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蝠厅往回走,穿过梧桐院前巨石垒成的葡萄架,就来到听雨轩、怡神院。这些假山,说实话垒得并不高明,仿佛粗制滥造,毫无美感可言,充斥着王公贵族模仿的低趣味,与江南园林的俊秀完全不能相比。

假山
假山

回廊极尽奢华,能涂上颜色的地方一点不拉全涂上了。

回廊
回廊
回廊
回廊

听雨轩本是一处雅地,但前面的回廊涂了太多颜料,我看怎么也雅不起来。

回廊雕梁
回廊雕梁

走在回廊里,对面走来一对夫妻,妻子问丈夫:“你说和珅养了几个老婆?”丈夫一时语塞。不禁哑然失笑:天下所有女人的心思都是一样一样的。

听雨轩南有所谓怡神所,即俗称大戏台,建于同治年间(1862-1874年),建筑面积达685平米,可容纳200人,为恭亲王全家老小听戏之大厅。大门虽紧锁,透过玻璃向内望去,还是能感受到昔日家族的兴盛。

大戏楼
大戏楼
大戏楼
大戏楼
竹园
竹园
苗圃
苗圃
雕梁画栋
雕梁画栋

路过一处角落,很好奇的走过去,其实什么也没有,只有一扇玻璃窗户,可以望见安善堂后院内。我常常喜欢这样别出心裁的建筑设计,想象当年家眷在这里驻足听雨望园的情景。

角落
角落

绕出东侧花园,走入安善堂后的院落。安善堂是一座宏伟庄重的五开间厅堂,也是萃锦园中路最主要的建筑。安善堂前出抱厦,后带平台,两侧有游廊通向东西两庑。它在园中蝠池、邀月台、水榭、大戏楼等建筑的簇拥下,显得富贵堂皇,景致优美。这里原是主人游园时吟诗、作画的地方,也曾是恭亲王奕訢宴请重要宾客的处所。

安善堂后
安善堂后

正对安善堂的是刚才走过的滴翠岩,邀月台高居其上。

滴翠岩
滴翠岩

滴翠岩内其实别有洞天,在秘云洞内有一座恭王府内镇馆之宝的石碑“福字碑”。山脚下有个秘云洞,洞府正中央石壁上有一座康熙亲笔福字碑。

福字碑位于秘云洞内,是由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御笔刻成。这块碑石长7.9米,贯穿整座假山,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碑前的地上有一副用碎石子摆成的中国象棋棋盘,方方正正,清晰可见。

康熙帝书法造诣颇深,但很少题字,所以此“福”字极其珍贵。而且此福字苍劲有力、颇具气势,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构思巧妙,堪称天下第一“福”。

此碑为康熙御笔,作“请福续寿”之解,一直是大清国宝,珍藏于紫禁城内。乾隆时期,此碑神秘失踪。乾隆皇帝一生最为叹服的人就是祖父康熙。因此,乾隆对“康熙御福”的失踪始终无法释怀。可是,当嘉庆即位后,向乾隆询问“康熙御福”之事时,乾隆沉默良久后只说了八个字:“布衣之相,福泽万民”。另外一种说法是乾隆将“天下第一长寿福”赐给自己的宠臣和珅,和珅命人运来几千块太湖石,在后花园砌成京城一条巨龙,这条龙的位置正好在北京的龙脉上,他将“天下第一长寿福”藏在龙穴悉心供奉,称之为“洞天福地”。和绅从此洪福齐天,官运亨通,荣臻三朝重臣,而且财源广进,一时富可敌国。

和珅把龙脉和龙尾设计在滴翠岩下的山洞里,而龙脉的正中央即为福字碑。当年嘉庆抄家时,本欲拿走福字碑,可是那样就断了龙脉,折了福气,这可是古人最忌讳的,于是就命人用石头把福字碑全部封起来,不许外人看见沾了福气。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意外的在王府后花园的秘云洞内发现了这珍贵的福字碑。总理得知后欣然将其命名为“中华第一福”,又称“天下第一福”。

这些传说看看就罢了,倒是赶紧入洞观看究竟。洞并不大,对我们这样自小在江南长大的人来讲,做得也不精致,不过那块石碑倒是处在一个非常核心的位置上。因为太珍贵,所以用了钢化玻璃保护了起来,还有个年轻工作人员沙哑着嗓子反复背诵福字的由来,如同和尚念经一般。本来想拍一下,但小伙子不让,说什么“开过光”,只能作罢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官网上欣赏这块福字碑

秘云洞
秘云洞

出秘云洞,其另一侧出口即在方湖东侧。沿着长廊走到安善堂院内。院前有一方池子,唤作蝠池,形如蝙蝠,寓意“福”——话说当年设计建造这北京数一数二豪宅大院的和珅怎么如此之庸俗,连个池子也要搞成蝙蝠……这放在江南,绝对是清美的月池啊!蝠池周围,种满了榆钱树,每当榆钱叶飘落池中,便像极了铜钱掉落在聚宝盆内——感情这家人想钱想疯了啊!

蝠池
蝠池

正对蝠池的便是安善堂。

安善堂
安善堂

安善堂西侧偏殿是棣华轩,意含兄弟情谊。奕訢与咸丰皇帝儿时曾共创刀法和枪法,道光皇帝为此命名“棣华协力”、“宝锷宣威”,喻意兄弟协力同心。

棣华轩
棣华轩

安善堂东侧偏殿是明道斋,与大戏楼南端相连,加上曲径通幽、垂青樾、吟香醉月、流杯亭等五景,构成了园中之园。

明道斋的廊檐和木构也雕满了蝙蝠。这和珅是多希望求福啊? 😀

明道斋
明道斋

明道斋内有展出京城各王府的旧照。

明道斋内展览
明道斋内展览

其中一些晚清王爷贝勒的照片倒是第一次见。这些帅气的大头照都刊登于清末《陆军贵胄学堂同学录》——听名字还挺洋气的。

爱新觉罗·载洵(1885-1949年),字仲泉,号痴云,满洲镶白旗人,醇亲王奕譞第六子,光绪帝之弟,之后出继为瑞郡王奕志的后人。光绪十三年(1887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光绪十五年(1889年)晋辅国公,次年又晋镇国公。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袭贝勒,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加郡王衔。宣统元年(1909年)筹办海军大臣,并赴欧美考察海军。次年授海军部大臣。民国元年(1912年)1月,与载涛等组织宗社党。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天津闲居。日军侵华期间,载洵坚持气节,拒绝到伪满州国任职。1949年逝世于天津。

载洵
载洵

爱新觉罗·载涛(1887年6月23日-1970年9月2日),字叔源,号野云(一说夜云),满洲正黄旗人,清末宗室,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之孙,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七子,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异母弟,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叔叔。最初过继为钟郡王奕诒嗣子,曾留学法国索米骑兵学校,专修骑兵作战科目,一生爱马,善画马。京剧票友,武功扎实,即能长靠又能短打,更擅猴戏,与杨小楼均为张淇林亲授,李万春曾随他学戏三年。

光绪十六年(1890年),载涛封二等镇国将军,不久晋升辅国公。二十八年(1902年),袭贝勒。三十四年(1908年)12月,加郡王衔,与铁良等任总司稽察。清廷新设禁卫军后,任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宣统元年(1909年)6月,奉命管理军咨处事务。二年(1910年)2月,赴日、美、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考察陆军;5月,派任赴英国专使大臣。三年(1911年)5月,任军咨大臣并掌管禁卫军,后任蒙古镶黄旗都统。1912年1月,与载洵等组织宗社党;3月,宗社党解散。1917年7月,张勋复辟,任为禁卫军司令。1918年,徐世昌任为将军。1927年6月,任翊卫使。1929年,迫于生计将贝勒府卖给当时的辅仁大学。1931年1月,被国民政府聘为国难会议会员。日军侵华期间,拒绝到伪满洲国任职。建国后,被毛泽东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还历任总后勤部民政局顾问、国家民委委员、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70年9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载涛
载涛

爱新觉罗·载沣(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字伯涵,号静云,晚年自号书癖,改名载静云,清宣宗道光帝之孙,醇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五子,光绪帝载湉异母弟,宣统帝溥仪生父,清朝宗室,于宣统年间任监国摄政王。

生于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光绪十六年(1890年)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因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他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被委派充任头等专使大臣赴德国道歉谢罪,拒绝德皇跪拜要求,坚持大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因此,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宣统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民国十七年(1928年),迁往天津幽居,后又去东北,拒绝日本人劝降之要求,并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之后返回关内居住。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染风寒,于2月3日病故。

载沣
载沣

爱新觉罗·毓朗(1864年8月27日-1922年12月14日),即多罗敏达贝勒,同治三年七月廿六日(1864年8月27日)生。字月华,号余痴,别号余痴生。晚清宗室、大臣。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六世孙,定安亲王爱新觉罗·永璜五世孙,定慎郡王爱新觉罗·溥煦之子。光绪十二年(1886年)封三等镇国将军,三十三年(1907年)袭多罗贝勒。历任宗人府左宗正,军机大臣上行走、巡警部(民政部)侍郎、步军统领、训练禁卫军大臣。宣统二年(1910年)七月,授军机大臣。三年(1911年)四月,改授军谘大臣。辛亥革命事起,积极参与宗社党活动。民国十一年(1922年)壬午十月廿六(12月14日)溘逝,年五十九岁,谥曰敏达。

毓朗
毓朗
爱新觉罗·讷勒赫,生于光绪七年辛巳五月初八日(1881年6月4日)寅时,属于恒字辈。于光绪七年(1881年)承袭顺承郡王。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毕业于陆军贵胄学堂。先后任鸟枪管理大臣、阅兵大臣。宣统三年(1911年)任正白旗满洲都统。他还曾任禁烟大臣。民国六年(1917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讷勒赫病逝。无子。各方选定其堂兄常福之子、时年6岁的爱新觉罗·文葵过继为讷勒赫之子。逊帝溥仪封文葵为顺承郡王。
讷勒赫
讷勒赫

爱新觉罗·溥伦(1874年11月10日-1927年1月21日),字彝庵,隶属满洲镶红旗。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五世孙,成哲亲王爱新觉罗·永瑆玄孙,贝勒爱新觉罗·载治第四子。过继给道光帝长子隐志郡王爱新觉罗·奕纬为嗣孙,袭封“贝子”爵位,时称“伦贝子”。1904年3月4日,贝子溥伦率清帝国代表团离京出席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在回国后受到重用,任资政院总裁、农工商大臣,是宣统年间皇族内阁重要成员之一。

溥伦
溥伦

爱新觉罗·载漪(1856年8月26日-1922年11月24日),清朝宗室,道光帝旻宁之孙,惇亲王奕誴之子,后过继瑞敏郡王奕志(嘉庆帝四子瑞亲王绵忻子)为嗣,三十八岁袭封端郡王。义和团事变祸首之一。载漪是光绪帝的堂兄弟。嫡福晋是员外郎绍昌之女伊尔根觉罗氏,生长子溥僎;继福晋为和硕阿拉善亲王贡桑朱尔默特之女博尔济吉特氏,生次子溥俊。1899年,慈禧册立载漪的十五岁儿子溥儁为大阿哥,计划废黜光绪帝,但溥儁不获外国公使承认,慈禧被迫停止废立计划。义和团事变后,载漪在八国联军的祸首名单上。1902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溥儁父子流放新疆。1917年,借张勋复辟之机,载漪才重获自由,直至1922年去世。

载漪
载漪

因为照片质量不佳,本不想把下面这位的照片放上来,但好歹人家是恭王府的一园之主不是?

爱新觉罗·奕訢(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咸丰年间,奕訢于咸丰三年(1853年)到咸丰五年(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訢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帝驾崩,奕訢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从咸丰十一年(1861年)到光绪十年(1884年),奕訢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同治四年(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光绪十年(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史称“甲申易枢”。一直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从光绪二十年(1894年)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十日(5月29日)逝世,谥号为“忠”。其孙溥伟袭封恭亲王爵位。

本张照片摄于1860年11月2日,奕訢与英法联军谈判时,由意大利摄影师贝阿托所拍。奕訢时年27岁,这是他第一次面对照相机时的留影。

奕訢
奕訢

一对路人夫妻的对话又让我笑了一下——妻子对丈夫说:“我发觉清朝皇子都长得很帅,公主都好丑……”

还有很多照片,篇幅有限就不一一发表了。最后贴一张可爱的——载湉与载沣儿时合影,1901年由史密斯摄。左为载湉,右为载沣。

载湉和载沣
载湉和载沣

明道斋东侧出口外有竹子院。竹子院据说是恭亲王的福晋喜欢翠竹摇曳的姿态,按照《红楼梦》潇湘馆的描述所建,并居住于此。

竹子院
竹子院

院的那面是香雪坞,是王府女眷听戏时休憩的场所。

香雪坞
香雪坞

香雪坞内,清爽淡雅,像是读书人家的模样。

香雪坞
香雪坞
香雪坞
香雪坞

竹子院北侧院内有牡丹和紫藤,亦称牡丹园。话说我觉得整个王府里,就这一片最有人味儿了。

牡丹园
牡丹园
长廊
长廊

回到方塘南侧,登上妙香亭旁的假山石阶,最顶上有一座小小的山神庙。山神庙用于祭祀“四仙”,即狐狸、刺猬、黄鼠狼和蛇——是不是想起了《天书奇谭》?据说这几种动物在园内时有出没,府中为求除病去灾,常在庙前烧香供奉。

山神庙
山神庙

从假山上,可以望见巍峨的后罩楼。

望后罩楼
望后罩楼

沿着假山上曲曲折折的小路往东走,有一块牌子写着樵香径,意思是这一片南山坡树荫罩地、迂回盘旋,有樵径鸟道的山野气息。

樵香径的终点在西洋门处。西洋门位于花园中路最南端,连接蝠池与后罩楼,是园子的正门,称“静含太古”,为奕訢所建。门由汉白玉石雕砌,形制仿圆明园中大法海园门所建,西洋拱式风格,十分气派。门额外刻“静含太古”,内刻“秀挹恒春”,其中的静和秀是园主人希望达到的两个境界。此外,造园者以此喻代仙境,与门内山谷的一派大自然的风貌相结合,将“静”和“古”的概念融合在一起,更增添了园林的历史感和时空感。西洋门也是园内唯一的西式建筑,体现出主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来挽救清朝统治之意。据说在当时西式门在北京只有三个。

西洋门北侧
西洋门北侧(内侧)
西洋门南侧
西洋门南侧(外侧)
西洋门侧雕塑
西洋门侧雕塑

看着这西洋门,我忽然想起了八年前去南浔,参观被誉为“江南第一巨宅”的富豪张石铭故居。豪宅建于清光绪年间,其宅院前面是中国传统厅堂,而后院却藏有西欧式洋楼——其实当时中国已经西学东渐,连王爷府都这么干了,由此得见江南人实在过分小心。

西洋门门后是一片仿若石门的假山,假山后豁然开朗,便是蝠池前的院落。院内中央竖着一块五米多高的太湖石,名独乐峰。从正面看,石头像是一尾跃升的鲤鱼,从背面看,石头像是一位抱子的观音。

据解说人员讲,这是和珅当年为求子而从江南专门拉来的。和珅对此石爱不释手,将其立于门中,也起到了影壁的作用。

其实我想说,这样的石头在江南真的遍地都是。反正我去过的留园里的冠云峰、静思园里的庆云峰都可以把它秒得不要不要的。

留园冠云峰 [2010-03-20]
静思园庆云峰 [2016-07-31]
独乐峰
独乐峰正面
独乐峰
独乐峰背面
独乐峰
独乐峰顶
独乐峰
独乐峰顶

独乐峰顶,有“独乐峰”三字,其中“独”字隐于峰顶。下图这个角度能勉强看到“乐峰”两字在顶端。

独乐峰顶“乐峰”二字
独乐峰顶“乐峰”二字

看完独乐峰,开始往回走。过渡鹤桥,不少锦鲤鱼游其中。渡鹊桥是架在蝠池与月河之间的小石桥,早年府中豢养仙鹤,冬季鹤常漫游园中,踱步桥上。

渡鹤桥观锦鲤
渡鹤桥观锦鲤

整个花园走了个遍,确切体验到这个王府是多么的奢华,把一栋楼建得这么大,走得我腿已经酸了。花园最后一处人迹罕至之处是偏居东侧的曲径通幽,与西侧的榆关和居中的西洋门对应。因为当年和珅住在西厢房,因此这里平时应该不怎么走人,所以设计得如此充满野趣。

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

据我猜测,这里可能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典故:《红楼梦》中,贾宝玉为大观园所题的第一题词处便是“曲径通幽处”,而传说曹雪芹参照了恭王府写就了《红楼梦》。

既来之,则往之。曲径通幽入口有一块1994年爱新觉罗·启骧(著名书法家爱新觉罗·启功之堂弟)所书之“曲径通幽”碑。

曲径通幽
曲径通幽

出口处则有爱新觉罗·启骧所题的爱新觉罗·载滢诗一首:

行:入園路 山樹青葱籠 曲折數十步 豁然蹊徑通 野花間芳草 馥鬱含香風 松鶴避生人 啼鳥戀深叢 客休畏迷誤 不與桃源同 勿謂地幽辟 真趣在其中

清載瀅詩一首

一九九四年春於京華

愛新觉羅啟驤書

曲径通幽题字
曲径通幽题字
曲径通幽观院内
曲径通幽观院内

共有 23 条评论

  1. 三棵树人

    四川

    此文篇幅过长,深秋夜读,不知东方之既白。
    第一次看到启骧的字,单“曲径通幽”四个字不说还真会以为是启功的字迹。下面题的那首诗,说明了启骧受启功的影响颇深,不过模仿终究只能得其形,而传不了神。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69 · Windows 7

    回复

    • S

      江苏

      @三棵树人 看来兄台对书法研究很深啊。不过启功后来也说,启骧已成大家。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70 · Mac OS X 10.14

      回复

      • 三棵树人

        四川

        @S 谈不上研究哈,只是小小的爱好而已,单纯的喜欢看写得好的字。
        世上的大家之多,有自封的,有互捧的,也有老百姓心里默认的。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69 · Windows 7

        回复

  2. 老何

    安徽

    跟着游了一趟王府大院,对建筑规模很震惊。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70 · Windows 10

    回复

    • S

      江苏

      @老何 所以我觉得和珅敢造那么大也是得到了上峰默许的。

      六年前 WordPress App 11 · iPhone iOS 12.1

      回复

  3. JiaYin

    上海

    啊!!也想去北京,还想去成都,话说你每张照片点上就能出参数是怎么做到的?手动加的??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70 · Windows 8.1

    回复

    • S

      江苏

      @JiaYin 北京我是不想去了,但成都很有兴趣啊。 😆
      参数是写了段代码,代码详见https://synyan.cn/t/27328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70 · Mac OS X 10.14

      回复

  4. Sherry

    北京

    竟然没怎么拍他们家后花园,我每次去,那些字画古玩都是走马观花,最喜欢就是那个院子了,必须要逛好一会儿,比御花园强很多,当然不能跟江南园林比啦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71 · Windows 7

    回复

    • S

      江苏

      @Sherry 嗯,不能跟江南园林比。这些满清的审美情趣还是要差一点点。

      六年前 WordPress App 11 · iPhone iOS 12.1.2

      回复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