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漫游 / 3768 浏览

半部清史恭王府

因临时被派往京城公差,因此于这个煦暖仲秋的下午,乘坐动车五小时北上。

不禁想起上一次去京城,大约是在三年前,只是没有拍什么照片;再往前一次,是在四年前,也没拍什么照片,若不是查阅记录,怕是要想不起这趟旅程。最近的记录为 2012 年的《秋高风煦又赴京》、2011 年的《深秋又入北京城》,也都是临时被派任务,只不过所办业务各有千秋,感慨也南辕北辙。

半夜抵北京南,车站外等出租车的长队排了 114 人之多。耐心等待,终于上车。北京不知道有什么大事件,整个朝阳区都订不到中等价位的酒店,只能“屈尊”去了没有窗户、十五平米的如家“老鼠窝”——只是安身一晚,所以并不挑剔,不过一晚 446 元的价格还是惊到我了,同等价位无锡的如家大概只要 180 余元,并且提供早餐和最好的房间。

因为对工作进度没把握,所以订了次日下午五点的回程票,不料次日上午一切顺利,因此空余半天可供闲逛。看了下地图,离工作地由近及远有雍和宫、景山公园、恭王府和天坛四处没有去过。今日运气不佳,北京天气既冷且霾,因此景山就算了;雍和宫太小;天坛太远;恭王府是多年前游颐和园时朋友推荐之地,因此就它了。

恭王府位于北京的风水宝地什刹海附近,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 年恭亲王奕訢入住,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约六万平方米,有“99 间半”之称的后罩楼拦腰将之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三十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

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在周恩来、谷牧和李岚清三代国务院领导人的关心下,恭王府腾退修缮工作历二十八年完成,使之成为当时中国唯一一座对公众开放的清代王府。

清室覆亡后,府邸的产权由后裔溥伟、溥如抵押、售卖,归属辅仁大学所有。1980 年代初,恭王府被八家单位割据,并有二百余住户聚居;在国家领导人主持下,历经二十年最终全部搬迁。1988 年,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2008 年恭王府完成府邸修缮工程后,全面对外开放。

恭王府府邸堂皇庄重,花园优美繁华。在王府、贝勒府扎堆的前后海,恭王府以其富丽而被称作“城中第一佳山水”,更因其堪比故宫的府邸建制及曾权倾朝野的主人和珅而声名显赫。

打车至恭王府,时针指向 12 点。三座桥胡同和前海西街挤满了轿车和人力车,因此下车徒步。天气实在阴冷,哪怕加了两件内衣,穿着西装衬衫还是很受罪。

前海西街
前海西街

前海西街曾与柳荫街一样同为河道,居下游。河道上曾有板桥、三座桥、响闸,解放后河道改为暗沟,并铺设沥青路面,1965 年称前海西街。前海西街 17 号为恭亲王府,18 号为郭沫若故居。

西街到处都是北京特色小吃,价格也公道。

面食店
面食店

若不是路人甲乙闲聊,还真不知道北京的市花是南方到处都是的月季。

北京市花月季
北京市花月季

恭王府售票处并不在街上,而是于门内广场一侧——大概是游人实在太多,为安全起见吧!门票 40 元,也算价廉物美。绕过铁栏杆过检票口,正式开始参观。恭王府宫门外有一对威武雄壮的汉白玉石狮,高约三米,标榜了府邸主人的地位。宫门上,有蓝底金字“恭王府”匾,未署名。游人实在太多,草草拍一张,穿过宫门和二宫门,进入银安殿前院落。所谓“银安殿”,指的是亲王或诸侯王的宫殿,形制在《大清会典》中有规定,亲王是面阔七间,郡王是五间。屋顶一般采用歇山顶,亲王的可用绿琉璃瓦,据《大清会典·工部》记载的规定,亲王府“凡正门、殿、寝均覆绿琉璃瓦”。

恭王府银安殿中央有一条汉白玉铺成的直道,大概只有皇帝来视察时才能走吧。

银安殿
银安殿
银安殿
银安殿
银安殿
银安殿

银安殿内有清代王府文化展。

清代王府文化展
清代王府文化展

恭王府全景,展示了恭王府的鸟瞰模型。介绍上说:恭王府主要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 330 米,东西宽约 180 余米,占地面积 61120 平方米,其中府邸 32260 平方米,花园 28860 平方米。府邸内建筑以严格的中轴对称构成三路多进四合院落,布局规整。

恭王府全景
恭王府全景
恭王府全景
恭王府全景

银安殿天花板装饰极尽奢华,绿底金龙铺满墙面,但龙纹五爪严守等级规制,并没有僭越。

天花板装饰
天花板装饰

展出了不少西洋钟。话说当年洋人那么热衷于送钟,王爷们不忌讳吗?

西洋钟
西洋钟
西洋钟
西洋钟
西洋钟
西洋钟

不少珍贵的老照片展现了晚晴时的外交。从这些王爷贝勒们到处留洋考察的情况看,晚清政府仍然是极力想挽大厦于颓倾的,只不过政体及时局都已不可能容许他们再有时间作变革了。

1900 年庚子事变,德国公使克林格在北京被杀,八国联军入侵后清廷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还被迫在北京给克林格立牌坊,并派醇亲王载沣作为清廷特使前往德国向德国皇帝道歉。抵达德国后,德国皇帝要求清朝使团人员行跪拜礼,载沣据理力争,德国皇帝最终同意只行鞠躬礼,为此载沣得到朝野一片赞誉,并为后来掌管摄政权打下基础——道歉还能得到赞誉,真是大厦将倾,弱国无外交啊!下图是载沣途径香港时与德国军官合影。

1900年醇亲王载沣出使德国
1900 年醇亲王载沣出使德国

随后十年,晚晴政府四处派遣王爷贝勒考察国外军队与政体,真是绝望之下的无奈之举啊。

宣统元年(1909 年),此时距离辛亥革命爆发还有两年,监国摄政王载沣代宣统皇帝溥仪任全国陆海军大元帅,让自己的六弟贝勒载洵掌管海军,并派载洵赴欧美考察海军。

1909年载洵在美国考察海军
1909 年载洵在美国考察海军

监国摄政王载沣在派遣载洵赴欧美考察海军后,又派掌管陆军的七弟贝勒载涛赴欧美考察陆军。这是 1910 年载涛在美国考察陆军时的情景。

1910年载涛在美国考察陆军
1910 年载涛在美国考察陆军

一些老照片则展示了京城各个王爷贝勒公主府的实景。只挑选了恭亲王府的几张分享。

恭亲王府锡晋斋楠木仙楼
恭亲王府锡晋斋楠木仙楼
恭亲王府乐道堂室内装饰
恭亲王府乐道堂室内装饰
恭王府阿司门及甬道
恭王府阿司门及甬道

玻璃柜内展出了一些清代亲王的服饰复制品。

亲王朝服(复制品)
亲王朝服(复制品)
镶黄旗和正白旗将军服(复制品)
镶黄旗和正白旗将军服(复制品)

一并展示了恭王府部分建筑材料,以屋顶瓦当、滴水和脊兽为主。

恭王府建筑上的滴水和瓦当
恭王府建筑上的滴水和瓦当
恭王府建筑上的琉璃瓦当
恭王府建筑上的琉璃瓦当
恭王府建筑上的琉璃滴水
恭王府建筑上的琉璃滴水
恭王府建筑上的脊兽
恭王府建筑上的脊兽

通过银安殿,来到嘉乐堂。嘉乐堂前两株银杏、两株柏树古木参天。

嘉乐堂
嘉乐堂

嘉乐堂东侧有一块碑,正面是光绪己丑年(1889 年)两个皇叔奕訢(恭亲王)、奕(xuān)(醇亲王)题字,背后是“东篱逸趣”菊花扇面图。

嘉乐堂内展出了四川籍画家吴悠的作品,因不熟悉这个画家,对其画作也没有兴趣,因此草草略过。

从中路与东路之间的通道往北而去,参观后罩楼。

通道
通道

后罩楼,两层,东西长达 156 米,后墙共开 88 扇窗户,内有 108 间房,俗称“99 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为最早的主人和珅用来藏银之地。据讲解员说,嘉庆抄家时,从此地攫取白银八亿两之多,折合现价三千亿元。其实从和珅将这栋藏银楼放在府邸如此之前的位置可以看出,和珅对银子还是比较看淡的,说不定和珅跟乾隆这俩货早就心知肚明、心照不宣而已,搞不好这里还是乾隆的另一个小金库,只是乾隆死后嘉庆容不下比皇帝还有钱的人,于是就抄了和珅的家。都说和珅是大贪官,但我看他是皇帝的心腹和钱袋子,是个大忠臣,要说贪,皇帝自己才是中国最大的贪“官”。

后罩楼
后罩楼

后罩楼中央位置,是敬佛的佛楼。

佛楼
佛楼

正面不能体现后罩楼的气势,下面这张是后来在背面的箭道拍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抄出八亿两白银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后罩楼北面
后罩楼北面

后罩楼东侧,有“恭王府邸修缮实录”展,主要记录了修缮恭王府的过程。据记载,自 2003 年立项至 2008 年完工,整个修复工程总共投资达 2 亿元,实属罕见。由于民国时南部部分建筑已毁,加上几十年来企业和个人的占用,因此除了能修缮的 9800 平米外,复建建筑达 2200 平米(包括前面参观的主体建筑银安殿),新建仿古建筑 600 平米。

屋脊走兽狮子
旧虎头纹勾头(瓦当)
旧虎头纹勾头(瓦当)
里口石
里口石
屋脊走兽海马
屋脊走兽海马

“恭王府邸修缮实录”展旁有一座仿明清家具馆,向里望去,黄梨木家具把把都很精致,可惜不开放。再旁边,有“福文化展”。

万福园
万福园
仿晚清掐丝珐琅大吉式葫芦
仿晚清掐丝珐琅大吉式葫芦
福寿周器垒
福寿周器垒
[晚清] 长命锁

《午端图》,为雍正十年(1732 年)郎世宁所画,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为复制品。

《午端图》复制品
《午端图》复制品
[清晚期] 曹华《海屋添寿》
[清晚期] 曹华《海屋添寿》

《祝寿图》,清代王文炜所画,绢本设色,现藏天津博物院,此为复制品。

《祝寿图》复制品
《祝寿图》复制品
[清晚期] 粤绣孔雀开屏插屏
[清晚期] 粤绣孔雀开屏插屏

后罩楼西侧,有抱厦楼。楼前有一参天大树,为 110 年前栽种的一棵桧柏。

抱厦
抱厦

误打误撞来到后罩楼西端,看到一栋不起眼的两层楼,内部上下共十间房。历史上这里曾有一座室内景观“水法楼”,据说是和珅根据乾隆年修建圆明园“大水法”景观而仿造的“小水法”。房间内虚实相兼,天花板画白云,墙上绘有竹林,竹林前有假山,山中有洞穴,周围是两层环廊,通往房间中部一座二层亭台,山顶隐藏着盛满水的大缸,水从缸中顺山石流下,汇入亭前金鱼池中。20 世纪 30 年代,林徽因还曾考察过这里并留下照片和测绘图,可惜的是这座景观已于 20 世纪 40 年代毁坏,现仅存部分室内遗迹。目前政府正对这座奇观进行复原工作。

水法楼
水法楼
水法楼
水法楼

23

  1. 子午书屋的头像

    能完整保存的,没几处了

  2. 木瓜园的头像

    这篇真的超级长,气派的王府大院,英国买武器的那足照片前段时间新闻网上刚好看到

    1. S̆̈的头像

      @木瓜园是长了点儿,写得我都困了……一开始没弄翻页,Mac 都卡了…… 😀

      1. 木瓜园的头像

        @S̆̈还在北京么,行程有空余的话可看下保利艺术博物馆 http://www.polyartmuseum.com

        1. S̆̈的头像

          @木瓜园一天就回了……囧

  3. 云顶天的博客的头像

    我们这每个月都有几次去北京的出差,而我完美的错过了所有去北京出差的机会··· 😳 至今对北京的印象还停留在 8 岁的时候···

    1. S̆̈的头像

      @云顶天的博客是错过了还是懒得去啊? 😎

  4. fooleap的头像

    好长啊,服……听说北京已经很冷了,还没去过 😅
    你这个分页,其实可以采用 Ajax 并 pushState() 更新 history 的方式。
    刚我想评论的时候想翻前页去看,一切页草稿没了=。=

    1. S̆̈的头像

      @fooleap 没玩过这么高级的分页,有教程 & 简易实现方法没?有点懒得自己敲代码…… 😅

      1. fooleap的头像

        @S̆̈这个,得看你分页是怎么实现的,将分页内容返回成 JSON 数据就行。

        1. S̆̈的头像

          @fooleap 不会弄

  5. 行吟游子的头像

    我爱北京天安门,喊了 35 年了,还从未去过帝都的我羡慕地飘过

    1. S̆̈的头像

      @行吟游子去呗。两千块可以玩得很 high。

  6. 三棵树人的头像

    此文篇幅过长,深秋夜读,不知东方之既白。
    第一次看到启骧的字,单“曲径通幽”四个字不说还真会以为是启功的字迹。下面题的那首诗,说明了启骧受启功的影响颇深,不过模仿终究只能得其形,而传不了神。

    1. S̆̈的头像

      @三棵树人看来兄台对书法研究很深啊。不过启功后来也说,启骧已成大家。

      1. 三棵树人的头像

        @S̆̈谈不上研究哈,只是小小的爱好而已,单纯的喜欢看写得好的字。
        世上的大家之多,有自封的,有互捧的,也有老百姓心里默认的。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

        1. S̆̈的头像

          @三棵树人不错不错~

  7. 老何的头像

    跟着游了一趟王府大院,对建筑规模很震惊。

    1. S̆̈的头像

      @老何所以我觉得和珅敢造那么大也是得到了上峰默许的。

  8. JiaYin的头像

    啊!!也想去北京,还想去成都,话说你每张照片点上就能出参数是怎么做到的?手动加的??

    1. S̆̈的头像

      @JiaYin 北京我是不想去了,但成都很有兴趣啊。 😆
      参数是写了段代码,代码详见 https://synyan.cn/t/27328

  9. Sherry的头像

    竟然没怎么拍他们家后花园,我每次去,那些字画古玩都是走马观花,最喜欢就是那个院子了,必须要逛好一会儿,比御花园强很多,当然不能跟江南园林比啦

    1. S̆̈的头像

      @Sherry 嗯,不能跟江南园林比。这些满清的审美情趣还是要差一点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