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军事博物馆,又叫江阴要塞军事文化博物馆,是为纪念江阴黄山要塞历代的军事设施而设。未至馆门,先见“渡江第一船”。想当年解放军过江东路军一部从江阴强渡天险,在地下党投诚部队配合下攻克江阴要塞。

江阴军事博物馆,她是一个娇纵的少女,让我三过门而不入!8月7日,路过博物馆,因去了鹅鼻嘴公园而没有参观。等8月10日再来,大门紧闭,问隔壁黄山的保安,说因台风,接上级通知闭馆三日。这风和日丽的也要闭馆吗?大概是偷懒吧!让同样冒着酷热来参观的一位漂亮的女孩也遗憾不已!

好在我有车,那就三日后再来。8月13日,再次吃了闭门羹!这次连原因也没有。
8月22日,又来此地,才看到大门敞开。买票二十元而入。入门后右拐,是地下军事坑道。左墙贴满了连环画《渡江侦察记》。


《渡江侦察记》的结局。

出坑道,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

两座不同式样的地堡工事。


竹林外,有加农炮两尊。




在高过一人的茅草中,藏着两门巨大的清代古炮。
耀威大将军古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九月由署两江督部堂、江苏抚部院、江苏江宁布政司饬造,江苏管理炮局监造。炮身上便有上述各部院的刻字铭文。通长3.4米,标重八千斤,前膛式,口径有180毫米,吃药二百四十两,配弹四百八十两,有效射程约500米。炮身上也有上述标重、吃药、配弹等的说明,供炮手操作时参考。本炮1997年7月出土于小石湾古炮台遗址。


炮身上精准的刻字,表明了古人的严谨态度。

拾阶而上,一字排开有八座清代古炮。其中有朝廷自制古铁炮,也有英制古铁炮。

英制铁炮,铸造者为J.U.S.T.公司,并刻有皇冠。铁炮为前膛炮,通长1.5米,口径80毫米,1990年12月出土于江阴黄田港清水师接官厅旧址。

根据我的调查,皇冠应该是英国皇家海军的标记,而J.U.S.T.是哪个公司,就不得而知了。这尊舰炮是怎么流落到清军手中的呢?有可能是在陆战时缴获的,也可能是英国人在战后卖给清政府的。

清制铁炮,通长1.84米,口径100毫米,无文字和标识,应为仿制英式铁炮所铸。1990年12月出土于江阴黄田港清水师接官厅旧址。



振武大将军古炮,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九月由署两江督部堂、江苏抚部院、江苏江宁布政司饬造,江苏管理炮局监造。炮身通长2.7米,标重五千斤,前膛式,口径120毫米,吃药一百二十两,配弹二百四十两,1994年10月出土于大石湾古炮台遗址。


英制铁炮,通长1.75米,前膛式,口径100毫米,炮身铸有皇冠及英文B.P.字样,炮尾有B.P.&Co.字样。1990年12月出土于江阴黄田港清代水师接官厅旧址。


英制铁炮,通长1.45米,前膛式,口径80毫米,炮身无英国皇冠标记但有B.P.字样,1990年12月出土于江阴黄田港清代水师接官厅旧址。

军事博物馆主建筑。


江阴黄山是茅山余脉,东西绵延3.2公里,山有席帽、马鞍、龙头诸峰,其下有鸡头、大石、小石诸湾,隔江与靖江的孤山相对,江面最狭处仅1.5公里,素有江海门户和锁航要塞之称。于春秋之时,吴国已在席帽筑石室,为烽火所。五代南唐建江阴军,从此历代江阴成为水师战舰的驻地。朱元璋占领南京后,以江阴为江海要津。明崇祯八年(1635年)在黄山大、小石湾修筑炮堤,配置红衣大炮十一座。清后期,以江阴黄山为主体、包括靖江八圩、南通狼山、常熟福山以及江阴花山、秦望山,皆成为江阴要塞区。

宋代在石牌寨、申港寨设巡检员,置厢军崇节营,后横江水军在其中,号水军营。绍兴元年(1131年)起,置本军错置分屯处所,设小石山寨、黄田港寨、六射垛寨等七处。建炎三年(1127年),江东安抚使刘光世自江洲移屯江阴,为防金兀术从海道偷袭,置制使韩世忠驻军江阴马驮沙,岳飞亦随后驻军沙上。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李保任马步军副主管,统领水军驻江阴抗金,完颜红亮的水军几乎全军覆没。
宋代玉斧。难道宋代真流行这个大家伙吗?最近在看《宋史》,赵匡胤就有一把“玉斧”随身带着:“王全斌既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鉴唐天宝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续资治通鉴·宋纪》”。孙髯在大观楼长联的下联里也有“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当然此玉斧是否就是彼“玉斧”学者也有不同见解,不过看到这把玉斧后我觉得玉斧应该确有其物。


只有在水浒或杨家将连环画里才能看到的兵器。

元代设安抚使。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六月,朱元璋攻克长兴后,派长春府(常州)枢密分院判官司赵继祖、元师郭天禄、镇抚吴良等进攻江阴,趁风雨时击溃张士诚部占领秦望山,从西门攻克江阴。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三月,张士诚派水师进攻江阴,其将苏同佥由君山攻江阴。吴良派元帅王子名率一部出南门,迂回张士诚部背后,击败张士诚部。
明代增设马驮沙、长寿巡检司各一。嘉靖年间,从1552年到1555年倭寇屡屡来犯,江阴知县钱錞率兵击溃倭寇,力竭而亡。正德三年(1508年)至万历年(1573年),置江阴城守营。崇祯年,置游巡营,巡江上下,西抵金焦,东尽狼福,后置黄田港参将营。
明崇祯八年(1635年)在大小石湾配备红衣大炮十一门,当倭寇来犯,使“诸炮位交相发炮轰击,片帆不能飞渡”。
清顺治二年(1654年)设城守。康熙二年(1663年)地方守备奏请于黄山等沿江要点设置炮台,又在黄山、肖山设置烟墩二十二个,以防南明。康熙十一年(1672年)京口水师营由京口(镇江)移镇江阴,属总督军门管辖。同治七年设立长江水师江阴营,属长江提督军门管辖。道光二十年(1840年)已有大小土炮220门。


木弩,应是近代兵器,与兵马俑挖掘出的秦代青铜弩机完全不同,更趋简单实用。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两江总督牛鉴斥常镇道守鹅鼻嘴之禀,行投降主义,撤除黄山炮台火炮。五月初八英军攻占吴淞口,派汽船探得沿江无军备,趁虚而入,军舰停泊长山滩,登岸劫夺民财。六月初四英军舰停泊北门,登岸劫掠。思乡建立团防,沿江防卫,英军驾舢板入侵内河,遭乡民持锄追逐,击毙数人,缴获一些武器。此事后清军又在鹅鼻嘴、大小石湾和黄山筑炮台十五座,架大炮五十六门。
咸丰十年(1860年),清兵与太平军鏖战,黄山炮台毁于战火。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将军陈承琦率二万余太平军在江阴华士消灭地主武装,直逼常熟。李鸿章恐慌下向英国人弋登求援。弋登从金坛撤退后带领炮兵和船队从水路回援,令上校霍华尔·罗德带领步兵从陆地急进,打算在华士会和攻打太平军。陈承琦得知此事,在华士设下伏兵,一举歼灭“常胜军”洋枪队八百余人,弋登乘船逃跑,取得一次重大胜利,是为太平天国历史上的华士大捷。听闻附近的乡村至今偶有英军火炮出土,即为洋枪队所有。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时局紧张,提督吴长庆在大小石湾和仙人桥处构筑炮台,以防不测。光绪九年至十三年(1883年-1887年),张景春提督设水炮台,添筑东西两山明炮台。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之洞改革江阴炮台设置,提高攻击能力,在东西两山及黄山顶添设大炮和快炮,两年后设要塞总台官,使江阴黄山要塞规制完备,配置合理,火力强大。
江阴炮台分布,紫色为明末清初炮台遗址,红色为清末民初炮台遗址,蓝色为民国时期炮台遗址。


宣统三年(1911年)新军36军驻扎江阴旧学署,辛亥革命后调镇江。民国时驻军在黄山一带,并置水师巡江防之地。1912年孙中山乘“联鲸”舰视察江阴,拨款重修江阴要塞,并在江阴城隍庙发表演说,并欣然题字。

民国13年(1924年),直奉军阀混战,直系江苏军阀齐燮元一部第六师十一旅与奉系的卢永祥在江阴开战,奉军占领要塞后以大口径炮轰城,击中城门和兴国寺塔顶。齐军见外援无望,开始洗劫财物。27日至28日,江阴士绅代表吴汀鹭手执红十字旗,往返泣求两军旅长间,最后齐军陈孝思缴械投降。因江阴城无辜受灾,故称“江阴乙丑兵灾”。

1937年日军侵华,国民党在上海组织了淞沪会战。战事失利后,日军分兵三路向南京进犯。为保卫南京,国民政府在江阴设置重兵,要塞区是吴淞口以西重要防线。11月22日,国民党驻军112师炸毁南闸锡澄公路大洋桥,并在桥址西北角二湾里部署了一支伏兵。11月28日下午,日军前锋部队与国民党驻军103师、112师于江阴南闸、花山、定山等地激战,在坦克掩护下攻占南闸,虽为112师伏击,但毕竟兵精器优,国民军300余官兵战死花山,最终不支撤出。12月1日江阴县落入敌手。
在江阴沦陷以前,蒋介石为了防止强大的日本海军顺江而上,威胁陪都武汉,故将中国大部分军舰沉没于江阴要塞长江口。而国民海军旗舰“平海”号巡洋舰、“宁海”号巡洋舰、“应瑞”号巡洋舰以及“逸仙”号炮舰等则在浴血奋战中或击沉或搁浅。




日本战败后接踵而至的是国共第三次内战,或称“解放战争”。1949年,江阴要塞归国民军第一绥靖区指挥,有炮兵总队、守备总队、游动炮团、工兵营,总兵力7000余人,相当于一个军,主要武器有机械化炮20门,一百毫米榴弹炮和加农炮各120门,三十七毫米战防炮16门,二十五毫米机关炮二门。1月又从台湾调来游动炮团,配备五十七毫米战防炮36门,组成了强大的火力,足以阻挡任何想要过江的军队。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快,让国民政府大跌眼镜的是,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强渡长江,江阴要塞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因为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划下国民党江阴要塞官兵起义了。国民党江阴县长魏惜言仓皇出逃,国民军21军军部及江阴要塞司令部同时溃逃。4月22日,国民党八圩桥头堡遭到已占领要塞的解放军重炮轰击,21军145师师部及2个整团全军缴械投降。23日,随着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政委张凯率军进驻江阴,进而成立了江阴要塞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告江阴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1950年建国后,为防止国民党或美国军舰反攻长江沿线,江阴要塞重新配备缴获的美式105毫米加农炮12门、日式105毫米榴弹炮8门、美式37毫米、57毫米战防炮6门。1951年11月,江阴要塞奉令撤销。
1978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空天探测和卫星发射逐步提上日程。江阴要塞东部的港口逐步成为火箭和卫星测控船“远望”系列的基地。在二楼的展馆展示了这些历史。
“远望一号”船是第一代综合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担负卫星、飞船和火箭飞行器全程飞行实验测量和控制任务,于1977年8月31日在江南造船厂建成下水。船总长191米,宽22.6米,高38米,吃水7.5米,满载排水量21157吨。1978年部队正式组建,25年来圆满完成了洲际导弹、潜射导弹、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定位卫星和“神舟”飞船以及涉外商业发射的澳星、亚太二号卫星、菲律宾卫星等34此重大科研任务。
“远望二号”远洋航天测量船是“远望一号”的姊妹舰,是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承担与“远望一号”类似的一些任务,特别的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海上测控中,它主要担负天地话音传输任务。本船于1977年下水,船长192米,宽22.6米,高38.5米,满载排水量21000吨。二号船在20多年来完成了亚洲一号、东方红三号、风云二号、烽火一号等卫星和“神舟”飞船的重大海上测控任务。

“远望三号”船是我国第二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控船,担负卫星、飞船和其他航天器全程飞行试验海上测量和控制任务。本船集中了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精华,硬件设施达到了当时国际先进水平。本船长180米,宽22.2米,高37.8米,满载排水量17000吨,吃水深8米,1995年投入使用,先后13次开赴三大洋,完成了14次国家级大型试验海上测控任务,1999年11月绕过好望角,总航程超过16万海里。

“远望四号”是1998年8月由原“向阳红10号”改建而成的航天远洋测控船,主要担负卫星和飞船海上跟踪、遥测、通信和控制任务。船长156.2米,宽20.6米,高39米,满载排水量12700吨,吃水7.5米。承担导弹、运载火箭、921工程宇宙飞船等飞行试验的海上综合测控、通信任务,有测控精度高、实时性强、全天候工作的特点。

“远望五号”于2007年9月29日在江南造船厂正式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本船集船舶建设,航海气象,计算机等最新技术于一身,满载排水量25000吨,抗风能力12级以上,能在南北纬60度以内的任何海域航行,并能完成对各类航天飞行棋的海上跟踪测控任务并与任务中心进行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换。它与“远望六号”是姊妹船,构成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队新一代,大大提高应对未来高强度航天飞行试验任务的能力。
“远望六号”则于2008年4月12日交付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使用,采用当今航天、气象、电子、光学、通信、计算机等最新技术,满载排水量25000吨,与“远望五号”一样在船内用光纤搭建起信息高速平台,各系统都可以扩展功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并具备海上智能会诊及排除故障能力,还采用了减震降噪技术和变风量空调系统,并改良了舱室布置,改善了船员长期远洋生活的舒适性。

“远望三号”出海图。一旁是中国海军的两艘驱逐舰模型(167“深圳”舰与136“杭州”舰),不过很遗憾模型维护不良已经损毁了。

从二楼的阳台向外望去,整个军事博物馆尽收眼底。

走道处有好几位国防部长和政府高官的题词,比如曾任国防部长的迟浩田上将和曾任二炮部队青海五十六基地政委的史克信中将题字。


张爱萍上将龙飞凤舞的题词与第二炮兵第五十五基地原副政委江阴人陆锡良少将题词。不过说实话,这些题词保养状况都很不好,作为军事博物馆的负责人你难道不应该负责任吗?


走出博物馆主体建筑。在建筑的四周有雕刻精美的军事历史故事,从元朝一直到江阴解放。

明代江阴县城隍图。当时很多地名如今都找不到了。


小时候的江苏民兵斗争故事连环画《江心跳板》。

这块石头是古物吗?否则为何孤零零的矗立在一处很奇怪的地方。

54式122毫米榴弹炮,孤独的放在年复一年疯长的野草里。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Betty 上海
看到炮,就想到那时候在厦门看到的克努伯炮台嘛
那边还有当时那种操兵的演习表演
搞笑的是,其他部分都是假的,只有最后拉炮那响声是真的
我是因为事先了解到,然后捂了耳朵,其他观众倒是被吓到了,哈哈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江苏 *
@Betty 原来厦门有克虏伯炮台呀,喊着去厦门已经很久了,总是没去,下次一定要去瞻仰一下古迹……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安阳土猫 江苏
我正好近期也看了这个博物馆。因为我比较喜欢军事知识,你文章中配图靠前的 两个是加农炮,大些的是59式130毫米加农炮,小些的是56式85毫米加农炮。 文末最后一个在疯草中的是54式122毫米榴弹炮(现在这个炮身上都被草缠绕埋没了)
十年前 Google Chrome 41 · Windows 7S 江苏 *
@安阳土猫 非常感谢补充说明,我这就补上去。
十年前 Google Chrome 31 · Windows XP我也是军事爱好者,小时候舰船知识航空知识兵器知识买了一整个橱呢,现在是不订了,但每天都会看一下比如中华网军事等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