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昌古镇位于绍兴北,自古便是越人聚居之所。据《越绝书》、《嘉泰会稽志》等古志记载,镇东涂山相传为大禹娶妻及会诸侯之地,并出土石器、陶器、原始瓷等文物。唐末吴越王钱缪屯兵平董昌之乱,名其乡为安昌。现存老街始建于明成化、弘治年间,数百年来,棉、布、米集散旺盛,蔚为越北大市重镇。清宣统二年(1910
曾在马蜂窝上看到有位作者以婉约的文字和怀旧的照片写了《安昌古镇,且沉醉在这古朴的时光里》一文,配上悠扬的古乐,展示了一幅让人沉醉的古朴时光画卷,令人神往。
于是最终挤出一天来,特地前往一游。五日从诸暨坐大巴至绍兴南站一小时,再转公交车

路程不短,票价



安昌有名句

远望涂山。

若购门票
信步走入城隍。

城隍大殿外立柱内侧现还有

此处供奉城隍老爷李城隍父。牌上写着:“李公,燕京人士,博学多才,律身教子:既为朝廷命官,当以身许国,须清廉平恕,爱民若亲,忠于职守,事必躬亲,严于律己,以德待人,因而德高望重。乡人颂其育子为民,敬而祀之。”
偏殿还有像陆尚质这样的当地孝子。陆尚质,世居山阴海滨丈午村(属安昌),明隆庆三年(1569
作为孝子,他还曾被张廷玉等人写入《明史》,可谓流芳百世了!
陆尚质者,山阴人。父渡江遇风,飘舟将入海。尚质自崖见之,即跃入涛中,欲挽舟近岸。父舟获济,而尚质竟溺死。里人呼其处为陆郎渡。
——《明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四

城隍庙内还有祖宗的牌位,上书

时逢假日,客人众多,沿岸人家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机会,纷纷拿出自家拿手的东西贩卖。比乌镇、西塘那些半真半假古迹好的是,这里的人家拿出来卖的,都是当地特产或生活用品,旅游纪念品很少。这也是被商业化前最后的古朴吧!

据说安昌最有名的便是腊肠,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卖这个。不过我对腊肠实在无爱,只好视若无睹了。


这位正在做手工香糕的大婶年轻时一定是一方女神吧!



发觉安昌人喜欢拴着猫咪……


留守的老人做点小生意。墙上的电视机还是不知多少年前的老古董了,我都没见过。

琳琅满目的杂货铺。


穗康钱庄,藏在主街一侧深深的巷子里。安昌的钱庄开于


内部陈设。从前存取的人们便在这里喝茶等候。

偏房。最前方是钱柜。

存钱的钱箱。除此外,在钱箱下方另有地窖可存金。到晚上,一个伙计会睡在钱箱上,算是最早的人肉保险柜吧。

漂亮的石窗户。

小桥流水人家。

偷懒的大黄狗,这里的喧嚣与它无关。

安昌供销社,多么具有时代感的店,活生生的就在眼前。

隔壁还有一家裕龢百货店。这跟翁同龢应该没什么关系吧?
旁边有一座安康桥,桥上望四周,熙熙攘攘甚是繁华。这里好像是镇中心了。


悠闲看着小书的卖干货者。



街头铺子。

横桥,建于明嘉靖年间。很喜欢这里的氛围。

乌篷船缓缓淌过。

寺桥,建于元代,桥南有释安普始建于后唐长兴元年的安康教寺。南堍原有丽水台茶楼,为清末师爷马逸臣品茗会友之所。

悠闲的大妈。

正值午饭时分,觅食者众多。走到一处食肆,抬头一看,一方明黄色的牌匾映入眼帘——“宝麟酒家”!这不就是马蜂窝上赫赫有名的安昌名人,沈宝麟沈老爷子的小饭店吗?抬手刚要拍,被一个穿着脏兮兮蓝大褂、戴着绍兴师爷小黑帽、身材高大、花白胡须、脸色绯红的老爷子制止了:“你不跟别人打招呼便拍,是不尊重我!”
点完菜,老爷子便拉着大家跟他合影了……因为是本家的缘故,我便与他东拉西扯了一番。老爷子是很有个性的,只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生活,哪怕住着破屋子也无所谓。这种勇气是大多数现代人所没有的。当得知我们是本家我来自江苏无锡后,老爷子很

喝多了,他便又走进去招呼这个,吆喝那个。

墙上挂满了各位摄影师的大作。小情侣也被招惹来了,水平可以的。

菜一会儿就上来了。都是家常菜,但老太太貌似手艺还不错的,味道很好。



对面跟我吃的一样,但多了一味霉干菜烧肉。
吃完饭,老爷子装模作样的拿起算盘算账。

胡乱拨了两下后,他说了个

谁说一定要喝绍兴黄酒才醉?沿河而坐,细雨飘飘,仿若回到一百年前。今天我便是无酒也自醉了!
这些茶馆里的老人们,一个个都坐着,不少都喝得脸红脖子粗的。我们看他们,他们也看我们。

一个小馄饨铺子!对我这个超喜欢馄饨的人来讲,很后悔应该吃馄饨的……

另一家却看着很凄凉,一位老人躺在躺椅中,仿若久病。柜台里是一些古老得有如史前的线头线脑,大约永远也不会卖出去吧。

石雕馆,原为花行堡老屋。内有古今的各类石雕。曾经,绍兴的柯岩、东湖等地都是大规模的采石场,所产之石,构成了无数台门深巷。在钢筋水泥迅速代替传统木石工艺的今天,传统的石头文化也迅速消亡。

同治十年乐善好施碑。

石礼器,如石烛桥等。

石窗。有二龙戏珠、福从中来、馨兰报春、瑞狮如意、松鹿同春、梅窗高洁、福禄双全等式样。

居然有蔡元培为人题写的墓碑。

置业者曾任官盐运使,故名之为都转第,俗称陈家台门,东西两路,前后四进。

搜集者颇有心,此处设置一狮轩。

狮子有唐宋明清,雕刻各有特色,栩栩如生。

随佛教传入中国的石狮,被赋予护法、神武、辟邪等意义。

以此只最为威武。

厢房。那一个石制捣药碗很有特色。

陆氏宗祠记碑,道光十五年十月立。这碑也是陆游一宗传承至今的一个总结。

瑞安桥。

老旧的安昌旅馆,仿佛是五十年前那般的留存着,恍若入梦。

年轻的旅馆女服务员玩电脑玩得不亦乐乎。绿皮白墙,仿佛是童年时的写照。

这里的乌篷船比绍兴的更美更地道,舱里铺着美丽的花布。

稀稀拉拉的游客和吃饭的老人,在一刹那时空相会。

三板桥,始建于明代中叶,时处主商市街段,故名利市桥,俗称三板桥。清嘉庆四年钦赐翰林院检讨陈思济建牌坊时重修。


长街随意一块条石,都有花纹点点。石文化源远流长啊。

绍兴是出师爷最多的地方,安昌又是
师爷馆是师爷娄心田的故居。内展示


斯干堂,“干”


曾经他们坐在这里不停的写着各类诉状、账簿……
师爷也分六类,有钱谷师爷、刑名师爷、书启师爷、征比师爷、挂号师爷、帐房师爷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所谓的刑名师爷,因主管刑名而名扬有清一代。刑名师爷一般要学习《大清律例》、《洗冤录》,以及朝廷随时颁布的《通行条例》、《刑部说贴》及各省《省例》等,比如下面的《京刊六部则列新编》。

本宅主人龚心田卧室。龚心田(1875-1944



楼上是图书馆,藏书甚多,如今这些古籍不知是否已被绍兴图书馆收藏。

生锈的铁环,依稀能看出当年一丝不苟的精湛。如今的人们早已失去了那份审美,产品也已粗制滥造。


师爷博物馆馆藏实在很丰富,如果慢慢看估计也要半天时间。有空的朋友一定要去看一下,很值得。
出了师爷馆,继续漫步长街。这里人渐渐的少了,更多是水乡的普通民居。看到一处民居大门紧锁,但木板上却挂着

庆安桥,建于明代,桥近西社庙,故望柱镌莲花,四角柱穴可扎庙会彩棚。
从这里过石桥,走到对岸,往回走去。


两位老人在街边聊天。这是古老的生活方式,不会因为我们的来访而改变。



忽然看到一块水泥板,上面用小石头拼成了


敦仁堂,可笑的是上面还有个牌子挂着

门口写着墩诚堂,南面两进系清代建筑,沿河北楼建于民国初年,沪上实业家鲁廷鉴故居。

再往前有安昌民俗风情馆,内部陈设不少的农用器具及从前婚丧嫁娶的习俗图片,还有一些安昌小学生的摄影作品。

安昌古临杭州湾,曾经是木棉万顷之地,故农家土布日产千匹,布质坚实细匀,被誉为

一些老家什,曾是婚嫁必需品。夜壶也好官箱也好,你认识几个呢?

当年安昌古龙赛会(两岸用消防水龙对射)时曾用过的人力抽水机。

小小的细节,让人缅怀当年人做事的细致。

一张金致的大床,哦错了,精致……


早已生锈的铜镜。

画着武打戏的床雕。

床头扶手。

精美的戏曲故事。

走出民俗风情馆,看到这一家子的囧样,男人肯定是绍兴黄酒喝多了,面红耳赤的躺在长廊上打盹,女人和孩子偷拍他还放到网上去。

一家老阿婆静静的做着什么。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堆质检标签,她正用心的一个个穿起来。这么一大盆穿起来能赚多少钱?一分钱一个的话,估计也就几块钱吧?

某桥,桥下有某桥碑记,作于中华民国五年(1917

另一桥上的狮子依旧栩栩如生。

桥下升煤炉的老人让我想起了爷爷。算来他走了也有

弘治桥,2001

这里还有很多台门,比如何公盛台门,清道光时经营盐业致富而建。
忽然瞥见对岸沈老爷子仍然醉醺醺的在招揽生意。

游人们来到这里,享受着一种复古的时光。

岁月的痕迹。

此地有安康寺,但院门紧锁,不得入。原来须绕过全寺从正门走。正门远在五百米以外。为了不留遗憾,拖着疲惫的腿,听着庙内和尚曼妙的唱经声前行。

安康寺,早已修得很现代。庙前有三三两两的中学生聚众聊天。庙前有一柏油大街,看似镇上的主干道。

天王殿气派恢宏,大雄宝殿殿宇壮观。

可惜下起了雨,只好仓皇离去。
淋着雨,小镇的人与我一样失魂落魄。
我与安昌的缘分,也便到此为止了。
坐公交到了绍兴北钢材市场,打摩的一站路到高铁站,接着是苦等三小时。三小时后,回家的列车在台风来临前的濛濛中姗姗驶来。

当登上车,我与绍兴的缘分,也便一同止于此了。
Ade,安昌!Ade,绍兴!
锋子
很有感觉的地方!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淡然
面人、糖人,,,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淡然 咋?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淡然
@S 捏面人,吹糖人,都是小时候见过的,现在极少见到了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淡然 嗯在古村里还保留着原始风貌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QQ
S
@QQ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Winter
我也发现你特别喜欢古镇。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Winter 中国除了古镇就是山水和庙了……山水太远,近的只有古镇,比起庙,还是古镇好看点吧?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好玩
这地方还真象残留的梦。
十一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好玩 这评论评得真好!
十一年前 Unknown · Unkn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