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与回归的民族之心
入口处有放映厅,展示了对穆夏之子的采访,不少第一手讲述还挺有意思的,比如穆夏对待女人的态度等等。

伊万契采地区博览会(Regional Fair at Ivancico),1912年彩色石版画,59.5x92.8cm。
海报创作于1912年,是穆夏受家乡委托为计划于1913年7月27日至9月7日举行的“伊万契采风光展览”(海报中画面上方字母Krajinska Vystava v Ivancicich为展览名)所作。穆夏当时已是世界知名艺术家,且正投身于创作鸿篇曰作“斯拉夫史诗”当中,商业海报设计的邀约他一般都会拒绝,但当得知家乡需要他时,他毫不犹豫地免费为这次展览设计了海报。在这张海报中,前景是两个穿着摩拉维亚民族节日服装的女孩,画面中部是一个由伊万契采城徽构成的花环,背景露出的是穆夏故乡的教堂塔尖(这座建筑对于穆夏有着重要意义,多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钟楼里飘出的彩带寓意为故乡喝彩,归巢的燕子象征归乡的期盼。虽然这个展览最终并未举办(原因不可考),但是穆夏在这幅作品里融入的各种元素依然表达着他对家乡的思念与感恩。穆夏的这幅作品被认为是他为家乡做出的最好作品之一。在穆夏去世后,伊万契采当地的报纸《伊万契采报道》发表了悼念穆夏的特刊,其中引用的几幅图片中就有穆夏为家乡所创作的这幅海报。
穆夏繁花美术馆. (2025).

捷克音乐巨匠日历版(Calendar),1931年彩色石版画,71×54cm。
这幅日历上的图画,原是穆夏绘制于1929年的画作《捷克音乐巨匠》——现由前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网球运动员伊万·伦德尔私人收藏。1911年至1926年间,已回到祖国捷克的穆夏创作了规模宏大的《斯拉夫史诗》系列油画,总共20幅,描绘了斯拉夫民族的经典神话与关键历史事件,而其创作风格已经与穆夏巴黎时期新艺术的先锋形式完全割裂,回归到具有强烈叙事性的写实画风。在《捷克音乐巨匠》中,穆夏采用同样的写实手法,描绘了六位对捷克民族音乐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音乐家,其中包括被誉力“捷克三杰”的斯美塔那、德沃夏克、雅那切克。斯美塔那(图右三)是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德沃夏克(图右一)是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斯美塔那的忠实追随者,也是19世纪世界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雅那切克(图右二)则是德沃夏克的后继者,更是捷克现代音乐的先驱,被视为20世纪早期世界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穆夏繁花美术馆. (2025).

伏尔塔瓦河上的庆典(Pageant on the Vitava River),1925年彩色石版画,21.3x46.5cm。
1862年,捷克艺术史学家米罗斯拉夫·蒂尔和捷克富商因德里赫·福格纳共同创立了一个全年龄的体操机构——“索科尔”(源自斯拉夫语中的“猎鹰”一词)。“索科尔”在斯拉夫地区掀起一股全民体育运动的浪潮,随后设立了以举办体育赛事为主的“索科尔节”。“索科尔”在捷克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26年7月,第八届索科尔节举行。与此同时,计划在伏尔塔瓦河上的一个岛屿举行一场庆祝活动。表演者们本打算聚集在小岛上,重现布拉格和捷克人民特有的历史场景。然而,这场盛会几乎以悲剧告终。载满歌手演员的驳船在前往岛屿的途中,遇上一股强风的袭击。船上的人们被风刮散,掉进河里,混乱随之而来,所幸的是没有人溺水身亡。这幅《伏尔塔瓦河上的庆典》(又名《1926年布拉格第八届索科尔节》)就是穆夏为“第八届索科尔节”而作的宣传招贴画海报。海报上的人物身着民族特色服装,斯拉夫民族和艺术的符号化为特色装饰元素,缀满了整个画面。
穆夏繁花美术馆. (2025).

后面两个装饰豪华的展厅集中展示了穆夏人生中后期的成就。



《装饰文档》(Documents Décoratifs),1902年彩色石版画,43.5×34cm,是穆夏总结自己绘画经验的一部巨作。
作为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穆夏的作品体现了典型的“新艺术风格”特征,他吸收了日本木刻对外形的优雅刻画,拜占庭艺术的华美色彩和几何装饰感,以及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细致肉感描绘,以非对称的动态构图、曲线为主的表现形式、华丽明快的装饰色彩、高度概括的理想形象,形成了独特的“穆夏风格”。1902年,为了给他身后学习艺术、工艺美术的学子留下一个可以参照的装饰图像宝库,穆夏倾注大量心血创作了《装饰文档》作品集,也因为这部作品,穆夏到达了他巴黎创作时期的巅峰。《装饰文档》共收录了72页装饰石版画,涵盖了装饰嵌版、字体设计、自然主义花卉图形、单独纹样、二方造型、四方造型图案、女性头部与形体研究、珠宝、家具、餐具等诸多门类,书中,穆夏详细地阐述了他的艺术理念,以及如何将各种类型的图案进行装饰化、风格化的过程。穆夏倡导“为艺术和手工艺注入美学价值”,并致力于让更广泛的受众接触、享受和创作艺术。可以说,《装饰文档》既是一本传承百余年的经典艺术合集,又是一本在岁月中历久弥新的价值工具书,从中我们既可以领略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新艺术运动留下的迷人风光,又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设计和创作的灵感,它给后人带来的收益是多元饱满的。
穆夏繁花美术馆. (2025).

展厅内大量展示了《装饰文档》中的画作。



由于篇幅关系没法展开,就以画廊形式展现给读者部分我觉得有特色的作品。




























以及《圣诞节与复活节之钟》(Cloches de Noël et de Pâques,1900年彩色石版画,29.9x21.5cm)书中的作品。
在穆夏艺术生涯遇见的众多伯乐中,艺术书籍出版家Henri Piazza算得上是最重要的几个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Piazza是奢侈出版业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出版的作品以“限量印刷”闻名。1887年,Piazza出版了穆夏的第一本插画集《黎波里的伊塞尔公主》,两年后又为其发行了巨作《天主经》,《圣诞节与复活节之钟》是Piazza与穆夏的第三次合作,发行于1900年。《圣诞节与复活节之钟》共发行日本纸版本10本,羊皮纸版本1本,丝绵纸版本252本。穆夏美术馆的藏品是摩洛哥革精装封面,这种由山羊皮鞣制而成的皮革,自15世纪起,就被用于制作珍贵、奢侈的书籍封皮。封皮的设计颇具新艺术风格,手感柔软做工精细,可百年传承。更值得注意的是,本馆收藏的《圣诞节与复活节之钟》内里日本纸,书中夹带一张手稿,据推测穆夏曾亲自经手本书。这部作品以绘画加文字的方式,讲述了西方圣经小故事,书中绘有31个彩色边框、78个带有人物装饰的场景,书籍采用三开本形式,将穆夏的作品用三种形式呈现:分别为配有文字的彩色石版画、无字彩色石版画和黑白石版画。在这本传世巨作中我们既可以从方方面面感悟穆夏作品的美,也可以体会到在那个属于艺术的黄金时代,每一个人心中对艺术及艺术家的尊重。穆夏出生在捷克南部小镇伊万契采的天主教家庭,从小成长于天主教的圣光之下,对神秘学和宗教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圣诞节与复活节之钟》中,穆夏将贯穿他一生的宗教情结,和深受教堂巴洛克风格品影响的艺术气质和创造力都蕴藏在内。阅读这本百年前的巨作,我们将感受到穆夏非凡的艺术技法,和他追求一生的艺术匠心。
穆夏繁花美术馆. (2025).





穆夏之子(Mucha's Son),1930年彩色石版画,52×29cm。题外话,这里的看板弄了个乌龙,写着“儿童肖像手稿”?
穆夏也为妻子、儿女绘制肖像画,由此表达着一名艺术家的爱与深情。根据穆夏遗留下来的影像照片与肖像画作品,这幅人物肖像手稿描绘的应当就是他的儿子吉理。
画面中,吉理头戴一顶大帽子、穿着一身水手服,模样纯真可爱。穆夏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孩童的稚气与烂漫,造型简练准确,形象生动传神,展现出其深厚的功底与娴熟的技法。
穆夏繁花美术馆. (2025).


从美国回到新成立的捷克后,穆夏投身于为新国家、人民创造作品,很少接商单。
斯拉维亚银行保险单(Slavia Bank Insurance Policy),1935年彩色石版画。
这张淡褐色的海报是一份正式的四页保险文件,是穆夏1907年创作《布拉格的斯拉维亚保险银行》海报的重新发行版本。画面上,斯拉夫的女神—斯拉维亚身着斯拉夫服饰,表情平和,手中握着一只象征斯拉夫各民族团结的圆环,坐在寓意和平的宝座之上。背景“光晕式”的处理使画面多了一份神秘感。极具装饰风格的花朵图案点缀在画面边缘,衬托着坐于中央的女神。女神头戴一顶椴树(捷克的国树)叶点缀而成的桂冠,两只和平鸽陪伴左右。可以看到,整幅画面充满了斯拉夫民族和艺术的符号,即使是商业海报,穆夏仍为其赋予了浓厚的民族团结和独立主义精神。值得一提的是,这幅画里的人物原型是穆夏“斯拉夫史诗”资助人查尔斯·理查德·克菜恩的女儿约瑟芬。穆夏在1908年为其创作了肖像画《约瑟芬·克莱恩·布拉德利的肖像》,大众认为这是穆夏在美国作为肖像画家而言最出色的一幅作品。
穆夏繁花美术馆. (2025).

捷克斯洛伐克宝石系列邮票(Československo stamps),1969年彩色石版画,30x40cm。
《宝石》系列联系画创作于1900年,是穆夏进入装饰画鼎盛时期的作品,四幅作品的主题分别为翡翠(绿宝石)、紫水晶、红宝石和黄玉。画作的上半部分为圆形马赛克装饰及美丽的女性,下半部分则由写实的花朵覆盖。画面中的马赛克圆环、女性头发、饰品、服装及花朵的颜色都与所表现的宝石色彩一致,甚至连女性的瞳孔都作了细腻的色彩处理,就像将宝石镶嵌进眼眶中一般美轮美奂,让整个画面都洋溢着令人赏心悦目的和谐感。穆夏美术馆收藏了1969年捷克斯洛伐克发行的穆夏《宝石系列纪念邮票》,这套纪念邮票选用了《红宝石》和《紫水晶》两幅画作,邮票制作精良,色彩明艳和谐,再一次将观众带回19世纪未,感受那个时代风靡欧洲大陆的“穆夏风格”。
穆夏繁花美术馆. (2025).


捷克斯洛伐克邮票(Československo stamps),1918年彩色石版画,30x40cm。
穆夏以新艺术运动先锋的身份被人熟知,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他还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第一套邮票和纸币的设计者。1910年,穆夏从美国回到布拉格以后,将所有精力投入到“斯拉夫史诗”系列的创作中。期间,他基本婉拒了商业性质的工作邀请,只接受一些符合个人意愿的委托。但当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尽其所能为国家服务。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捷克和斯洛伐克合并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穆夏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设计了第一套邮票。邮票的设计线条流畅,用色典雅,带有穆夏强烈的个人风格。除了邮票,穆夏还为新政府设计了第一套纸币、白狮子国徽、警察制服等。在这些工作中,他没有收取任何费用。
穆夏繁花美术馆. (2025).

捷克斯洛伐克10克朗纸币(Československo 10 Korun),1919年彩色石版画,8.5x14.3cm。
1918年,捷克摆脱奥匈帝国统治宣告独立,并与关系亲密的斯洛伐克合并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穆夏无偿为这个新生的共和国设计了第一套纸币,展现出其强烈的爱国奉献精神。这张10克朗纸币的设计,采用了穆夏经典的植物纹样装饰,同时结合甜美的少女头像,展现出一种青春的朝气,洋溢着一个新生国家蓬勃向上的力量。
穆夏繁花美术馆. (2025).

与第一展厅百合雕塑呼应的,这里摆放着一尊玫瑰雕塑。由于没有任何介绍,因此只能拍几张了事。



第三展厅设计豪华,确实适合女子走秀或拍拍手办手册什么的……


走出展厅,询问工作人员哪里可以盖章,答复是一楼文创商店。

章子设计得不太好,看不清图案,加上有机玻璃材质,盖得不清不楚。桌子前一堆人在狂盖,我一边给手册盖一边很无奈地想起了三月底有两个客户到我们单位来盖章,由于章子材质不好(黄铜章变形、牛角章太硬等)接连盖废十几次的吐血场景!
注解:四个彩色条形章图案是1900年版《四季》;金色条形章图案是此次为无锡展特意绘制的穆夏风旗袍女子(参见右边彩图)。

由于确实效果一般,花¥18买了盖章小本子,另外¥88买了茶花女冰箱贴(付钱时才发现如此之贵,默默地把另一个黄道十二宫冰箱贴还给了收银员)。



感受:看展后充分了解了穆夏在动漫史设计圈的大佬地位。展览牌和公众号有不少错误,已通过自学在博文中给予了纠正。另外这种收费展以后可以多搞,不用和一堆只想看热闹的人挤一起!
拾风 广东
这么多艺术品,换做在天朝,传承不用两代人就可能都收归国有了吧。
六小时前 Safari 18 · Mac OS X 10.15S 江苏 *
@拾风 国有也挺好不是吗?
五小时前 Safari 16 · Mac OS X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