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东港黄土塘村,驱车北上往江阴长泾镇,盖因父亲认为此地历史悠久,且有上官云珠故居,值得一去。
长泾镇
长泾镇故称东舜城,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据考证有7000多年历史。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泾里志》载:“长泾江邑治地,古名东舜城。按《风土记》曰: 舜曾居此,故名。”
长泾古街不难找,就在新修的长泾明清街牌坊的东侧。



长泾老街附近,文物古迹不少。今天打算参观的有贞节牌坊、上官云珠故居、大福蚕种场和张大烈故居。

老街两侧,房屋样式还是老样,但已整饬一新。

老街最有名的特产是老式月饼。至于怎么个老式法,我不太清楚,想必用的材料和制作手法比较老吧!

在老粮站码头边,有江阴市粮油应急供应站,如有洪水发生,这里便发挥作用了。


缪氏义庄,为缪氏接济百姓之义庄。建于康熙年间(1702年),为明代进士、东林党领袖之一的缪昌期第四世孙缪绳孙、缪肤敏(这两个名字取得也太“贱”了)等共同集资兴建。1937年毁于战火,其后两年,夏家按原样重建,五开间两层,现为展示馆。

汪家石牌坊,又称贞节牌坊,建于乾隆三年(1739年),宽五米,高六米,康熙壬辰(1712年)长泾进士汪鹤皋(字天声,号静峰)为嫂子夏氏建立。汪鹤皋之兄汪鹤龄少时聪慧,闻名乡里,17岁因病未婚先卒,其未婚妻夏氏闻讣奔丧,自誓守节一生,服侍婆婆死后三年而殁。汪鹤皋奏请乾隆帝,获准为其立牌坊永志。

文革中当地乡民将其砌入墙中才免遭毁坏,如今正面的字迹已经看不太清了。

反面左边依稀辨认出是“表□士鹤后王坊”几个字,上下有龙凤纹浮雕。

右边有“乾隆三年戊午十二月初”等等字样。


其实老街本名“河北街”。

越往东,老街的老式民居就越多。民居大多数都漆成黑色,颇有风格。


上官云珠故居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上官云珠故居。

故居西侧“张叙伦堂界”。

上官云珠(1920年3月2日-1968年11月23日),原名韦均荦,著名演员。
1920年3月2日出生于长泾镇。1926年进入了宋氏小学读书。 1930年,进入长径小学堂读书。1933年,到常州武进女子师范附中读书。1935年,转到苏州乐益女子中学就读。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上官云珠随家人离乡出走,辗转避难到上海,找到法租界的大姐韦均伟、三哥韦宇平处暂住。
1938年5月,进入何氏照相馆任职。1940年4月,经何佐民介绍,考入了华光戏剧专科学校学习话剧。不久,华光戏剧学校停办,上官云珠转入新华影业公司演员训练班;同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王老虎抢亲》。1941年,在话剧《雷雨》中饰演丫鬟四凤;同年,与李丽华、张翠英联合参演剧情电影《玫瑰飘零》;接着,与黄河共同主演爱情电影《国色天香》,饰演明光大戏院的歌女赛珍;此外,还与张翠英合作主演了悬疑电影《黑衣盗》。1947年,出演由汤晓丹执导的剧情电影《天堂春梦》,在片中饰演穿着奢侈、眼神凶狠的女人龚妻;同年,与蒋天流、张伐联袂出演喜剧电影《太太万岁》,在片中饰演个性放荡、风骚的女子施味味;此外,还与白杨、陶金联合主演了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在片中饰演满身珠光宝气的汉奸夫人何文艳。1948年,与蓝马、吴茵联合主演剧情电影《万家灯火》,在片中饰演思想传统的贤淑主妇又兰。
1949年,与蓝马共同主演剧情电影《希望在人间》,在片中饰演坚定沉着的教授夫人、妇科医生陶静寰;同年,与赵丹、吴茵联袂主演剧情电影《乌鸦与麻雀》,在片中饰演忍辱负重的华太太,凭借该片获得中国文化部优秀影片个人一等奖。1954年,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同年,为剧情电影《曙光照耀着我们》配音;此外,还配音了剧情电影《玛丽娜的命运》。1955年,与孙道临共同主演剧情电影《南岛风云》,在片中饰演英姿飒爽、老练果敢的革命英雄符若华;同年,为剧情电影《世界的心》配音。1956年,由其参演的剧情电影《小白旗的风波》上映;同年,为剧情电影《牛虻》配音。1959年,在喜剧电影《今天我休息》中饰演儿科大夫。1961年,与尤嘉合作主演剧情电影《枯木逢春》。1962年,上官云珠被中国文化部评为中国电影二十二大影星。1963年,与孙道临、谢芳联合主演剧情电影《早春二月》,在片中饰演带着一双儿女艰苦过日子的寡妇文嫂。1965年,出演由谢晋执导的剧情电影《舞台姐妹》。
1966年9月文革期间,红卫兵抄了上官云珠的家,又把她关进了“牛棚”。1968年9月,由江青直接操纵的“上官云珠专案组”和林彪秘密成立的“上官云珠特别专案组”,相继逼迫上官云珠写出与毛泽东以及其它中央首长搞男女关系的黑材料;11月22日,上官云珠又被专案组提审;11月23日凌晨,上官云珠穿戴整齐跳楼自杀,享年48岁。
上官云珠. (2019-06-08).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上官云珠
江青之所以成立“上官云珠专案组”,纯粹是因为毛泽东在上海接见了上官云珠,并带其回中南海跳舞,让同为曾经浪迹上海滩却一直不入流的“女皇”醋意大发!
1968年11月21日,上官云珠又一次被造反派传唤,两个“外调”人员轮番逼问,要她承认参加了特务组织,并利用毛主席接见的机会搞阴谋。她每否认一次,就招来无数重拳,行刑者后来索性用皮鞋底猛抽她的脸。上官云珠回到“牛棚”时,嘴角流着血,目光呆滞,身体不停地颤抖,成为“难友”的黄宗英和王丹凤始终没有说出一句话,只是不住地颤抖。
游沙. (1999-07). 泣血遗珠. 中国演员报.
上官云珠案,也就成了文革的冤案之一!
上官云珠的个人生活也是一生坎坷,曾辗转嫁与张大炎、姚克、程述尧、贺路四人,分别有三个孩子,并曾与蓝马同居,其中的后四人均混迹演艺圈。
她先后嫁给了5个男人
漂亮的女人容易有感情故事,漂亮的名女人更是感情故事多多,上官云珠的爱情婚姻,犹如一部悲喜剧。
上官云珠:一个名演员的辉煌和惨痛. (2017-09-24). 上海故事周末茶座. http://cul.jiaodong.net/system/2017/09/25/013517660.shtml
这种坎坷来自于她小市民的出身和浪迹文艺圈后的势利,也可说是咎由自取吧!据载,她为了在上海滩演戏,与第一个丈夫张大炎离婚,嫁与风流倜傥的耶鲁留学生姚克;又因为忙于演戏疏远了姚克,发现其沾花惹草后毅然离婚,马上找了能帮助其事业的蓝马同居;与蓝马生活习性不和,立刻与剧院老板程述尧结婚;解放后,程述尧倒了霉,她又将其一脚踢开,换了贺路……
这时,兰心剧院里有人怀疑,在1949年上海影剧界劳军救灾游园会募得的款项,被当时收管钱款的经理程述尧贪污。一经揭发,上面立刻派人到剧院查帐。因为游园会义卖的时候,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捐款捐物,帮忙的人也是从各处临时来的,每天还有银行职员来帮着把钱带回银行去,头绪的确很乱。可程述尧是个标准燕京大学的宝货,从小不缺钱花的洋学生,在洋行工作时,能把自己的钱贴给南北剧社演话剧。所以,他并不用为了钱动什么下流脑筋,根本就没想过要贪污也没想到居然有人会怀疑他贪污国家的钱。他轰轰烈烈的事可做,可一针一线、日后拿出来就可以撇清自己的小事全不放在心里,所以并没有细帐。他也是从来没想到自己还能遇上查帐这么一天。于是,不知深浅的程述尧便按照自己的回忆临时凑了一个帐目,只以为那是例行公事而已。这样一个帐目,一问就知是假。于是,他马上就被关在剧院里不许回家。
剧院里反映运动的黑板报上,已经把程述尧称为贪污分子。
……
他(程述尧)几乎是最早一批被新社会清除出去的人,从此的生活,就像一个假释的犯人。紧接着,上官云珠提出离婚。她不能再和这么一个自己把自己变成贪污分子,而且从家里拿出钱去当赃款,连累她也说不清楚的人生活在一起了。他把她连累了,她正在那么辛苦坚决地争取着进步,她的钱,都是靠演戏挣来的。或者说是虚荣,或者说是势利,或者说是清白的心受到了伤害,当一个人自己把自己弄脏,他就是不干净的了。在那不清白里面,还有为人的软弱与天真。但这样的错误,在上官云珠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离婚,上官云珠恨得破口大骂,她应该最清楚事情的真相。清楚如果她的丈夫真的贪污了的话,会拿几大麻袋的钱回家才对。但她从来没有见过那钱。程述尧撒了那个愚蠢之至的谎,一夜之间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以后剩下的,就是自责的心情。所以,他处处委曲求全。他的软弱,却让上官云珠更恨他,也蔑视他。
所有认识他们的人都劝和,连奶妈也是,直劝到上官云珠指着奶妈问:“你是我的人,还是他的人?”
连程述尧清华大学刚刚毕业、到上海来找工作的弟弟程述铭也想来劝和。借着有人在,程述尧苦苦求上官顾念不到两岁的孩子灯灯,给孩子完整的家庭。一个北方大男人,把小孩子拿出来为自己求情,他终于把上官云珠说烦了,伸手打了程述尧一个耳光。坐在一边还没说话的程述铭,站起来就走了。
很快,去北京开会的时候,上官云珠与婚前曾是亲密朋友的演员贺路重逢,并成为情人。听说,上官云珠从北京回来以后,她不再和程述尧吵闹要离婚,只是变得十分忧伤和郁闷。家中不再有争吵和责备,可开始变得沉闷和紧张。程述尧不在的时候,贺路就到家里来。佣人和奶妈已看出端倪,程述尧回家的时候,常看到他们在房间里说着什么,看到他回来,就不说了。贺路原来曾是上官和程述尧家的熟客,现在看到程述尧,反倒难堪的样子,护家、护着灯灯和姚姚的奶妈,恨得骂他猴子。终于在一个夏天的晚上,事情用夫妇之间摊牌的方式结束,听说那一夜,丈夫和妻子,都泪流满面。
陈丹燕. (2005-10-09). 上海的红颜遗事. 倾城. https://www.hercity.com/s/201510/28711.html
我本不知上官云珠,今日纯粹是顺父母之意而来。这让我了解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并与这个在乱世里万般无奈、无情无义却又风情万种的传奇女子越百年而相遇。







上官云珠的作品。从剧照上看,这确实是一个美丽的女子,气质出众,应该可以秒掉X冰冰之流。




二楼有不少上官云珠的家庭照,如:1940年与表姐严永洁在上海,1953年与大儿子恬恬、女儿姚姚、儿子灯灯,等等。

上官云珠最美的时刻,应该是1930年代在上海。以下照片:1939年在何氏照相馆,上官云珠与第一任丈夫张大炎,上官云珠与第二任丈夫姚克。





柜子上还有“长泾公社固31”(固定资产)字样。长泾公社已是一个旧名词了,这个标签本身也已化为历史的一部分。



大约是找不到旧报,只好以1994年2月25日《江阴日报》放在书桌上充数。这一放就是二十五年。


“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不知身在污浊演艺圈的她是否真的做到了这点?(当然没有)

二楼一进继续展出了不少海报和剧照。






导演谢晋、秦怡等当年都曾参加过上官云珠的剧组。


本来还有更多照片,怎料存储卡不知怎么忽然坏了!这是用相机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
可惜当时并不知道,还在一个劲儿的拍,导致后来去的大福蚕种场、张大烈故居全都没有留下影像。
回家后才发觉,郁闷了好久,多次试图修复,失败。一度想第二天再去一次,被家人制止。
自责明明随身还带着神器RX100,居然没怎么拍,因此留下那么大的遗憾……
好在手机有几张,聊胜于无吧。
大福蚕种场
大福蚕种场位于长泾镇老街最东端,是由长泾镇民族资本家宋楚英、宋楚材两兄弟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创办。宋氏兄弟联合友人袁瑞甫、华孟英等集资法币38500元,以每千元为股,共计38.5股,在长泾南街东首野坟冈创办“大福蚕种繁殖场”,共建有蚕室两栋,簇室三栋,冷库一座及制种辅助用房等共104间,建筑总面积3559平米。聘苏州浒墅关蚕桑专科学校教授姜白名为总技师,招收职工181人,年产优质杂交蚕种五万多张,以“帆船”牌注册商标,产品远销苏、浙、沪和新疆等地。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又扩建了原种生产部,成为江浙一带蚕种制种业的“龙头”企业。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宋楚材又投资在大福蚕种场的河北东街增办了“大福二场”。建造了两栋标准化蚕室,都是地下一层,地面两层半的建筑格局,其他辅助设施用房两栋,共124间,建筑总面积达5346平方米。所有建筑都以连廊沟通,蜿蜒曲折,其间小院错落,深邃幽雅,极其江南水乡民居的建筑风格和时代特色。
抗战时期,在日机的轰炸下,场内被毁房屋一百余间;二场曾一度被日伪军所占据。蚕业生产处于萧条期,大福蚕种场几濒倒闭。
解放后,大福蚕种场走上了恢复生产的道路。在修复被毁房屋的同时,又先后建起了蚕室、簇室、地下储桑室、机冰冷库和一百余间辅助房屋,并增添了加温设备,具备了催青孵化的育种能力。1956年,公私合营开始,云亭双利蚕种场并入大福,更名为“公私合营大福蚕种繁殖场”,后又更名为“国营江阴市蚕种场”,这时蚕种场建筑面积已达12000平方米。至上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产出蚕种五万七千多张;1995年时,最高年产蚕种达十六万八千多张,为我国丝绸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观长泾大福蚕种场,见证民族工商业辉煌. (2013-12-27). 新浪旅游. http://travel.sina.com.cn/china/2013-12-27/1055240258.shtml
进入蚕种场需购买门票,好在旅游局有推出联票,与之前的上官云珠故居、之后的张大烈故居一道参观。
蚕种场入口处的小姑娘大约很难得看到一个参观者,而且还是背负“重武器”的参观者,因此非常热情的检了票,并指明方位。
蚕种场内,确实不像个工厂,而像一座江南的园林,只有走到后面,才能看到气派的民国式样的三层水泥大楼。楼内空空如也,木板已经朽坏,颇有危险。
正是夕阳西下之时分,金光穿透西边的薄云,顺着屋檐射向萧条荒废的蚕种场内,颇有些凄凉的气氛。
可惜文字无法完美描述那种凄美而复杂的景象。由于上述原因,所有照片都不见了,只留下了手机随手拍的一张。

就这一张,也能让人惊呼太美!
张大烈故居
本来没有时间去张大烈故居,但既然好容易来了,也就加快脚步,入内一观。
张大烈(1911-1940年),又名张澄江,出生于长泾镇望族。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1929年留法深造。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雕塑艺术。1931年,张大烈在旅法革命家何香凝的启迪下,开始关注中国革命。何香凝回国前,亲绘梅花、猛虎各一幅相赠。(虎嗅蔷薇?
)
1936年10月,张大烈学成,携妻子司爱伦(1910年6月1日-1991年3月4日,原名司达拉丝拉伐,波兰人)转道苏联回到长泾,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1937冬江阴沦陷,长泾初中校舍被毁,张捐卖田产,抢修校舍,使学校得以复课。1939年,出任长泾中学校长。伪政权以发放教育补助费为诱饵,要他开设日语课,遭其拒绝。1940年6月,“江抗”东路指挥部司令谭震林率部开辟澄锡虞抗日根据地,邀他为抗日救国出力。张表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多次在中小学校及群众集会上斥责消极抗日、热衷摩擦的国民党顽固派,遭“忠救军”澄锡虞特派员包汉生的忌恨。1940年8月30日晚,包派“暗杀党”将张大烈枪杀于长泾镇龙园茶店。谭震林为其举行隆重的追悼会。
张大烈. (2018-07-04).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张大烈/2924786
值得唏嘘的是张大烈的遗孀司爱伦。她在巴黎与张大烈结识,在德国与他结合,毅然随夫来到贫穷的旧中国,开办学校,支援革命。在张大烈遭反动分子枪杀后,她强忍悲痛,继续事业。解放后,无儿无女的她又经历了土改、灾害、文革等冲击,主动搬到偏房,靠穿街走巷做小买卖度日。直到文革后,司爱伦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并成为江阴县政协唯一的终身委员。1985年,还领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让这位国际友人非常高兴。1991年病逝于江阴,终年91岁。
1985年,司爱伦领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她高兴地说:“尽管我早巳加入了中国国籍,但这是我领到的第一张居民身份证。我很自豪,因为我是一个光荣的中国人!” 1990年大年初一,长泾镇人民政府为她庆祝八十大寿,各界名人和领导向她祝寿,她反反复复只讲了一句话:“我爱中国”。 1991年,司爱伦因为肺炎感染住进了医院,最终在4月份离开了人间,终年81岁。在她弥留之际,她告诉身边的人,中国人民对她非常好,在她困难的时候帮助了她,她一点都没有后悔来到中国,来到长泾。
刘亚敏. (2015-03-16). 忆波兰老人司爱伦女士. 江阴市长泾镇老年协会/无锡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http://ltxyh.sportsjs.cn/ltwx/single/2015/03/16/1426503770-20021815022828410731.html
张大烈的故居还是很大的,进去参观颇花一些功夫。
张大烈故居始建与清咸丰末年(1860年)。故居坐西朝东,由正厅房和南北偏房三部分构成。正厅房在一条中轴线上建成五进四个庭院,石库门框,钉着铜钉的黑漆大门,大门朝东。厅门前四进是五开间七步七架,后进是六步六架三连间大厅。在第三、第四进庭院中,有南北相对的小侧厢四间。正房四周。建有高达5米的封火墙,下部用黄石砌成。围墙上部每隔 8.5米,又砌起宽2.5米,高1米的一段马头墙,高耸于围墙之上,犹如城垛。围墙和马头墙的瓦脊两头是高翘的脊封头,封头上饰有云纹、回纹,马头墙上也浮雕出缠枝纹、回纹等图案。围墙东西二侧各有偏门和南北偏房相通。正厅房是张氏族人生活起居和活动的重要场所。
张大烈故居. (2018-07-19).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张大烈故居/4706877
里面两个厢房,分别是张大烈和司爱伦的居室。照理说还应有上官云珠的第一任丈夫张大炎的居所(是的,张大炎是张大烈的堂弟!),可能是因为当年动荡随韦氏搬到了上海,于是这里便不再有张大炎的踪迹。
父母手机里仅存三张,聊作到此一游之留痕。



是为四月锡东行之终。
后记:闪迪存储卡之损坏,实乃廿年未遇之惨祸。第二日购入雷克沙存储卡二张并设置互为备份,以绝后患。
双双对对爸爸 浙江
博主去的地方好多好丰富啊!
六年前 Safari 8 · Mac OS X 10.10S 江苏 *
@双双对对爸爸 过奖。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75 · Mac OS X 10.14卞志文 江苏
很有历史的地方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63 · Windows 7diogenes 美国
lol,居然看到自己的家乡。博主好厉害,知道的比很多本地人还要详细啊
五年前 Google Chrome 77 · Windows 10S 江苏 *
@diogenes 嗯嗯
五年前 Google Chrome 77 · Mac OS X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