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溪漫志 / 41浏览

灵山梵境双辉展

八月初,ld忽然建议周日去灵山还愿。这种天谕我肯定积极地配合。

没想到灵山梵宫设立博物馆了,这两个月有“梵境双辉”展,虽然石窟展出只可能是复制品,但也让人欣喜。

7月3日,由龙门石窟研究院与无锡灵山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千年龙门 遇见灵山”——“梵境双辉”龙门石窟与灵山胜境艺术对话展暨2025灵山博物馆季在无锡灵山博物馆正式启幕。

这场以中国造像艺术为纽带,通过洛阳龙门石窟与无锡灵山胜境的跨时空对话,为公众呈现了一场跨越了千年间魏唐石刻瑰宝与当代艺术杰作交融相促的视觉盛宴。

活动在原创情景对话《千年龙门 遇见灵山》中拉开帷幕,从造像艺术的匠心、传承与弘扬的古今延续,深刻表达了两地主办方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促进跨地域文明交流互鉴的坚定意愿以及美好愿景。“梵境双辉”龙门石窟与灵山胜境艺术对话展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创新实践,两地专家还立足各自地方文化,聚焦造像艺术、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学术成果与文旅资源开展了《当千年龙门邂逅江南》的主题访谈。访谈通过魏唐气象与当代美学的映照、中原艺术精粹与江南吴地风韵的交融,生动展现了中华多元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相映生辉,深刻诠释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值此艺术对话展开幕之际,2025灵山博物馆季同步启动。未来数月,灵山博物馆将围绕“非遗传承”“XR科技沉浸体验”“文创市集”“特色演艺”等多元板块,为社会公众持续奉上丰盛多彩的文化体验大餐,真正让博物馆“活”起来,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展览震撼呈现龙门石窟千年石刻艺术的背后,是龙门石窟研究院在数字化保护领域(激光扫描、高清摄影建档、残损虚拟复原等)的深厚积淀。灵山博物馆则依托前沿科技巧妙运用这些高精度数字资源和学术研究成果作为核心支撑,通过数字化创新展陈手段,将原本深藏中原的千年艺术瑰宝“请”到了江南观众面前,实现了文物在当代时空中“芳华再现”与“活化新生”。这一科技赋能的深度呈现,正是传统文化生命力在灵山空间得以延续和绽放的鲜活例证。

无锡灵山博物馆. (2025-07-04). 龙门石窟与灵山胜境开启艺术对话 2025灵山博物馆季精彩启幕. http://www.js.xinhuanet.com/20250704/70449c3d327e44a19021ae503956bca7/c.html

佛头像复制品,原件年代:唐,原位:奉先寺。该佛头像为奉先寺壁面立佛头像。于上世纪上半叶被盗凿,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近年来,龙门石窟研究院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得以数字化回归。

菩萨头像残件复制品,原件年代:唐,原位:2008年龙门东山擂鼓台区窟前建筑遗址考古发掘出土。该菩萨头像高髻,戴正面刻净水瓶的宝冠,冠下一圈镶圆形珠宝,雕镂富丽堂皇。

菩萨头像复制品,原件年代:唐,原位:火顶洞北壁。此为龙门石窟流散文物,于20世纪上半叶被盗凿流失海外。1992年确认其为第1524窟(火顶洞)主佛的左胁侍菩萨头像。2005年,国家文物局使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证集专项保护经费将其征集回国,并移交龙门石窟研究院珍藏。菩萨头像完美地诠释了唐代造像丰满圆润、典雅瑞丽的时代风貌。

佛头像复制品,原件年代:唐,原位:奉先寺。该佛头像为奉先寺壁画立佛头像,于上世纪上半叶被盗凿,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该批高浮雕立佛像共49身,为开元时期以高力士、杨思勖为首的内侍省宦官为唐玄宗祈福所作的无量寿佛。

菩萨头像复制品,原件年代:唐,原位:2000年龙门唐代奉先寺遗址考古发掘出土。

菩萨立像龛残件复制品,原件年代:唐,原位:1992年龙门西山宾阳洞下保护工程清理出土。此带龛菩萨立像残件,左手下垂执披巾,右臂曲肘上举,右手残,跣足立于束腰圆台上。上身略短,下身稍长,身事微微扭动,呈现婀娜之姿,衣纹佩饰雕刻洗练流畅,肢体雕刻写实生动。

菩萨头像复制品,原件年代:北魏,原位:1987年龙门西山火烧洞前保护工程清理出土。菩萨头像额前留发为中分式,头戴宝冠,冠中间饰一自空而下的飞天,两侧为相对飞翔的飞天,装饰极为独特。面相清瘦,柳眉高挑,闭目沉思。这件菩萨头像具有典型的秀骨清像造像风格,应系出自龙门某一北魏窟龛。

天王头像复制品,原件年代:唐,原位:火顶洞北壁。此为龙门石窟流散文物,于20世纪初被盗凿,2005年,国家文物局将其征集回国,并移交龙门石窟研究院珍藏,近年来通过数字技术确定其原位为火顶洞北壁天王头像,为龙门石窟典型盛唐样式。

万佛洞、莲花洞像龛复制品,包含两个洞窟内藏的复制品和复原品。

【左一】莲花洞北壁覆钵式塔龛复制品,原件年代:北魏,原位:莲花洞北壁。该浮雕覆钵式塔龛是由比丘尼道慧于北魏建义元年(528年)所建,凿于方形浅龛内。塔身立面方形,上承漫圆形的覆钵丘,角饰山花蕉叶。覆钵之顶为刹座,上置山字形刹尖。塔内刻有一佛二菩萨像龛。【左二】万佛洞前室观世音像龛虛拟复原像,原件年代:唐,原位:万佛洞前室南壁。该像龛由许州仪凤寺比丘尼真智于大唐永隆二年(681年)所造。菩萨通高85厘米,身体呈S形曲线,左手拎净瓶,右手执拂尘,身形丰满,体态婀娜。惜其脸部于1918-1923年间被破坏。【右二】万佛洞前室观世音像龛,虛拟复原像,原件年代:唐,原位:万佛洞前室南壁。龙门石窟研究院以历史老照片为依据,将历史文献、三维数字化技术、颜色检验分析技术、传统工艺相结合,对其进行了造型及彩绘的虚拟复原。【右一】比丘尼像,原件年代:唐,原位:万佛洞。该比丘尼像原位于龙门石窟万佛洞前龛北壁,于上世纪上半叶被盗凿,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得以“数字化回归”。

万佛洞、莲花洞复制品
观世音像龛虛拟复原像、观世音像龛

万佛洞、药方洞、普泰洞像龛复制品,包含三个洞窟内藏的复制品和复原品。

【左】比丘尼像龛,原件年代:唐,原位:万佛洞前室北壁。为通过数字化技术,对“数字化回归”的造像进行数字复位。【中】药方洞东壁覆钵式塔龛,原件年代:北朝,原位:药方洞东壁。该浮雕覆钵式塔龛形制特珠,塔基由四根短柱上承一斗三升斗拱、三级台阶组成,塔身凿作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龛。塔身上部为拱券形覆钵龛楣。龛内三柱两间,柱身为节状柱,柱头均为一斗三升斗拱,覆钵上作三叉形塔刹。【右】普泰洞南壁覆钵式塔龛,原件年代:北魏,原位:普泰洞南壁。该浮雕覆钵式塔龛开凿于北魏时期。塔檐迭涩,上承漫圆形覆钵,左右饰以山花蕉叶。塔刹由束腰座、小覆钵、山花、刹杆、宝殊组成。塔身正中刻一尖拱龛,龛内造一结跏坐佛。龛外侧刻二身立姿胁侍营萨,右侧残,龛下刻供养人二身。

万佛洞、药方洞、普泰洞像龛复制品

狮子头像复制品,原件年代:北魏,原位:古阳洞1987年龙门西山火烧洞前保护工程清理出土。这件狮子头像为浮雕残片,仅余头颈部,头颅前伸,侧视右前方,眉骨突出,耳朵竖立,十分机警的样子。怒目而视,狼牙尖利,凶气十足。浮雕较薄,其鬃毛起竖,形象逼真,可略补缺憾。

迦叶像数字复位像,原件年代:唐,原位:看经寺南壁,现藏故宫博物院。这尊迦叶像有个非常了不起的故事。

昨日,在洛阳博物馆展出的“复位合璧 华光再现——龙门石窟流散文物数据聚合成果专题展”上,3D打印的看经寺迦叶罗汉数字复位像,引来不少游客驻足、拍照。而让大多数人唏嘘不已的是,这件文物复制品简介中关于国宝“回家”的故事。

“看经寺迦叶罗汉浮雕早年被盗凿,漂泊海外70多年,2001年4月,由爱国华侨出资,从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回归故里。”昨日,曾奔赴北京迎接国宝“回家”的龙门石窟研究院退休专家王振国,讲述了这件当年牡丹花会期间备受关注的大事。

龙门石窟看经寺开凿于盛唐时期,北、东、南三壁下部依据《付法藏经》和《禅经序》,雕刻了从迦叶到达摩的西土二十九祖浮雕罗汉像。20世纪30年代,洞窟南壁西起第一尊的迦叶罗汉浮雕被盗走了腹部以上的半身。被盗凿离开家乡后,它几经转手,1970年在伦敦被拍卖,后被已故的加拿大收藏家赫尔曼·利维先生收藏,1978年又被捐赠给加拿大国家美术馆。

2001年4月12日,从国家文物局传来喜讯——加拿大国家美术馆要归还龙门石窟丢失的这尊罗汉浮雕。国家文物局要求当时的河南省文物管理局、洛阳市文物管理局及龙门石窟方面迅速派专家前往鉴定。接到通知,王振国奔赴北京。2001年4月18日上午,在故宫博物院,王振国与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一起,参加了鉴定会。加拿大方面人员打开了一个红色货箱,王振国一眼就认出了里面那尊高鼻深目、身着宽袍大袖、手持莲花的迦叶罗汉浮雕。“经过与另外两位专家核对,我们确认这尊残高84.3厘米的唐代罗汉浮雕,为龙门石窟看经寺被盗丢失的那尊迦叶罗汉浮雕,为国家一级文物。”王振国说,在场所有人振奋不已,也不由得感叹文物从流失到归来的曲折命运。2001年4月19日上午,加拿大方面正式将这尊罗汉浮雕送还中国。同日,国家文物局又将浮雕交给了龙门石窟永久保存。4月21日,洛阳市举行隆重的仪式和新闻发布会,欢迎国宝“回家”。这是通过国际合作渠道回归的第一件龙门石窟流失珍贵文物。王振国介绍,这尊迦叶罗汉浮雕回归故乡,得益于爱国华侨、社会各界等多方助力,也为此后龙门石窟流失文物的回归打开了新局面。

智慧,王青茹. (2023-03-13). 龙门石窟国宝"回家"备受关注. 洛阳日报. https://lyrb.lyd.com.cn/html2/2023-03/13/content_327528.htm

奉先寺壁画立佛像数字复位像,原件年代:唐,原位:奉先寺。该“数字化回归”头像为奉先寺壁画上高力士等为唐玄宗所造49尊等身立佛之一。对头像及身躯的数据进行拼合复位,实现流散文物与造像遗存的身首合一。

奉先寺北壁无量寿佛数字复位像,原件年代:唐,原位:奉先寺北壁。经龙门石窟研究院与上海博物馆两方研究人员合作研究,确定展品为奉先寺北壁金刚力士外侧下层圆拱形大龛内居中立佛之头像,近年来得以数字化回归。它是开元时期以高力士、杨思勖为首的内侍省宦官为唐玄宗析福所造的49身高浮雕立佛像中的一尊。

奉先寺壁面立佛像数字复位像,原件年代:唐,原位:奉先寺。该“数字化回归”头像为奉先寺壁面上高力士等为唐玄宗所造49尊等身立佛之一。对头像及身躯的数据进行拼合复位,实现流散文物与造像遗存的身首合一。

万佛洞天王头像复制品,原件年代:唐,原位:万佛洞北壁。该类像为龙门石窟流散文物,于上世纪上半时被盗凿,现藏上海博物馆🤡,近年来得以数学化回归,为龙门石窟唐代天王造像典型样式。

看完展览觉得是不是原件展示并不重要,了解佛像背后的历史与考古人为复原和复制流失文物所做的努力也许更为关键。

立佛像中间有真人飞天展示。小姐姐姿势摆得不错。

“飞天”舞
“飞天”舞

往里走是很多年前来过的各种宝贝法物厅。

佛像展示

小伙姑娘表演菩萨飞天也很敬业。

看到几个娃娃摆姿势我笑了,快二十年前跟小伙伴们在霍巴特的山顶也表演过“千手观音”。时光如隙啊!

千手观音像

看完了展去吃素斋。自助餐厅却是第一次来。

自助餐厅

都是素菜,师傅辛苦了!

用完膳出门,冒酷暑走百级台阶拜佛还愿。

众生皆苦,阿弥陀佛。

我佛慈悲,善哉善哉。

灵山大佛
更新于

6

  1. HelloGakki

    哇,这个展感觉有点意思呀,有去的必要。
    这个飞天舞让我想起了燕云十六升里刚到开封看到的那cg。

    Microsoft Edge 139 · Windows 10
    1. S

      @HelloGakki展览一开始我以为是来博眼球的,搜了一下并不是,洛阳博物馆数字化复原技术加持后的一次成果展属于是。
      不过外地到灵山来参观本展有个劣势是票价比较贵。

      Safari 16 · Mac OS X 10.15
  2. 雅余

    我想看看你用 GR4 拍的样片。

    Microsoft Edge 139 · Windows 10
    1. S

      @雅余买不起啊!手持III目测IV没有特别大的进步,等过两年价格稳定收一个。

      Safari 18 · iPhone iOS 18.6.1
      1. 雅余

        @S确实,没必要。新款是真心贵。

        Microsoft Edge 133 · Mac OS X 10.15
        1. S

          @雅余贵到离谱。

          Google Chrome 139 · Windows 1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