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省通衢的武汉别称“江城”,不仅仅因为它是长江中游的重镇、扼守着江汉平原的要冲之地。从它的行政区划地名中我们也能觉察出这座城市与水的关系: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东西湖区、江夏区、新洲区、汉南区……
作为一座老城和殖民地时代开埠租界的港口城市,武汉的租界对内地人来说魅力相当大。
如果不仔细看的话,我想很难看出这里是武汉还是上海。
在这里,聚集了很多的热门商铺。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但是与上海不同的是,这里的二三线品牌居多,也许内地的人民仍然还是热衷于那些二三线品牌吧,因此也不禁让人失去了逛街的性质。但是无所谓的,来过,便是走过,至于带走什么,其实并不重要。
从前的银行大厦,如今仍然威武。
上海邨,看来是上海的老移民住的地方了。里面阴恻恻的,不欲进去一观。
四明银行,是很有名的老银行吗?建筑式样倒是1920年代很盛行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
武汉仍然在用的辫子车。有轨电车一直是上海、天津等老牌港口城市的象征。
到武汉小吃是少不了的,比如这些烤鸡和大栗。
鸭脖子、鸭舌头、鸭腿、鸭胗……都是撒上芝麻香喷喷的麻辣风味,武汉最有名的食品,以至于凡武汉必鸭脖,凡鸭脖必“周黑鸭”。忽然想起一件有意思的事,好友梅老板留言说他喜欢武汉、北京和南京三城,我自以为是的恍然大悟说:“都有鸭子!”梅老板半天没有回复,估计闻言晕过去了。想想也好笑,这三个老牌的开埠城市居然是以三种不同做法的鸭子而闻名天下的。
秘制的正宗武汉鸭脖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人生前三十年我与鸭脖子绝缘的历史从这一刻改写,而且相当彻底。
路边摊的烧饼,口味是及不上我们江苏的黄桥烧饼。
这就是传说中最正宗的武汉热干面了,是在户部巷吃的。实话说,这干呼呼难以下咽的太过正宗的武汉热干面反而让我怀念起从前在大学吃的那不正宗的版本了……果然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旁边的蛋甑肉倒是比较可口,武汉人管它叫“三鲜豆皮”。
热气腾腾的醪糟非常可口,让我不免想起在西安读书的大好时光……醪糟这玩意在江南是不放鸡蛋的,一般只以酒酿的形式出现。
还有算不上武汉名点的串烤。
江汉路天桥,非常非常像上海南京路上的天桥。
华灯初上的步行街挺迷人的。
老亨达利钟表,仿佛回到了老上海、老香港……
球员的怒吼与猫咪的惊奇——这是我的神来之作。
璇宫饭店,名字也是很老的。
吃过饭冒着蒙蒙细雨走到江边。这里看上去非常的繁华。
武汉江边的这条路叫做南京路。我想是不是国民政府当年撤退到这里的时候取的。
江边绿色的射灯打得柳树鬼影幢幢。
坐在江边的情侣。其实江水很是腥臭,疑心江边满是垃圾,只是晚上看不太清,若屏住呼吸,倒也无妨。
在图片右方武汉港口一侧便是长江大桥了。
有很多当地的学生在放孔明灯。当地学生的粗口程度相当让人吃惊,由此很能联想到为啥革命是从这里爆发。
夜晚坐在江边发愣会是不错的一个选择,如果江水能干净些的话。
Pingback: 孟买见闻录第二 | 旅行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