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漫游 / 643浏览

虎丘闾丘剑池深

三十二年前,曾游虎丘。

十年前,曾近虎丘。

今,再游虎丘,所为圆梦。

昨日风雨交加,所幸雨止。

海涌岚浮
海涌岚浮
环山河
环山河
环山河
环山河

北门进山,有玉皇殿、真武殿等二十八处殿宇。青石牌坊上刻“吴分楚胜”。石坊前青石桥名“小武当桥”,又名“中和桥”。坊后堆叠太湖石假山,玲珑剔透。有一石观音洞,俗称“海潮观音”,如今古洞犹在。

“吴分楚胜”牌坊与小武当桥
“吴分楚胜”牌坊与小武当桥
“吴分楚胜”牌坊
“吴分楚胜”牌坊
“吴分楚胜”牌坊
“吴分楚胜”牌坊

通幽轩,俗称“赖债庙”,原为宋人尹和靖故居,后改建为“陆羽楼”,楼毁。清嘉庆年间,每逢农历除夕,穷人欠债无力偿还,到此躲债,故名。

通幽轩
通幽轩

玉兰山房,因四周遍植玉兰而得名,据记载旧时曾有玉兰一株,

玉兰山房
玉兰山房
山墙
山墙

苏东坡曾写下“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乃二欠事”的千古名言。

如今之虎丘,是以虎丘塔,或称云岩寺塔,为主体。云岩寺塔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 年),成于宋建隆二年辛酉(961 年),至今已有 1059 年的历史。塔七层八面,是世界第二斜塔、中国第一斜塔,1961 年 3 月 4 日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岩寺塔
云岩寺塔

云岩禅寺遗址,碑于 1993 年立。

云岩禅寺遗址
云岩禅寺遗址
云岩禅寺柱础
云岩禅寺柱础

云岩禅寺,歪得很离谱了。

云岩禅寺
云岩禅寺
云岩禅寺
云岩禅寺
小五台
小五台
重修玉泉亭文昌阁记
重修玉泉亭文昌阁记

陆羽井,号称天下第三泉。

陆羽井
陆羽井
陆羽井
陆羽井
古石观音殿
古石观音殿
古石观音殿遗址
古石观音殿遗址

千人石,又名“千人坐”,在虎丘山顶。旧志云:“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故名。”《吴地记》曰:“虎丘泉石,其最胜者剑池,千人坐。”石上刻有“千人坐”三个篆字,是胡缵宗所书。

千人石
千人石
千人石
千人石

所铺砖石,历经百年,呈现金色。

金砖
金砖

剑池流出的水,汇聚成小池。

“点头宝文”
“点头宝文”

“别有洞天”圆洞门旁刻有“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浑厚遒劲,原为颜真卿独子颜頵所书。“剑池”二字儿时曾以为是“砌池”。

虎丘剑池
虎丘剑池

剑池如一把平铺的剑,故名。传说当年吴王阖闾于此殉葬了三千把宝剑,成为剑池之由来,央视考古频道亦曾报道过吴王阖闾墓的开口处就在池下。

崖左壁有红色篆文“剑池”二字,传为王羲之所书。

剑池
剑池

四个蓝色的字是“风壑云泉”,传为米芾所写。

风壑云泉
风壑云泉

池外,二仙亭上长满青苔。原是宋代建筑,重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亭中有两块石碑,分别雕着陈抟和吕洞宾。

二仙亭
二仙亭
门楼
门楼

从弯弯绕绕的岩石走上去,过了门楼,悬空的双井桥格外有特色。桥中央两口圆井曾是寺僧高空取水之处,现已用铁条封闭,以防游客落入深崖。

双井桥
双井桥

在双井桥下,崖内,有深深的池水,水下,便是阖闾大墓。

剑池
剑池

往南望去,游客挤满池外。

剑池
剑池

往山上,有致爽阁,又名虎伏阁,位于山的最高点,旧为“小五台”,取诗句“四山爽气,日夕西来”命名。清康熙八年圈入行宫,咸丰十年毁于火,现存建筑是民国十九年(1930 年)宣愣和尚重建的。

有石碑一通,只是字迹无法辨别。

石碑
石碑

五贤堂,原名五贤祠,祀刘禹锡、白居易、韦应物、王禹偁、苏轼等诸先贤。

五贤堂
五贤堂
五贤堂
五贤堂
五贤堂
五贤堂

五贤堂外,亭台小院,分外惬意。

五贤堂外
五贤堂外

绕一圈下山,大雄宝殿之外,宝塔矗立。

虎丘
虎丘

此地还有古真娘墓。据说真娘原姓胡,名瑞珍,北方人,父母双亡,安史之乱时逃亡苏州,寄于阊门外妓院“乐云楼”,为持贞洁,上吊自尽。清乾隆十年(1745 年),海陵陈鐄访得遗址,建亭其上,立石刻书。

古真娘墓
古真娘墓
枕石
枕石
石桃
石桃
试剑石
试剑石

憨憨是中国梁代著名的高僧,据说在此挖井,故得名。

憨憨泉
憨憨泉

拥翠山庄,墙的二边刻有“龙、虎、豹、熊”行草大字,相传为清咸丰八年(1858 年)桂林陶茂森所书,由他处移置于此。拥翠山庄是苏州唯一一座无水的园林,是晚清赛金花的丈夫、苏州状元洪钧发起兴建的。

拥翠山庄
拥翠山庄

山庄阶梯下,有小吃街。米线与小馄饨,口味虽欠缺,果腹无问题。

米线
米线
小馄饨
小馄饨
面团章鱼小丸子
面团章鱼小丸子

断梁殿,亦是虎丘二山门,乃江苏省重点文保单位,始建于元代,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所谓断梁,是说主梁是用两根木料建成的,采用了“挑梁式”的构筑方法,全殿不用金属构件坚固,只用竹木钉榫,显得非常珍贵。

断梁殿
断梁殿

含真藏古,字由梁漱溟九十三岁时所书。

含真藏古
含真藏古

殿内有四块石碑,上面记载着虎丘的历史和云岩寺塔的修建情况,有的还是元代大碑,相当珍贵。

敕赐藏经阁记,景泰四年(1453年)造
敕赐藏经阁记,景泰四年(1453 年)造
苏郡虎丘寺塔重建记,正统十年(1445年)菊月造
苏郡虎丘寺塔重建记,正统十年(1445 年)菊月造
虎丘云岩禅寺脩造记,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建
虎丘云岩禅寺脩造记,永乐二十二年(1424 年)建
虎丘云岩禅寺兴造记,元至正六年(1346年)冬十月记
虎丘云岩禅寺兴造记,至正六年(1346 年)冬十月记

断梁殿内两尊天王像雕刻得挺传神。

天王像
天王像
天王像
天王像

环山河,像是护城河,据说是春秋吴国大墓的标配。

环山河
环山河

走到山门后往回走,重新上山,往来时北门。

陈去病墓。陈去病,1874 年生,吴江同里人,1906 年加入同盟会,1909 年与柳亚子等人创立南社,并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

陈去病墓
陈去病墓

今日有汉服节,不少小女生来此上镜。

汉服少女
汉服少女

云岩禅寺前,台阶雕刻,虽已半毁,仍属惊艳。

台阶雕刻
台阶雕刻
莲座
莲座

御碑亭,在塔院内、大雄宝殿后面,宋时称御书阁,元时为妙庄严阁,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改建为御书亭,至乾隆末年御书亭共有三处,清咸丰年间毁。光绪十三年(1887 年),江苏巡抚崧骏因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均驻跸虎丘,故又动工建亭岩巅,亭内御碑有康熙、乾隆御诗。

御碑亭
御碑亭
御碑
御碑
御碑
御碑
御碑
御碑

灵岩寺塔陈列,展出了灵岩寺出土的部分珍品。

1956 年 3 月 30 日下午在塔第二层进行加固维修工程中,在第一、二层之间发现一石函,内贮经箱,上面写有“辛酉岁建隆二年十二月十七日丙午入宝塔”,箱内有瓷青纸经卷七卷、锦包竹簾一块、长方形象牙牌一块、灰陶碗一只、油盏石函一只、青瓷碗一只、散存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唐通宝、永安五铢等钱币重 3.5 公斤。后又在第三层发现文物有:石函、铁函、金涂塔、舍利瓶、小木塔和小玉幢,以及越窑青瓷莲花碗一只、铜佛像四尊、铁制莲瓣佛龛一具、檀香雕三连佛龛一具、铜镜四面、古钱十公斤、九角形小铜杯一只、木质残佛珠、玛瑙珠,等等。第四、五层亦发现了一些常用器物,如五代的残石造像、宋代的塔砖、泥刀、木楔等等。

灵岩寺塔陈列
灵岩寺塔陈列
陆七娘题记铜镜
陆七娘题记铜镜
鎏金镂花银质包边楠木经箱
鎏金镂花银质包边楠木经箱
经箱底板题记
经箱底板题记

出土部分藏品,已经在苏博展出了。

出土部分藏品
出土部分藏品
出土部分藏品
出土部分藏品
出土部分铜钱
出土部分铜钱
李太缘题记石佛造像龛
李太缘题记石佛造像龛
铜十一面观音立像
铜十一面观音立像

舍利石函,看似是真品,而苏博的那个,难道是复制品?

舍利石函
舍利石函

铁函,是真品,在苏博的铁函应该是仿品。

铁函

秘色瓷莲花碗复制品。此秘色瓷莲花碗真品现藏于苏博,其造型和价值为世人所肯定,被公认为五代至北宋年间秘色瓷的标准器。

秘色瓷莲花碗复制品
秘色瓷莲花碗复制品
残石造像
残石造像
铁铸金涂舍利塔
铁铸金涂舍利塔
小木塔
小木塔
花卉纹浮雕饰件
花卉纹浮雕饰件
藏经石函
藏经石函
“武丘山”题字唐代塔砖
“武丘山”题字唐代塔砖
“弥陀塔”题字宋代塔砖
“弥陀塔”题字宋代塔砖
“己未建造”塔砖
“己未建造”塔砖

参观完灵岩寺塔陈列,踱步下山,往来时路而去。

百步超
百步超
响师虎泉
响师虎泉

冷风飒飒,下午略收。往奕欧来奥特莱斯,不提。

以上。

4

  1. 心灵博客

    非常详尽的游记,有其然还有所以然。

    Google Chrome 85 · Mac OS X 10.15
    1. S̆̈
      Microsoft Edge 85 · Mac OS X 10.15
  2. 一介大叔

    除了 风壑云泉,其他地点好像人不算多。

    Google Chrome 85 · Windows 10
    1. S̆̈

      @一介大叔其实人还是挺多的~

      Microsoft Edge 85 · Mac OS X 10.15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