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个展区往前走,通道内是第二个展区。第二个展区也是摩肩接踵,拍摄极度不舒爽。
刻有王名的石碗,闪长岩,第2王朝(公元前2890-前2686年),埃及国家博物馆。石碗外侧刻写了国王哈特普赛赫姆威的荷鲁斯名,表现形式为荷鲁斯站在象征宫殿的符号“塞拉赫”(Serekh)上,符号内写有国王的荷鲁斯名,意为“两股力量皆获满足”,表明这位国王在位期间维护了上、下埃及的统一与秩序。

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像,第12王朝(公元前1985-1773年),1901至1905年间于卡纳克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20世纪初,卡纳克神庙出土了七尊雕刻风格和身体特征相仿的雕像。其中有尊刻有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的王名,这批雕像因此被认为都属于这位国王。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统治埃及长达四十五年,期间曾与其父亲努塞尔特三世统治二十年,埃及在他们的统治下进入了中王国的“黄金时代”,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都有了显著的发展。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在位期间大力开垦法雍绿洲,开展大规模的采矿活动,探索远距离的商贸路线,使商业远征队的足迹遍布上下埃及和周边沙漠,这也为这一时期的建筑营造和雕像制作提供了充足的珍贵石材。这尊阿蒙涅姆赫特三世的雕像为典型的中王国国王雕象风格:他被刻画为一名表情严肃而略带忧虑的中年人,以凸显在治国上的殚精竭虑。

【上】项链二串,第12王朝(公元前1985-1773年),1901至1905年间于卡纳克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下左】串珠宽手镯,金、红玉髓、青金石、绿松石、玻璃,【下中】串珠宽手镯,金、长石,【下右】串珠宽手镯,金、红玉髓,均为第12王朝(公元前1985-1773年)制品,埃及国家博物馆。

图特摩斯(Thutmose)三世坐像,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素哈杰省博物馆。雕像呈现奥赛里斯式坐姿,双手抱于胸前,握持连枷和权杖,两腿并坐,头戴象征上埃及的白冠,背后有支撑物,椅子两侧展示了上下埃及统一的场景。图特摩斯三世是第18王朝的法老。在其继位初期,维母哈特谢普苏特摄政并很快掌权。女王去世后,图特摩斯开始了一系列军事征服行动,在亚洲的土地上莫定了帝国统治的基础。外国统治者们开始以埃及附庸的身份管理自己的领土,他们缴纳贡品,并将儿子作为人质送往埃及以接受宫廷教育,这也使他们的文化现念日益埃及化。

项链五串,红玉髓,第12王期(公元前1985-前1773年),埃及国家博物馆。红玉髓是埃及本土一种常见的半宝石,因其色泽而象征鲜血与生命,并和太阳神的力量联系在一起。

拉美西斯(Ramesses)二世像,花岗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马特鲁省博物馆。拉美西斯二世以其军事能力名声大振,在其治下埃及与赫梯帝国达成和平,他也在卢克索、阿拜多斯、努比亚等地留下无数宏伟的建筑作品。1881年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被发现。1974年,考古学家注意到它的状况不断恶化,于是将其送往巴黎接受真菌感染的治疗。在旅行前,拉美西斯甚至获得了埃及护照,其中标注了他的职业为国王。

被拉美西斯二世挪用的神像,花岗闪长岩,第18王朝(公元前1550-前1295年),埃尔·谢赫·阿巴达神庙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拉美西斯二世下令制造了许多雕像以彰显权力和威严,并挪用大量中王国和新王国早期的国王与神雕像,以此增强自己与先王和诸神间的联系。这件雕像最初描绘的是一位神,但身份难以确定,因其特征已被覆盖。拉美西斯二世在世时通过许多方式将自己神化,例如在阿布辛贝神庙中,国王的神化形象就与拉-荷拉克提、阿蒙·拉和普塔三位神明一起接受崇拜和供奉。

草草看完后,走进第三个展区,一个“П”形的区域。


祭司拉美斯的跪姿抱碑像,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苏伊士博物馆。古埃及贵族墓碑的经典形制形成于中王国时期,为圆顶长方形石碑,通常立于墓前或祠堂内。新王国开始,在这一经典形制之外又出现了新的类型,跪姿抱碑像正是其中一种。祭司拉美斯身穿豹皮长袍,呈现跪姿,手中抱有一块石碑,石碑顶部为日轮和太阳船的图案,下半部分为太阳神颂歌。

怀抱阿蒙神龛的玛胡赫跪像,片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雕像属于一种独特的方雕类型,即供奉者双手捧抱着神龛,凸显了神明与供奉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这类雕像最早出现于新王国时期,一直流行至希腊罗马时期。这件跪像方雕描绘了高级贵族玛胡赫怀抱阿蒙神龛而跪地的虔敬形象,他身穿精致宽袖长袍,头戴过肩假发。神龛两侧的铭文如下:献给阿蒙第一祭司玛胡赫的 “卡”(古埃及的灵魂概念之一),献给世袭贵族、市长、王室书吏、南方和北方的所有祭司的总管玛胡赫的 “卡”,第一先知、伟大的赞美者、供品的书吏、阿蒙神的谷仓总管玛胡赫。


绘有田凫鸟的费昂斯饰带,费昂斯,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这玩意有点中国宋元时期春水玉的意思。

彩绘夫妻坐像,石灰岩、颜料,第5王期(公元前2494-前234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卡埃姆赫塞特(Kaemheset)及妻儿彩绘雕像,石灰岩、颜料,第6王朝(公元前2345-前2181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墓主人及其家人的雕像在古王国时期贵族阶层的墓葬中是必不可少的存在,意味着家庭成员在来世依旧能够温馨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卡埃姆赫塞特与妻儿的彩绘石灰石组雕表现出了古王国时期此类雕像的关键特征:夫妻二人并肩而坐,身居高位的丈夫头戴精致的假发,正襟危坐,妻子则亲昵地用右臂揽住丈夫,表示对一家之主的支持和守护。他们的儿子立于父母之间,身高仅到父母的小腿,赤裸全身,吸吮食指,留有短发,体现出古埃及儿童的典型特征。同时,雕像体现出古埃及人对于不同性别的刻画:文夫和儿子的肤色为红褐色,因为男性往往在户外劳作,晒得较黑;女性则应久居深宅、肤色白皙。肤色是男女不同社会角色的体现。这也是古埃及艺术的特点之一:用象征性的图像语言来传达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含义。

卡埃姆赫塞特站像,石灰岩、颜料,第6王朝(公元前2345-前2181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雕像,闪长岩,第5王朝(公元前2494-前234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女性站像,石灰岩,第5-6王朝(公元前2494-前2181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彩绘太阳船模型,木、颜料,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太阳船与拉神密不可分。神话中,太阳神拉在白天驾太阳船航行于天空,照亮人间;晚上则进入冥界,击败混沌之蛇阿佩普,照亮冥界。太阳船模型通常作为随葬品放在国王和贵族墓中,以帮助死者穿过冥界,到达永恒的神之领域。

房屋模型,陶,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前1650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古王国的墓葬中出现了这类随葬模型,其中多数是从事各类劳作的仆人形象,劳作的内容包括农事、制作食品、狩猎、捕鱼、造船、家务和宗教仪式等,展现了古埃及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捕鸟机关,木、纤维,罗马埃及时期(公元前30-公元39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仆人烤面包与酿酒像,木、颜料,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啤酒和面包是古埃及人的主要饮食,在祭祀神灵或亡者的仪式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供品,因此面包和啤酒的形象时常出现在墓葬艺术中,但表现其制作过程的模型并不多见,这类随葬模型能代替真实的仆人,在冥世为墓主提供源源不断的食物和饮品。

三角形面包,第11王朝(公元前2055-前198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古埃及的面包师创造了花样百出的面包品种。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的埃及面包有20多种,整画浮雕上常见的圆锥形面包通常被献给死者,活人吃的面包是蒸或烤出来的发酵饼。

仆人锄地像,木、颜料,第6王朝(公元前2345-前2181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仆人和牛犁地像,木,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仆人磨谷物像,石灰岩、颜料,第5王朝(公元前2494-前234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仆人酿啤酒像,木、颜料,第6王朝(公元前2345-前2181年),埃及国家博物馆。模型展示了啤酒的酿造过程。放置在大桶口上的圆形板被用于过滤醪液,过滤后的啤酒从桶底附近的孔中流出,随后被储存在底座另一侧的罐子里。古埃及是最早掌握用酵母酿造啤酒的国度,考古分析表明他们在酿造中更多使用了小麦。

军队指挥官像,石灰岩,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86-前2160年),马特鲁省博物馆。这座雕像的主人名叫马达(Mada),是古王国时期的军队指挥官。他头戴假发,面部五官刻画较为扁平,肩膀宽厚有力,双手呈握拳状垂于身体两侧,表现出典型的古王国艺术特征。古王国时期的雕像端庄古朴,人物往往采取站立或端坐的姿势,神态肃穆,服饰与其身份相符。国王的形象往往高大伟岸、身材健硕、目光坚定,这种形象自然而然也被官员和贵族们竞相模仿。健康强壮的形象,也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于永恒来世的向往。

【左】伊蒙荷太普(Imhotep)铜坐像,青铜、金、银,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右】普塔(Ptah)站像,玄武岩,第19王朝(公元前1295-前1186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描绘雕像制造过程的浮雕,石灰岩,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55-前1650年),索哈杰省博物馆。未完成的雕像呈现坐姿,工匠正单膝跪地雕刻这尊雕像的面部。就比例而击,雕像要明显大于身前的工匠,可能反映了雕像主人和工匠之间的身份地位差异。

圣蛇浮雕板、双鹰浮雕板、牛浮雕板,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左、中】人像浮雕板,石灰岩,新王国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右】左手形象浮雕板,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59年),孟菲斯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

【左】国王和王后头像双面浮雕板,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1916年于埃德福(Edfu)出土,埃及国家博物馆。【右】王后半身像浮雕板,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国王头像草图石片,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左】多色调色盘,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卢克索博物馆。【右】绘有阿蒙和拉美西斯四世形象及铭文的石片,石灰岩、颜料,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彩绘草图石片,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古埃及人习惯使用随处可得的碎陶片或石灰岩片作为“草稿纸”使用,这些草稿的内容包括笔记、设计草图、书信、买卖清单乃至行政管理记录等。

僧侣体文字石片,石灰岩,第19王朝(公元前1295-前1186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僧侣体文字是古埃及文字的一种,是书吏为了快速书写而使用的手写体,几乎与圣书体同样古老。僧侣体对世俗体埃及语、科普特宇母、古努比亚语和早期希伯来语都有一定的影响。

普塔大祭司夫妻像,花岗岩,第22王朝(公元前945-前715年),马特鲁省博物馆。雕像属于第22王朝的普塔大祭司谢苏-奈费尔图姆及其妻子。与其他重要的神一样,普塔在孟菲斯的神庙中拥有自己的祭司团体,而普塔大祭司的职务会被一些祭司家庭垄断。普塔大祭司被称为维尔-凯瑞普-海姆,即“工匠的伟大首领”,这一职务一直延续到托勒密埃及时期。

绘有祭司形象的石片,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绘有拉美西斯十一世王名圈的石片、克努姆和奥赛里斯草图石片、狩猎草图石片,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绘有王名圈的石片,石灰岩,新王国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舍本素普度特(Shepensopdet)坐像,花岗闪长岩,第22王朝(公元前945-前715年),埃及国家博物馆。雕像的主人舍本素普度特是阿蒙第一祭司和赫拉克利奧波利斯的将军尼姆洛特之女,也是国王奧索尔孔二世的孙女。她头戴宽大的假发,左手持莲花、双足赤裸、四肢外侧刻有神灵。雕像上可见奧素尔孔二世的王名。



木柄青铜斧,木,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埃及国家博物馆。青铜斧样式与其他古文明都不同,显然更加牢固,体现了埃及人的智慧。

刻有月船的费昂斯板,石灰岩、费昂斯,后期埃及(公元前664-前332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国王头像,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狮子雕像,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与以往程式化的斯芬克斯像不同,这个石灰岩狮子雕像是典型的表现主义风格,狮子侧身趴卧,两只前爪搭在一起,头侧向一边,整体刻画虽不算精细,但姿态栩栩如生。狮子是古埃及的神圣动物之一,既象征着杀戮,也象征着守护。古埃及有多个狮子形象的神祇,其中最著名的是母狮女神塞赫迈特,她的形象具有两面性:既是凶残可怖、能够带来战争和瘟疫的破坏神,也是拥有保护和疗愈之力的医神。塞赫迈特的祭司还掌管着与医疗有关的魔法和仪式。

狮子石碑,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这座圆顶石灰岩碑上刻有一只雄狮的形象,从粗糙的刻画来看,可能是工匠的习作。石碑顶部为象征太阳神的带翼日轮,碑上的狮子呈现出行走的姿态,脚下的铭文显然还未完成。

【左】绘有俘虏的陶片,费昂斯,第20王朝(公元前1186-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右】天顶彩绘装饰图案石片,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绘有牛和玛阿特女神形象的石片,石灰岩,新王国时期(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国家博物馆。

Pampo 广东
我觉得像埃及这种在沙漠环境里面的建筑,在城市里面利用现代化设备很难感受到文明的生命,这种还是去实地看看最好
六个月前 WebView 4 · Android 14S 江苏 *
@Pampo 确实是,如果有机会去埃及国家博物馆和国王谷那自然是很好的。
六个月前 Microsoft Edge 127 · Mac OS X 10.15万有引力 山东
请教一下。图片相关内容介绍文字。是如何达成的?
六个月前 Google Chrome 123 · Windows 10S 江苏 *
@万有引力 拍下来回家写。
六个月前 Safari 17 · Mac OS X 10.15JiaYin 上海
好家伙~好久没来,已经来过上海了,而且你竟然还抢到了票???!
看完你这篇感觉已经游览过了,不用去了。哈哈哈
五个月前 Safari 17 · Mac OS X 10.15S 江苏 *
@JiaYin 哈哈哈,感谢你友情提供住宿信息~
五个月前 Safari 16 · Mac OS X 10.15Erin 上海
好详尽啊!!!!收藏了慢慢看哈哈,谢谢.
四个月前 Microsoft Edge 129 · Windows 10S 江苏 *
@Erin 不客气。
四个月前 Safari 16 · Mac OS X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