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风”号帆船全名“上风逆行(Windeward Bound)”,是一艘以霍巴特(Hobart)港为主要基地的双桅帆船(brigantine),属于澳洲海军预备役帆船,还致力于为残疾人服务。她曾经参加过纪念马修·弗林德斯船长(Captain Mathew Flinders)的环澳航行,下个月(12月)又将前往悉尼。目前船长是Sarah Parry,一位参加过越战的老兵,也是一个变性人(参见链接)。在这艘船离开以前,11月18日星期六,我参加了她在德文特河(Derwent River)入海口的航行。

天气比较的冷,因此航行不能说舒适。但是正如船名“上风逆行”,及航行介绍所说:“……最重要的你会学到你自己以及你在这个星球的位置。你将忘记工作和学习,并在航行结束将对航海以及早期水手和探险家以及他们对这个国家和我们全体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顺便说一下,不知道是不是受前几天以$2的低价从霍巴特一家古董店淘得的十几本古董《国家地理》影响(的确是古董,有1937年、1946年、1948年、1967年等等),最近的很多片子色泽上有些许早期国家地理的反转片风格。

“上风”号(Windeward Bound)
透过偏振太阳镜拍的日晕
透过偏振太阳镜拍的日晕

先我们而驶的“纳尔逊小姐”(Lady Nelson)号,仿自18世纪从英国驶往澳洲的同名帆船。

“纳尔逊小姐(Lady Nelson)”号
Windeward Bound救生圈

远处的海边,冒着凛冽的寒风很多帆板在竞赛。

以海为美
以海为美

船上提供水果大餐,可惜当时风浪正大,所有人都胃口不佳。

船上的水果大餐

船上有很多志愿者,都是附近中学或者大学来的。问他们为什么要来志愿航海,一个学政治经济学的gg说,只是想学会航海。只看到几个年轻的mm在大风中晃晃悠悠的桅杆上爬上爬下的张帆收帆。这样的景象不禁让人想起《怒海争锋》(Master and Commander: The Far Side of the World)一片来。又想到这种海军的精神,又怎是我们中国自古陆军第一的陆上猛虎所能体会理解的呢。也难怪马尾、甲午海战皆败,除了众所周知的朝廷腐败及技术原因外,那种全民海军的精神也不是中国人学十几年学得来的。也因此想到未来一旦有海事发生,则我朝海军后续乏力的症状一定会显现。

怒海争锋
后桅
后桅
塔斯曼海
塔斯曼海

小知识:帆船上的厕所(heads)也很有意思,跟普通的抽水马桶(toilets)很是不同,首先要逆时针拉一个扳手把海水惯进来,然后按住柴油驱动的抽气阀门按钮30秒(“一定要严格数好秒数!”厕所边的介绍如是说),然后放开,顺时针拉回扳手。

舱室挂满航海嘉奖
舱室挂满航海嘉奖
霍巴特大桥,前方是“纳尔逊小姐”号
霍巴特大桥,前方是“纳尔逊小姐”号
纯正英国口音的水手mm
有着纯正英国口音的水手mm
实习大副

不能不提的一个孩子Stefan,大约是很少接触亚洲人吧,他对我们非常热情友好,甚至说话时候紧张得有点结巴。脸上长满痘痘,但做事却一点不马虎,总之是个很可爱的孩子。

Stefan

最后附上“上风”号的数据:

骨架长(length of hull):24米
横梁长(beam):7米
吃水(draught):3.2米
含船首斜桅的船体总长(length overall incl. bowsprit):33米
主桅高(height of mainmast):25米
主引擎(main engine):300 HP Cummins
辅助引擎(auxiliary engine):22 KVA Onan genset
船员舱室(accommodation cabins):21
住舱甲板(massdeck):8
淋浴(showers):2
厕所(heads):2
淡水(fresh water):3吨
燃料(fuel):2.5吨

共有 59 条评论

  1. christ ♡ bear

    还有还有 图图很好看!
    哈哈`~偷走拉!

    十八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 @S 真大方:))

        十八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2. 差点没看到你最后那个"脚印";那个"我司",去了会累死滴,尤其是像你酱紫已经有如此悠闲生活的:老虎一只~~~
    so... 嗯

    十八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 S

      @莹 Re 飞鸟の咒语:又不是商业用途……

      Re 萤火虫:新闻司?

      十八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3. yuki

    好热闹的地方~
    好漂亮的照片~
    我喜欢~

    十八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4. ECHO

     
    "Have you felt the bubbles melt?"
    I bought a Nestle minty bubbles chocolate today because of that slogan.
    It's too too too yakky,terrible,awful.......
    I suppose you will get an idea if you try it.^_^
    Lindt always is the excellent one,isn't it ?
     
    BTW: I enjoy your comment as well.
    Have a nice weekend.
     

    十八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 S

      @ECHO Re 糯米YUKI:喜欢就好;)

      Re echo:I won't try that since you felt terrible. You have a good weekend too.

      十八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5. 飞渡

    “也难怪马尾、甲午海战皆败,除了众所周知的朝廷腐败及技术原因外,那种全民海军的精神也不是中国人学十几年学得来的。也因此想到未来一旦有海事发生,则我朝海军后续乏力的症状一定会显现。 ”
    这话我绝不能同意。地理因素造使得欧洲人在陆上和海上文化相对平衡,而华夏文明更多的偏重大陆情结。虽然航海精神自古在中国都不是主流,但是华夏文明绝不缺乏海上精神,而是将它包含在内了。中国的航海技术,包括火器使用,在明朝达到顶峰,直到清朝前叶之前,都是领先于世界的。欧洲皇室对航海的热衷其实更多的是出于利益和生存需要而胜于纯粹的兴趣爱好。当然,和欧洲皇室不同的是,中国对外向来都是十分自信的,中国皇室对海上探索并不关心也是事实,因为不需要。我觉得他们是对的——他们起码正确了千年之久。其实中国的航海比欧洲的航海更加纯洁的多——难以想象郑和的7次规模空前的航海探险的目的尽是兴趣爱好而非寻找黄金或殖民地——我们花的起这钱。

    十七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 S

      @飞渡 “欧洲皇室对航海的热衷其实更多的是出于利益和生存需要而胜于纯粹的兴趣爱好”这就是我国为什么缺乏海军精神的原因。

      十七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