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公车从会稽山一路晃荡回到城里,晃得我太舒服实在不想下车了。在熙熙攘攘的解放北路华联商厦站下了车,迎面便看到一座高塔——大善塔。
大善塔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寺、塔焚于火。明永乐元年(1403年)重建寺、塔,高约40米,六角七层,砖木混合楼阁式;塔顶为圆形大藻井,其上用铸铁覆钵盖顶,重约五千斤。清咸丰年间,塔刹、腰檐、楼阁均毁于兵燹,塔身犹存。今塔即为此塔身,可缘梯登高鸟瞰绍兴。
这座塔,很像是托塔李天王手中那杆塔,也很像江阴的兴国寺塔,不过运气比较好,保存完善得多。

沿着光明路缓缓的蹓跶,绕过偌大的城市广场,慢慢的便到了繁华的仓桥直街。实话说,想到这里来也没有看过什么攻略,只是在百度地图上偶然瞥见了“仓桥直街历史街区”的名头,便自觉不自觉的与无锡南长古街历史街区自动对应了起来——想必是好的。
仓桥直街位于越王城历史街区内,府山东侧,曾获得过“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是“中国遗产活生生的展示地”。老街主要有河道、民居、石板道路三部分组成。环山河是越王城的重要历史遗迹,位于老街的中心线。北起胜利西路,南达鲁迅西路。环山河上,自北而南,依次架有仓桥、龙门桥、宝珠桥、府桥、石门桥、酒务桥、西观桥、凰仪桥等绍兴的石板老桥。

河道两旁民居大多建于清末民初,有各式台门四十三个,住着的都是原住民,以传统的方式生活。这里还有不少老式的商店与餐馆,可以找个小饭店大快朵颐。
可惜来的不是时候,时值假日,人流汹涌。各色人力车又夹杂期间,不免过于拥堵。这条三米宽的小巷,与绍兴最繁华的解放路平行,中间以府横街和红卫桥为界,北坐拥繁华的商业,南坐享老式的生活。

虽然拥堵,但也有拥堵的乐趣,可以观察各路人和原住民的神色,很是“人文”的视角。



走到这家寻宝记,外面排队等着吃“绍兴菜”的人已经挤出了门口,虽然口水直流,但也只能遗憾的“路过”了。

待往红卫桥十字路口一望,那是何等的人潮汹汹啊!虽然寻宝记绍兴状元店的名头很响,“半俸菜”的概念也让人很是心动(可以多点不少菜啊),但如此众多的人让我觉得即使排队一小时进去,也应该吃不到什么正宗的绍兴菜吧。罢罢,转战其它地方。

十字路口蹓跶一圈,在红卫桥看流水。住在这里的人家,大门离喧嚣仅有一墙之隔,推窗却是幽静古朴。

人力车夫大爷很有头脑,这样漂亮的花车会招引更多的女孩上去坐吧!

忽然“轰”的一响,把路过的我吓得跳了起来!好么,不懂当地话就是不好,连从小耳熟能详的爆炒米“响了”也没听懂,活该吓得不轻。我总疑心在这里玩爆炒米的,不仅是给这里增添了许多气氛,也许商家还觉得带来不少吉利呢!

可惜到处也都是客满了,找不到觅食的地儿了。据说直街向南还有一些老民居,打算往那试试运气。
震元堂,寻宝记隔壁的一家老字号药店。门楣上刻着“本堂创始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据说绍兴有句口头禅“震元堂的药勿吃过,死了口眼也勿闭”,意思是没吃过震元堂的药,死不瞑目。本店历史之久乃绍兴诸药店之魁,相传创始人慈溪杜家桥人杜景湘原在水澄桥摆药摊起家,向阴阳先生占卜而得“震元”二字,语出《周易》——“震”为八卦中的震卦,五行属木,主利于经营山林商品;“元”出自《周易》卦辞、爻辞之“元亨利贞”,含义为善、为仁。因杜景湘经营有方,信誉卓然,遂得以创下震元堂坚实基业。迄今震元堂已有251年的历史,营业鼎盛,久而不衰,誉为“店运昌隆三百载,誉满江南数一家”,连鲁迅当年为父抓药也要天天跑这里。如今震元堂生意早已做得很大,已经做到有三家控股公司、六十家连锁门店的医药上市公司了,这里,只是用作怀旧的一家门面房而已……

不二价哦,够牛的。

果然南街的人少了许多。偶然看到有“小绍兴菜馆”,店面像是排档,人还不算太多,本人也无所谓档次问题,也没有更多选择,不妨试试。

绍兴菜馆都是面对食材点的,这可难坏了如我这样的游客。还好我又祭起独门绝招——跟着前面的食客点!

整整等了二十多分钟才抢了个座儿坐下来。这时外面看着天黑饥肠辘辘等餐的人们仿佛幡然醒悟,慢慢的涌了过来……

最后上的菜还是证明了等待的值得,口味真心很赞,比如红烧板栗鸡块,不甜不咸、不嫩不老刚刚好,仿佛一只温柔的手在口中环绕抚摸般的。


蘑菇芋头韭黄,倒是第一次吃。

就在我身后的神龛,有一个仿佛是清朝的青花瓷瓶,已经碎了,但又用铜片镶嵌起来。记得好像是在中央九台看过这样的手艺。瓶子可能不值钱,但也是老物件,不知是否是店主家高寿的恋旧心爱呢?

这顿饭足足吃了一个半小时,也让我歇够了。脚舒缓了许多,也便有力气继续走一走。望见南仓桥街的老街坊们也纷纷走出来,三五成群在台门口扯老空。




游人稀少才是它本来的味道。

这家也是很有意思的——绍兴菜“阿丘十碗头”,听名字想必是唤作阿丘的老板做的有且仅有十碗的饭菜。探头向内一望,里面是一处民居,厨房就在天井里,游客也只有一两桌,很地道的绍兴人家啊。要不是已经吃饱了,定要进去小试一把。

满街都是做臭豆腐的。这个老伯有什么独门秘笈吗,周围聚集了那么多的游客?

渐渐的夜了,游客与嘈杂一同散去,老街的阿姨们又可以开着音乐做操了。

这个编草的老师傅看上去像是街头另一个编草小师傅的师傅(这话怎么那么绕),但生意却不似他那边兴旺,不知为何?

没有打车,没有叫三轮,就这样出了仓桥,沿着胜利西路缓缓的倘佯到宾馆。路其实不长,但疲累的双腿酸痛不已。
牛气冲天的绍兴饭店,附近不少政府部门,难怪想订都订不上。


马路对面有一座大房子,直觉告诉我是一处古迹,但实在没有力气走过去了。回来后查了半天,发觉是“古越藏书楼”,绍兴文保单位。藏书楼由清末绍兴人徐树兰创办,是我国图书馆史上最早对公众开放、第一家具有近代公共图书馆特征的藏书楼。徐树兰(1837-1902年),光绪年兵部郎中,赋闲在家,受维新改良主义影响,参照东西方各国图书馆章程,以存古和开新为宗旨,捐献私人藏书7万余卷,于1903 年购地一亩六分,耗银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两建造此楼,1904年正式向社会各阶层人士开放。编有《古越藏书楼书目》,旧分经、史、子、集、时务5部,编为35卷;后分为学部与政部,改编为20卷。学、政两部下各分24个类目,每类再分若干子类。类目多因袭旧有名称,但子类显示出中外学术统一立类的倾向。

街边处处有古迹,绍兴人真幸福。我忽然觉得,从仓桥直街与无锡的古街保护、建设和管理对比中,能看到巨大的差异。
绍兴是一个对古迹与古街保护都很好的城市,且不论文保单位,哪怕那些没有任何保护标志的老式民房,也保存完善;绍兴古城的现代建筑,都不很高,无论从鲁迅故里、仓桥直街还是蕺山古街,都看不到太多突兀丑陋的摩登楼;绍兴古建连片成群,怀旧的游客置身其中,好像回到了王羲之和陆游的时代(参见《绍兴仓桥直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之道》、《“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绍兴仓桥直街的现代故事》)。而我们无锡也曾拥有过很长时间的老城,直到八十年代,市中心和运河边仍然处处可见老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被拆迁而逐渐的消失了,如今城里只剩下一些零星老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四周都有现代的建筑;无锡的天际线,早已成了半个上海,失去了江南古城应有的味道。在当前经济发展转型服务业的关键时候,才想起要祭起旅游大旗,却叹息曾经被誉为旅游城市的无锡好像忽然间失去了旅游资源。其实,古建筑旅游区是需要连在一起的,尤其是中国的老建筑都很低矮,被分隔开后将失去其连续效应,失去游客的亲睐。投入多少亿,上马某某古镇项目,都绝难达到本来的效果,因为这些现代开发的古镇项目,非存有续有,而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周围现代建筑拆迁成本巨大,其艰难可想而知。
另外,绍兴人还是原来的绍兴人,或在河边浣衣,或摇着乌篷船载客,而无锡人早已不是“无锡人”,居民已大部分被改造成城市精英和工厂工人,又不断的引进外省人和民工,也就彻底改变了城市的文化氛围。如果一个城市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水乡文化,那又有什么资格来吸引更多前来寻找江南水乡文化的挑剔的游客?绍兴的古街是原汁原味的,这些住在自己数百年老屋内的老绍兴人,过着千年以来的老生活,做着早已习惯的老生意,政府并不干预太多,只需恰当的引导、管理与修缮。这种古老的文化气息和自由的商业氛围,也非在某条古街上招商引资,搞点咖啡馆或酒吧就能匹敌的。而无锡的两条古街,一条彻底的西化(南长街),一条不温不火(惠山古镇),建设过程中民怨沸天,仓促成立的管理公司为人诟病,让拍脑袋的领导们头疼不已,古街设计构思者们百思难解。
同是江南古城,与绍兴对比之下,你们可否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教训呢?
Betty 上海
我能感叹江南水乡从面貌上来看,基本都差不多嘛……
十二年前 Safari 6 · Mac OS X 10.8S 江苏 *
@Betty 有细微的差别。生活在水乡的人能看出来,去过各地水乡的人也能看出来。其他人估计就看不出来了。
十二年前 Google Chrome 28 · Windows 7勺子 广东
让我想念江南了!!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江苏 *
@勺子 有空回来看看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轩易 北京
那个喜字的瓶子是嫁妆瓷,一般是一对将军罐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江苏 *
@轩易 学习了!貌似少了一只。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虫儿飞 江苏
“绍兴人还是原来的绍兴人,或在河边浣衣,或摇着乌篷船载客,而无锡人早已不是“无锡人”,”写的真好,这些都是最真最纯的追求深层次的内心的东西,!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只是。。。我只听过繁华落尽哎。繁华落尽是仓桥,会不会更好?
虫儿飞 江苏
@虫儿飞 貌似也不好,还是原文好。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江苏 *
@虫儿飞 嗯,也对,繁华落尽是负面的,我写的繁华流尽是正面的哦。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虫儿飞 江苏
@S 不全是负面的吧?有句话说“繁华落尽见真淳”!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江苏 *
@虫儿飞 好吧,那我改了!
十二年前 Unknown · Unkn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