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古运河自江尖渚开始分为二流,一流穿过莲蓉桥,绕城东至羊腰湾;一流向南,与城西梁溪河交汇,再绕城南至跨塘桥,重与城东运河汇合,向南流去。在西门水关与梁溪河交汇处,河心有一个岛屿,就是西水墩。
之所以称西水墩是无锡的“地轴”,是因为它位于大运河与梁溪河的分流处,形似转轴,故有“地轴”之称;遥相呼应的,在城北昔日的北塘米市附近的运河中流,也有一座河中土墩黄埠墩,因其四周水面宽阔,故有“天关”之称。
西水墩还有“灵墩”、“窑墩”、“太保墩”等较为小众的称谓。称为“灵墩”是因无锡人对西水墩和黄埠墩都有着很深不同的感情,此在下文详述;称为“窑墩”,是因为在墩上曾有烧制砖瓦的窑;而称为“太保墩”,是因为明代成化年间曾任云南巡按的无锡人吕卣在墩上建造了别墅,渐渐成为无锡城西的一处名胜,到了明嘉靖初,曾任北京工部、户部尚书,南京礼部、户部、兵部尚书的秦金回到无锡,购买了墩上的土地,适值明朝廷加封秦金为太子太保,窑墩遂改名为“太保墩”了。
太保别墅废弃后,邑人改建了关帝庙和水仙庙。到了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寇在东南沿海作乱,从宁波一带沿太湖南部流窜到南京,然后顺着宁沪一线劫掠,途中会经过城墙颓倾的无锡。时任无锡知县王其勤在到任后第三天便召集地方耆老士绅筑城抗倭,自嘉靖三十三年二月初九日至四月二十日,用了70天时间,将原来无锡土城垣改建成一座长18里、高2丈1尺的砖石城墙,并亲自督师,以张守经为首的义士苗子白、钱从伟、张守约、潘海等在西定桥与倭寇激战保全了无锡城。当时有何五路、吴章、叶长春等三十六人牺牲,邑人于西水墩处设庙祭祀他们,后烈士的灵位移至惠山松滋王公祠(王其勤是湖北松滋人,卒后,无锡民众在南门今塘经桥附近建造了松滋王公祠,尊为“南水仙”,每年三月初七日,民间举行隆重祀典)。墩上此时改建刘候庙,祭奠明末无锡知县刘五纬。刘五纬是四川万县人,在明天启元年至四年(1621-1624年)任无锡知县,在任期间为无锡渔民申冤,并治理无锡西北隅和芙蓉圩水患,动用库银且变卖家产以致倾家荡产,却被高攀龙等东林党认为是劳民伤财中饱私囊,酿成一桩冤案。不过与士大夫阶层看法不同,渔民们对刘五纬的感觉却很好,在西水墩设立“刘侯庙”(西水仙庙),称刘五纬为“西水仙老爷”,让晚年重游无锡的刘五纬非常感慨,大笑而过,故有“笑煞西水仙”之说。旧时每逢农历六月十一日,为刘五纬生日,会举行庙会,渔民在船上就可以看到戏台上的演出。该庙于咸丰(1860年)毁于战火,同治年间重建,并留存至今。
寓于一角光绪年题碑,文字不可辨,仅可见最右两列为:
钦加同知衔陛用直隶□特授 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特授
中间文字漫灭。最左落款是:
光绪□□
竹林外就是梁溪河与护城河。
沿着西水走到迎龙桥。这里曾是无锡居民迎接乾隆帝龙船的地方。
拍完了西水东,开到城里。其实今天天气阴着,但是市里花儿开得真的很艳丽。
市中心的两株樱花开得异常繁茂,然而不久后它们就被移走不见了踪迹。
依水居 浙江
老虎兄,你这个最忆江南是不是仅限无锡啊?
十四年前 Firefox 3 · Windows 7S 江苏 *
@依水居 当然不是啊,江浙沪都是我的江南。
十四年前 Firefox 4 · Windows 7Pingback: 2011年回顾 | 竹庐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