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游江阴名单只余数个,便在周一驱车前往寻找适园。没想到适园这么难找,沿着南街一路开,开过了GPS标的地点也没有看到,只好绕到青果巷找了个地方趴车,再慢慢的沿着路一路找回南街,绕了好大一个圈子,最后终于在附近发现了门道——问过警卫后才知道适园竟然隐藏在南街200号江阴市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的后面,大门有路障,游人根本想不到居然从这里进去!
进去后竟然还有一道关卡,是江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办公楼。保安很警觉,会喝止任何试图进门的游客,但是如果是步行进去并告知游览适园则没什么问题。
这么隐藏的地儿,想必一定别有风味吧!
适园,为江阴南街一处著名的晚清园林,列为我国著名的百座私家园林之一。占地七亩余,为邑人陈式金于咸丰四年(1854年)就宅旁隙地所建,俗称“陈家花园”。陈式金,号“寄舫先生”,是晚清江阴名震画坛的书画家和书画鉴赏家,巧于园林构思。咸丰年间,邻居遇急难,陈氏乃出资将其东墙外的数亩荒地购下,并凭借书画匠心和功力,随手指点,辟池引水,将之辟为私家小园林,可谓“无意为园而适成之”,于是便欣然自题园名为“适园”。庚申年(1860年),太平军与清兵于江南激战,适园部分毁于兵燹。陈式金有子陈曦唐(字燮卿),于光绪丙戌入进士,任工部主事,亦善山水花卉翎毛,归故里后,以十年时间补廊培屋,移树浚池,为园增色,并集句成联“处阴休影,处静息迹,为鸟植林,为鱼凿潭”。三十年代日军侵占江阴,适园遭破坏。六十年代,经政府拨款整修,渐复旧观。八十年代,重建水流云在之轩,增设室外回廊。
门楣上“适园”二字,写得随意洒脱,深具神韵。
入园门,迎面而来便是一处石屏风。但颇具韵味的是,此屏风是镂空的,从外望去,有一座形如老汉骑驴的石山,两侧有罗汉松和一棵鸡爪槭,仿佛一男一女守卫在假山两旁。透过近景望去,远处郁郁葱葱参天大树一派江南园林好风光,真可谓江山入画瞧,深得借景妙。
此石不似太湖奇石,倒是很有点江阴长江黄山石的味道。石上有糙皮样瘢痕,让石头更显奇特名贵。
有水流云在之轩,东连过香廊、曲桥,至秋声舫。舫前为响秋轩,舫后为易画轩,凡求画者须以诗相交换,故名。
一条小径通幽。
长廊可小憩观景。
院落一角有大树芭蕉几棵。
有老妇人背琴走入园中。
此园名为艺风讲堂,看来是学艺的好场所。
通往园子的门头上,“有物皆春”。
果然满园春色。
沿回廊向北有敞厅,名得睫绕云山馆。西隅斗室名秋入琼波。旁有适安斋,收藏历代书画珍品,汇刻于石45方。壁间存有东晋王羲之换鹅碑、元倪瓒山水画,以及明梁同书、董其昌等手迹石刻。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王羲之换鹅碑,清代道光十八年(1838年)摹刻版。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尝至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白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晋书》卷八十·列传第五十
御书下方印章“御书之宝”是乾隆专用的印鉴。
江阴市文保单位牌,本身也成了个不大不小的古董。
另有倪云林山水石刻,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摹刻,亦为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隅廊外,依墙傍水。
以奇石垒假山隧道,回环深邃。山顶有一龙头,若雨天则屋檐雨水汇聚于龙口,别具奇趣。
过斜廊,至得爽亭,中嵌巨镜,湖光山色,尽收其中。
园内凿湖垒山。
回廊曲折。
一叶探空。
盛夏爪槭。
湖北双峰叠翠,其上有超然台,已废。此地阴翳蔽日,无夏之暑气,但蚊虫肆虐,不觉间,腿上冒出若干大包,瘙痒难耐,于此可久坐者,非“超然”而是“超人”。
登高,望园。
可忆夏夜,陈家人共聚此地,蒲扇蚊香,欢声笑语。百年已逝,空留大树参天。
下假山,寻路返回,假山苍翠。
叶可蔽日。
满园碧色。
Pingback: 评《岭南园林及中国古代园林》 – 竹炉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