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古奕世
地下一层有“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
展馆“一如既往”的文艺,门口的玄关让我想起了江阴适园。
苏州潘氏大家都不陌生,就是我在之前《国博青铜器特展》一文介绍大盂鼎、上博大克鼎时提到的潘氏家族。
捐献者潘达于原本姓丁,1923年嫁到苏州望族潘家。抗战爆发前夕,潘达于将所有铜器逐一拍照存档,并将大盂鼎、大克鼎等珍贵器物深埋地下,书画及部分古董则安放在隐蔽的隔间中。由于安排周密,虽然日军多次到潘家翻查搜寻,这批珍宝始终安然无恙。1951年,潘达于向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捐献了大盂鼎和大克鼎及其他珍贵文物二百余件,同时谢绝了政府给予的奖金。作为上海博物馆镇馆重宝之一的大克鼎已是游客参观必看的文物。
很巧,今天来到苏博,迎面而来便看到了大克鼎的复制品。虽然是个连比例都不对的复制品,但是我还是拍了下来,因为感觉跟它很有缘。
还有一件原藏故宫博物院的鲁士父簠盖,此次来苏博展出。
潘氏家族除了拯救国宝外,还收藏有大量典籍,虽然并不都能进入一级文物行列,但不少刻本对研究古代历史很有帮助。
《梅花喜神谱》,宋宋伯仁著,宋刻本。
《梅花喜神谱》宋刻本。
《梅影书屋图》。
宋器之(宋伯仁)先生像。
自题《梅影书屋图》。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元刻本。郭茂倩这个名字让我瞬间想起了初二时学的《木兰诗》,又想起了一样有个女名的语文老师。
《顾氏画谱》,明顾炳辑,明万历刻本。
《鸣野山房书画记》,清沈复粲撰,清抄本。沈复粲(1779-1859年),字霞西,号鸣野山房主人,浙江山阴(绍兴)人。此记为沈复粲收藏和过眼书画品名总录,起自倪瓒《山水幅》,止于明人钱象坤。此为潘祖荫旧藏,潘达于捐赠。
《尤求汉宫春晓图卷》,明隆庆二年(1568年)纸本墨笔,原藏上海博物馆,此次来苏博展出。此图卷文彭书引首“汉宫双燕”,前有文徵明楷书《赵飞燕外传》,后有周天球楷书《赵飞燕遗事》、俞允文楷书《赵飞燕合德别传》。据王世贞题跋可知,文徵明小楷书为真迹,并请尤求为其配图。尤求为苏州人,与王世贞等人友善,工白描人物仕女,故绘制此图时构思巧妙,将故事以图画形式表现出来。不过说实话,这图轴难道不应该改名叫《汉宫春宫图》吗? 😮
《沧浪亭图卷》,王学浩,字孟养,号椒畦,昆山人。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举人。曾遍历燕、秦、楚、粤,与潘氏交往频繁。此为潘曾沂所画,构图平远,意境闲淡,纸尾有其长歌一首。
看到那么多潘祖荫的日记,忽然想起了鲁迅的日记。
由于时间有限,地下一层潘氏家族的其它展品就一带而过了。
还有二楼的书画再去鉴赏一下。从负一楼沿着玻璃舷梯绕上二楼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除了观赏“瀑布”外,楼梯转角处还有鲜花盆栽。贝聿铭的设计不同凡响。
吴门书画
苏博展出的书画基本都是本地书画家的作品,有些有点名气,更多则是二三流。在字画等级方面,可以说被无锡博物院完爆十条街三条街。(谦虚一点)
挑选了一些放出来共享。
刘珏《仰间贴》页,明纸本。刘珏(1410-1472年),江苏长洲人。正统三年(1438年)举人,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年五十弃官回乡,与徐有贞、沈周等人友善,擅长绘画,被视为吴门画派的先驱人物之一。
华喦、许滨合作《桃柳双鸭图》轴,明纸本设色。华喦,扬州八怪之一;许滨,扬州八怪圈子中的画家。此为潘景郑捐赠。
都穆《致槐雨扎》页,明纸本,故宫博物院藏。都穆(1459-1525年),字玄敬,吴县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官至太仆少卿。此贴是都穆写给友人、拙政园第一任主人王献臣(号槐雨)的一封信。
《三吴墨妙》册,原为王世贞收藏。册内有明代多名大家墨宝,包括文徵明、周伦、金琮等人。
《后山居士文集》,宋陈师道撰,宋刻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沈周《竹堂寺探梅》轴,明纸本水墨。竹堂寺在今苏州万寿宫附近,为明代文人访梅常去之地。
张宗苍《仿吴镇山水图》轴,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纸本水墨,上海博物馆藏。
顾大昌山水轴,清光绪四年(1878年)纸本水墨。
蔡含《墨荷图》轴,清纸本水墨。蔡含(1641-1686年),字女萝,号圆玉,江苏吴县人,孟昭女,擅山水、花卉、禽鱼。
佚名明人肖像册,明纸本设色,南京博物院藏。此相册绘制了明代官员汪生洲、何斌、徐渭、徐惺勿、李日华、刘宪宠、刘伯渊、童学颜、罗应斗、葛寅亮、王以宁、陶虎溪等十二人的肖像, 他们都是明代万历、天启间浙江的官僚名士。肖像册绘画技巧高超,纤发毕现,惟妙惟肖。
沈周《两江名胜图》册,明绢本设色。此册描写两江名胜,构图新奇,曾经明王世贞、项元汴、清陈世金收藏。
刚看完明人山水作品,抬头望见下面这些鬼画符,还以为苏博辟了一个展馆引进了外国文物,仔细一看介绍无语了——古埃及文希腊文石刻拓本,系据潘祖荫藏古埃及文、希腊文拓本,用水泥翻制碑文后拓本。第一张较大,为圣书体象形文字,左侧刻“埃及石碑同治五年出土,光绪十五年二月南海张太仆得之美利加华盛顿城博物馆,寄赠吴郡潘大司空鉴藏。刑部郎中崇安彭光誉记。”第二张为圣书体文字半行及希腊文76行。第三张为世俗体文字74行。
馆内摆放了几件借来的青铜器,都是以前潘氏家族捐赠的。
师遽簋盖,西周恭王时期,上海博物馆藏。师遽簋盖传世仅存一盖,流传有绪,曾经潘祖荫、程洪溥、徐乃昌等人收藏。盖内铸铭文七行五十七字:
隹王三祀四月,既生霸辛酉,王才周,各新宮。王誕正師氏。王乎師朕易師遽貝十朋。遽拜首,敢對揚天子不休,用作文考旄叔尊簋。世孫子永寶。
大意是:三年四月辛酉日,王在宗周的新宫整顿师旅,王赏赐师遽十朋贝,师遽拜叩天子,为其父旄叔作这件祭器,子孙永宝用。
走马休盘,西周共王二十年(前908年),南京博物院藏。盘心铭文共8行89字。该器为潘祖荫旧藏吉金。郭沫若认为“走马休”即是《诗经》里的陈伯休父。潘达于捐赠。
沇儿钟,春秋晚期,上海博物馆藏。传湖北荆州出土。正背面钲部和鼓部两侧铸铭文十七行八十字,大意是:徐王庚之子沇儿,用优质的铜料作龢钟,钟声既高且扬,悠雅的乐声音质优美,用于祭祀,显示威仪,用于宴会,娱乐嘉宾及父兄庶士。
韶埙,春秋战国时期,上海博物馆藏。下腹钤印铭文“令作韶埙”。“韶”为古乐名,《论语》中有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之说,此埙可能是演奏韶的乐器之一。潘达于捐赠。
一侧墙上有大克鼎款识拓本轴,为清纸本。
旁边有大盂鼎全形拓,亦为清纸本,上海博物馆藏。潘祖荫获得此鼎后,曾多次传拓铭文。
黄道周《行草诗》卷,明绫本。此为明末忠烈黄道周诗稿,落款题“答诸友立诚堂分韵”。
钱杜《辋川图》卷,清纸本设色。
旧日的足迹 广东
这博物馆建得挺有特色,看完发觉里面的展品还是有不少,观音菩萨是男的?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70 · Android 8.1.0S 江苏 *
@旧日的足迹 观音大士是男的。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71 · Mac OS X 10.14三棵树人 四川
哈哈哈,建议此地更名为苏州后现代艺术馆,博物馆另寻址新建。
三年前 Google Chrome 69 · Windows 7S 江苏 *
@三棵树人 苏博藏品不咋的,但游客还贼多
三年前 Safari 15 · Mac OS X 10.15三棵树人 四川
@S 慕名而往嘛,曾经我也是其中一位。
三年前 Google Chrome 69 · Window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