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日重头戏之一便是上午前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参观。
先吐槽“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这个名字,好好的写个“重庆博物馆”不美么,非得把“三峡”包进来,我理解重庆意图把三峡标记为己有,即便如此,在名字当中加个“中国”也太画蛇添足了——重庆比中国还重要吗?
为表达我的吐槽,以下全部略为“重博”。
之前提过,幸好做了攻略,不然周一去博物馆吃闭门羹可就惨。
计划里一早起床,但昨日实在累坏了,磨蹭到九点多才出发,于是本来说体验重庆公交车当然也就放弃了,直接打了个车杀向重博。
日头实在太烈,刚下车就觉得要被烤化了。重博前的大广场一点也不人性化,一点遮阴都没有,毫不考虑观众的感受。
重博广场前方,正对的是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进重博需要提前一天关注公众号“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预约,刷身份证便可入。可能是这两天天气热到爆表的缘故,重博门口的高级体温测量机对每个从外进来的游客都发出了“体温超限警告”,而工作人员只能视若无睹。
重博大厅,镇馆之宝一对乌杨汉阙矗立在阶梯两旁。这对汉阙制于汉魏时期(65-265年),石质砂岩,主阙通高5.4米,进深1.7米,2001年三峡文物保护抢救工作中于忠县将军村发掘出土。
一楼临展厅很幸运的看到了《失落的文明:安第斯文明特展》,非常过瘾!篇幅太长,下文详述。
远古巴渝馆
二楼西侧有远古巴渝馆,主要展出远古时期重庆及四川地区的发掘。
龙骨坡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又称“巫山猿人遗址”,是一处更新世时期遗址,1984年被中国古人类与旧石器专家黄万波、李宣民等人发现,并出土了“巫山人”化石,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填补了中国早期人类化石的空白。1996年11月20日,龙骨坡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虽然展出的龙骨坡遗址巫山猿人左下颌骨残段是个复制品,但文化意义非常重要,佐证了中国南方的悠久文明史。
兴隆洞遗址,2001年至2002年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龙骨坡巫山古人类研究所和重庆市奉节县文物管理所组建的洞穴考察队发掘了智人的牙齿化石、石制品、骨制品、牙制品、石哨、石鸮和剑齿象牙刻以及5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通过对剑齿象臼齿进行铀系法测定,确定化石的年代为距今14万年。
铜梁文化,位于重庆市铜梁区西郭水库,是我国发现的第八处旧石器文化遗址,距今25450±850年,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是迄今四川盆地内最早最古老的旧石器文化遗址之一。
三峡地区与中国其它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对照表,很清晰的看出三峡地区早期文明相当发达。
奉节鱼腹浦遗址,位于奉节县城以北梅溪河入江口右岸第二阶地上,1997年在该遗址发现有规律排列的12个烧土堆。遗址下部文化层出土有一片褐色夹砂陶片,长36毫米、宽91.7毫米、厚70.4毫米,据碳14测定,年代在7560±110年之间,被考古学者称为“三峡第一片”。
丰都玉溪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高家镇川祖路居委会柏林组,长江右岸的一级台地上,北临长江,东北靠玉溪沟,有新石器时代文化层。1992年三峡库区文物调查时发现,1993、1994年多次复查,1994年试掘,出土了大量兽骨、骨渣、碳屑、红烧土、打制石片、夹砂红、褐陶片。
新时期时代附近其它地区还出土有:
重点来了:大溪文化合葬墓与器物坑。墓葬形制从早到晚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即直肢葬和二次葬发展演变为跪屈葬,再到蹲屈葬,最后变为仰身直肢葬。
随后进入商代文明时期。代表物便是甲骨文。
“父丁”系的青铜器2014年我在河南省博物馆也见过,印象里出土于信阳,怎么在这里也冒出来了,是不是租借的啊?
以上青铜器都没有出土地点,不是别人家的就是收集的,不是巴蜀文化特征。倒是下面这些盆盆罐罐是本土所产,值得记录。
下面进入春秋战国时代。跳跃得够快的。
这头盔有点意思,一大一小,童子军?
这件曾侯乙甬钟老老实实的写了调拨。
虎钮錞于,不是本馆镇馆之宝那件,不过也挺精致的。
三羊尊,挺好看的,有点让人想起国博的四羊方尊。
这么个手指大小的陶屋绝对是袖珍至极了。
这鸟形尊非常漂亮,多拍几张。
真正的镇馆之宝虎纽錞于来了!战国晚期制品,通体完整,音质优良,造型厚重,形体特大,有“錞于王”之誉。钮作虎形,栩栩如生。虎腿以漩纹勾画出神物特征,是巴人虎崇拜的重要例证。虎钮周围分布着五组“图语”:椎髻人面、羽人击鼓与独木舟、鱼与勾连云纹、手心纹、神鸟与柿蒂纹。其中羽人击鼓与独木舟已经被选取为重博外墙浮雕的中心图案。
下面这件虽然也是虎纽錞于,但是精致度就差远了,我一度以为顶上的鈕是只狗……🐶
=.= 日本
博物馆的博文得花费不少时间写吧……每张图片都有物件的说明
四年前 Google Chrome 83 · Windows 10S 江苏 *
@=.= 还好,现在用了新的编辑器后效率极大提升。
四年前 WordPress App 15 · iPhone iOS 1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