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鲁迅故里至东湖有免费班车,每约20分钟一班,但假日交通堵塞,等车不得,干脆打的前行。本以为偷了个懒,但却运气欠佳,出租车竟然在半途抛锚了。不得已在一片工厂区到处找车,幸好毕竟是假日,偶有车来,招觅乃走。
东湖在绍兴城东。原有箬篑山麓,山名源自昔日秦始皇东巡至会稽,于此供刍草而得。汉代...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土。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
傍晚时分离开八字桥。走了一天,两腿酸痛,看到有人力车夫招揽生意,便凑上前去,车夫大爷喊价十五元,我说十元,他很爽快的答应了。
如果是平日里,我是决计不会坐人力车的,原因大概是总觉得坐在老人用蛮力蹬行的三轮车上,有种王八蛋的味道——毕竟是读书人,从小长在红旗下,同情劳动人民也是很正常的事...
“师傅,请问八里桥怎么走?”
“八里桥?这里没有八里桥。”
不知道为什么,从周恩来祖居出来后,街边问路时脱口而出个“八里桥”……或者是鸦片战争“八里桥之战”的史话印象太深,或者是北京去得太多了吧。
“啊……是,是八字桥!”
“哦,马路对面一直向前。”
“谢谢!”
老师傅说的八字桥,位于绍兴城...
走过蕺山街,绕过萧山街,沿着中兴中路慢慢向南走,不知不觉便来到了绍兴周恩来祖居。
大多数国人知道周恩来是江苏淮安人,但实际上他却是地地道道的绍兴后裔,跟鲁迅搞不好是本家哦。周家先辈于元代迁徙至绍兴,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居于现越城区劳动路369号的祖居,名锡养堂。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
书扇[明] 杨慎墨池波染蕺山云,书尽蒲葵与练裙。郎君自爱家鸡好,肯问兰亭王右军。
写这首诗的人,便是大名鼎鼎的明正德忠臣杨廷和之子、明三大才子之首的杨慎。杨慎曾游历绍兴蕺山,故有此诗。蕺山为绍兴古城内三座主要小山之一,位于城北,也是绍兴的主要历史名山。蕺即蕺草,也称岑草,该山因多产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