇拜而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评价。这块石碑刻画了赫伦布供奉圣甲虫神凯普利的画面。凯普利象征初升的太阳、创造以及从无到有的显化,也象征着太阳神的每日更新和生命的循环。供奉凯普利意味着原本并无王室血统的赫伦布正式履行了国王的职责,他获得了神的眷顾,同时也担当起维系宇宙秩序的重任。

赫伦布供奉凯普利碑

拉美西斯二世与两女神像,红花岗岩,第19王朝(公元前1295-前1069年),科普托斯神庙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这件雕像原本属于中王国国王辛努塞尔特一世,后被拉美西斯二世挪用。拉美西斯二世右侧为伊西斯,左侧为哈托尔,国王头戴尼美斯头巾,女神们则头戴三分式假发,雕像背面和王座侧面均刻有拉美西斯二世和两位女神的名字及头衔。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他与赫梯帝国达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和平条约——卡叠什条约.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时期修建了大量纪念建筑,同时也将多位前任国王的纪念物挪为己用,这座雕像于1895年被纳入埃及国家博物馆的馆藏中。

拉美西斯二世与两女神像

看完了第三展厅,前往久仰的文创商店购买冰箱贴。由于要进出安检,因此需到前台在手腕贴上纸环,以免待会儿进不去了。

进商店发现真是玲琅满目,犹如老鼠掉在米缸里,正当我摸着这个看着那个时,ld一把将我拉走说,赶紧拣最喜欢的买,网络播主说买齐要花小几千。

各种精致文创首饰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冰箱贴。

图坦卡蒙木质冰箱贴、荷鲁斯之眼木制旋转冰箱贴

一眼相中一个巴斯泰特(猫神)仿皮水桶包,据店员说是今天才刚上的新货,不过只有女式的,给ld买了后十分满意,后来天天背着。

自个买了个“神与法老”布包,平时装资料什么的逼格上升。

古埃及文创布包

重点说一下巴斯泰特黄金面具钥匙扣,由于猫咪的黄金面具可以转动,戳中各路女子心扉已成网红爆款,我们在现场找了很久都没看见,让在场店员一起寻找亦一无所获,ld泄气说算了有可能脱销了,但我凭借杰出的第六感和惊人的毅力在一个偏僻的展柜下发现了它……

冰箱贴、阿霍特普黄金手镯扳手、巴斯泰特钥匙扣、巴斯泰特黄金面具钥匙扣

给坚持看到这里的读者的福利:

上博古埃及文明大展博物馆宣传片(提取码:gkrb)

埃及展长文就此结束,后续仍有多篇美文,将在随后另文详叙。

共有 43 条评论

  1. Pampo

    广东

    我觉得像埃及这种在沙漠环境里面的建筑,在城市里面利用现代化设备很难感受到文明的生命,这种还是去实地看看最好

    四周前 WebView 4 · Android 14

    回复

    • S

      江苏

      @Pampo 确实是,如果有机会去埃及国家博物馆和国王谷那自然是很好的。

      四周前 Microsoft Edge 127 · Mac OS X 10.15

      回复

  2. 万有引力

    山东

    请教一下。图片相关内容介绍文字。是如何达成的?

    三周前 Google Chrome 123 · Windows 10

    回复

  3. JiaYin

    上海

    好家伙~好久没来,已经来过上海了,而且你竟然还抢到了票???!

    看完你这篇感觉已经游览过了,不用去了。哈哈哈

    四天前 Safari 17 · Mac OS X 10.15

    回复

    • S

      江苏

      @JiaYin 哈哈哈,感谢你友情提供住宿信息~

      四天前 Safari 16 · Mac OS X 10.15

      回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