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城东南有梅村,古名梅里。传三千二百年前,古公父(周太王)长子姬泰伯为父王欲立三子季历故,携二弟仲雍托辞采药,辞故都去。夜奔江南,拴马于枯树桩,晨起见枯枝上梅花朵朵,乃知此为宝地,取
孔子称泰伯为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
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仲雍卒,子季简立。季简卒,子叔达立。叔达卒,子周章立。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司马迁. (前104 年-前 90 年). 史记, 吴太伯世家第一.
梅村有泰伯庙,又名至德祠、让王庙,在梅村镇伯渎河畔,乃先人为纪念泰伯而建。《吴地记》载:“泰伯城筑于梅里平墟,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今日梅里乡、亦曰梅里村,泰伯庙在焉。城东五里曰皇山,一名鸿山,有泰伯墓。”
今天气转好秋高气爽,携父母驱车二十公里至梅村瞻仰泰伯,不仅为泰伯高义故,更为拜见吴国先祖。若无泰伯仲雍南迁,则勾吴不存,则春秋战国自当改写,中国史将为之改写。今吴地富庶,民安居乐业,多拜千年前泰伯建国开垦所赐,吾等江南汉民自应感激。
下金城高架,有泰伯大道,可直通梅村泰伯庙前。梅村镇主街有新修之赭红色琉璃瓦牌坊,形制宏伟巨大。牌坊正面题




过桥,东侧有大屋顶的各商号,鳞次栉比。一时不知方向,询问在停车场无事所所的保安。保安所指,通往泰伯庙的路就隐藏在这高大的商号之间。向前行,见一宏伟的牌楼,匾额上书


不时即见一庙,庙前立照池,池上架单孔拱形石桥,名

桥南有新修照壁三,刻有


照壁南有新修大门,为巨型石岩牌坊一,前有


香花桥北,立花岗岩石古牌坊,正面镌

石牌坊北有三券棂星门,乃泰伯庙之大门。棂星门竖有六根石柱,高六米,中间两根雕刻云龙花纹。两旁柱上饰有仙鹤云纹。为泰伯庙第一进建筑,面阔三间。

门票

中有泰伯庙享堂,面阔三间,进深六架。享堂前列石狮子一对,旁遗存石人一个。匾额
- 吴氏始祖泰伯、仲雍 1
- 柯氏始祖盧,与辛氏、蔡氏同为一堂
- 辛氏始祖文悦,与柯氏、蔡氏同为一堂
- 翁氏始祖盐官,原名处易
- 曹氏始祖振铎
- 蔡氏始祖叔度,与柯氏、辛氏同为一堂
- 周氏始祖汝州,以汝州地名为名,汝姓亦同源
- 洪氏始祖处厚
- 江氏始祖处恭
- 方氏始祖处樸,原姓翁
- 龚氏始祖处廉,原姓翁
- 汪氏始祖处休,原姓翁
- 网友
“泰伯后人” 指出,泰伯是阎氏始祖,吴氏纯属杜撰。根据是泰伯作为阎氏始祖在历代史书上和各种姓氏书籍上都有明确记载,例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明确记载泰伯是阎氏始祖。至于泰伯庙里说吴氏始祖,还说仲庸长子季简嗣于泰伯,这在史书上是不存在的,是后人杜撰,攀附名人而已。 ↩︎
想不到如此多大姓皆为泰伯之后。


享堂后壁,有明万历年间立的《重修泰伯庙记》碑、清康熙八年《至德祠免粮碑》以及今人立的《专诸纪念碑》。
清康熙八年立的《至德祠免粮碑》。

明万历二十四年岁次丙申仲冬,内阁中书延陵吴澄时所书的《重修泰伯庙记》碑。

享堂后有甬道,院落植松柏。走在甬道上,初秋松柏和橘树散发出的清香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甬道两侧各有庑房九间,内塑《史记》所载继承吴泰伯后的二十五世吴王。泰伯二十五世世系塑像如下:
- 仲雍,泰伯弟,泰伯无子,弟继立。生于殷武丁四十四年,卒于殷帝乙二年,享年
92 岁,葬海虞山(今常熟虞山),有二子,长子季简承嗣泰伯,次子居简。 - 季简,泰伯嗣子,生于殷祖甲十五年,在位三十一年,葬常熟,生子二:长叔达,次叔夏。
- 叔达,季简长子,生于殷庚丁十三年,在位十八年,生子二:长周章,次虞仲。
- 周章,叔达长子,生于殷帝乙二十二年。周武王克殷,求泰伯仲雍之后,封吴伯,列为周王朝同姓诸侯,在位二十二年,葬虞山,生子二:长熊遂,次赟。
- 熊遂,周章长子,生于殷帝辛(商纣)二十年,在位四十八年。
- 柯相,熊遂之子,生于周成王乙巳年,在位三十年,葬锡邑柯山。
- 疆鸠夷,柯相之子,生于周康王壬午年,在位五十一年。
- 馀桥疑吾,疆鸠夷子,生于周昭王已末年,在位三十八年,生子二:长柏芦,次柯芦。传位次子,长子让位无考。
- 柯卢,疑吾次子,生于周穆王丙申年,在位五十九年。
- 周繇,柯卢之子,生于周穆王癸酉年,在位三十二年。
- 屈羽,周繇之子,生于周懿王庚戌年,在位三十四年。
- 夷吾,屈羽之子,生于周厉王丁亥年,在位三十三年。
- 禽处,夷吾之子,生于周共和行政甲子,在位三十九年。
- 转,禽处之子,又名君转,生于周宣王庚子,在位四十一年。
- 颇高,转之子,生于周平王二十二年,在位九年,生子二:长句卑,次句馀。
- 句卑,颇高长子,又名毕轸,生于周庄王四年,在位五十一年。生子二:长去齐,次去樵。
- 去齐,句卑长子,生于周惠王二十年,在位三十五年。
- 寿梦,去齐子,生于周襄王二十年,前
585 年接位,称王,诸侯尊为盟主。在位二十五年,卒于前 561 年。有子诸樊、馀祭、馀昧、季札,以季札贤,欲立,季札相让。将薨遗命:“兄终弟及,以次相传”。 - 诸樊,寿梦长子,遵命让位弟季札,札不受始接王位,在位十三年。前
548 年兴兵再伐楚,败而薨。生子二:长光,次夫溉。 - 馀祭,寿梦次子,遵兄终弟及接王位,在位四年。前
544 年起兵伐越,令越俘看守舟船,馀祭查看时为越人所刺。 - 馀昧,寿梦三子,遵兄终弟及接王位,在位十七年。生子三:长僚,次盖馀,三烛庸。
- 季札,寿梦四子,四让王位为世称颂。封延陵,有贤名。前
544 年出使鲁国,过徐国徐君爱季札剑而不言,札心知之,以出使各国,未即献。及还,徐君已死,乃挂剑于徐君墓树而去,传为佳话。享寿九十二岁,葬江阴申港。生二子:长徵生,次重道。称 “延陵季子”,本博《延陵至德季子祠》详述。 - 僚,馀昧长子。因
“季札让,逃去”,僚遂称王。伐北,败陈蔡。前 515 年伐楚,为楚断后路,诸樊长子光派刺客专诸将其刺死,在位十二年。 - 光,诸樊长子,使专诸以鱼肠剑刺僚遂称王,号阖闾,在位十九年。用伍子胥、伯嚭灭徐,破楚,占楚都郢。次年为越所败。前
496 年,在携享战败,重伤而死。 - 夫差,阖闾子,承继父志,大败越于夫椒(江苏吴县),攻入越都。伐齐、伐楚,与晋争霸中原。不听伍子胥言致国力空虚,前
473 年为越王勾践所灭,自刎死。在位二十三年。
东庑房塑像,为第二世仲雍到第十七世句卑塑像。

西庑房塑像,为第十八世去齐到第二十五世夫差塑像。庑房还有《史记》内所载吴国名人之塑像,如大臣伍员(伍子胥)、将军孙武、刺客专诸、刺客要离,以及东汉桓帝时修建泰伯庙墓的吴郡太守糜豹等五人。塑像色彩艳丽,栩栩如生,实乃佳品,疑为无锡泥人厂大作。

甬道尽头为至德殿。主建筑至德大殿雄立两庑正中。至德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架,单檐歇山顶木结构。周有檐廊,檐柱皆用巨石凿成。

广场通大殿青石月台,中置宝鼎一只,九节三层,下一层为鼓腹,正面铸

殿内有

大殿内正中梁枋间,有清康熙所书的

殿内嵌有清代修庙碑记
东为明弘治十六年(1503

西为明正德十三年(1518

穿至德殿为东西两院。东院东有配殿,依次为让王小殿、大夏堂、慈俭堂。至德殿东北,有泰伯井。梁刘昭注《后汉书郡国志》载:“无锡县东皇山有太伯冢,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臣昭以为即宅置庙。”《吴地记》载:“吴筑城于梅李(里)平墟,城内有宅旧址及井犹存。”


井后立四角亭,四面围栏,后墙有黑色阴文石刻,由今人所写,镌唐宰相、无锡邑人李绅凭吊泰伯诗:
至德今何在,平墟井有泉。
梁鸿重浚后,又历几多年。
李绅的意思是,至德已不存,即使今天重新疏浚了梁鸿,又能持续多久呢?

东西两院皆通往二进之祖师殿,两侧为三让堂与德洽堂。有玉皇殿,中塑玉皇像,两侧塑自伏羲三皇五帝至清代


三让堂西侧有关帝殿,内塑关羽像,关平捧印,周仓持刀,侍立两侧。西有三宝殿,前塑弥勒佛和韦驮,后塑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旁列罗汉。西又有观音殿,内塑千手观音像,今已为隔壁如愿禅寺所有。

殿后还有尊德堂与采芝堂。续前行,可见圣堂、远山小筑、祠堂与竹园。尊得堂牌匾

泰伯庙享堂外,有石刻碑几块,记载这里曾为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旧址,以及无锡县师范学校旧址。

区区一个小时,便到了下班时间,恋恋不舍的步出泰伯庙,看着工作人员在身后细致的关上每一扇大门。

忽然有种参观日本古迹的感觉……


泰伯庙旁有如愿禅寺一座。寺院不知新旧,也未进去参拜。寺外有高挑的九级浮屠铁香炉,煞是有趣。寺门口东侧两根光光的旗杆却像是旧物。


我为禅而读时,便处处是禅机。

天气晴好,霞光四射。伯渎河水,静静流淌。



一晃三千二百年。物是人非,人去物非。
太史公曰:孔子言
司马迁. (前“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104 年-前 90 年). 史记, 吴太伯世家第一.
泰伯或季札在时,土墙已是奢侈,更未曾奢望有砖楼。这新修的漂亮的假

泰伯三让,季札四让,虽为历代文人所颂,帝王所赞,但如此高义,只发生在周礼时代,泰伯二十四世后,季札二世后,王宫即上演腥风血雨,阖闾用刺客专诸杀堂兄吴王僚,又用刺客要离杀堂侄吴公子庆忌。骨肉相残,礼崩乐坏,上古至德,灰飞烟灭。夫差之后,权大于天,普天之下,难逃其障。
呜呼,孰知世教日陨,兄弟争立,父子相夷,我思至人,生也孔晚,无得而称,其称则远!
王鏊. (1450年 9 月 22 日-1524 年 4 月 14 日). 无锡县重建太伯庙记.
更有应天巡抚周忱宣之于众:
方泰伯之奔吴也,断发文身,示不可立,然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遂端委以临其民,是欲辞富贵而富贵随之。及其后世,夫差狃于必胜,穷兵黩武,破越困齐,欲霸中土,卒之国亡身戮,妻子为虏,是欲求富强而失其富强矣……尔民欲为泰伯之让乎,欲效夫差之争乎?一则庙食万世,一则贻讥千载,其得与失必有能辨之者。
周忱. (1381年 12 月 7 日-1453 年 11 月 3 日). 重修泰伯庙记.
然吴王世家纵横捭阖,争霸中原,奠定吴国基础,虽亡,春秋以降,诸侯莫再以
今拜泰伯庙欣然有悟,惟泰伯墓于鸿山未得见,若有机缘定当往之。
移动互联
真想去逛逛
十三年前 Internet Explorer 8 · Windows XPDandan
人在桑巴舞的故乡,确突然写了一篇江南情怀的 BLOG。想必是思乡了吧。
十三年前 Internet Explorer 8 · Windows XPS
@Dandan 呵呵,这是插播。的确纠结了一下,但是周末文思汹涌不吐不快,所以中断一下巴西连载。下面继续巴西之行。
十三年前 Google Chrome 21 · Windows 7好玩
天气真是大好。突然发现自己选景的角度与你差太远了。
十三年前 Google Chrome 21 · Windows 7S
@好玩 可能是镜头关系,也可能是视角关系。摄影这件事,惟技熟耳。:)
十三年前 WordPress App 3 · iPhone iOS 5.1.1Pingback: 2012 年回顾 | 竹炉山房
泰伯后人
泰伯是阎氏始祖,吴氏纯属杜撰
十二年前 Google Chrome 21 · Windows XPS
@泰伯后人 是吗?有何根据?吴氏始祖之说可是泰伯庙里公然展示的呢。
十二年前 Google Chrome 23 · Windows 7泰伯后人
@S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明确的记载,泰伯庙里这么说,还说仲庸长子季简嗣于泰伯,这在史书上是不存在的,是后人杜撰的,攀附名人而已。但泰伯作为阎氏始祖在历代史书上和各种姓氏书籍上都是明确记载了的。
十二年前 Google Chrome 21 · Windows XPS
@泰伯后人 受教了。我这就把你的这段话加进去。感谢!
十二年前 Google Chrome 23 · Window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