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印度旅行有什么苦恼的地方,那么地名的不准确和沟通的困难算上一宗。比如想去看地图上标着的旧堡(Old fort,或称


离开旧堡不远处,突突车司机让我们下车,说他会在这里等着的,并且善意的劝告我们小心拉客的坏人和乞丐(坐着突突车,一路上颇有几个乞丐上前骚扰,不胜其烦)。
徒步而行。不远,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看到身后一座半损毁的漂亮的古代清真寺。它那么的吸引人,以至于前往旧堡的欲望也暂时被搁置了。
在门口我再一次迷惑了,上面写着是典型的印度英语
这座寺,或者说这座半废墟建立于
1556
白拉姆·汗之后,阿克巴仍然不愿亲政,而改由奶娘玛罕·安嘎及其奶兄阿丹·汗为政。阿丹·汗野心勃勃,飞扬跋扈,深为阿克巴所嫌。终有一日,阿丹·汗察觉阿克巴可能要密谋除去他,乃携亲信数人,执锐入宫,先击杀宫廷重臣、阿克巴另一奶兄阿塔尕·汗(Ataga Khan),随后冲入阿克巴寝宫意图不轨。阿克巴大怒,起身出宫,掌掴击昏阿丹·汗,并下令将其从台阶上掷下,第一次没能摔死,第二次乃命头朝下掷下,脑裂而死。不久,玛罕·安嘎伤心欲绝而死,年满二十的阿克巴终于亲政。
联想到明熹宗朱由校和乳母客氏那纠结不断的恋情,历史都是多多少少的相似。
未曾料到这样的场面,一头打扮得非常漂亮的大象就这样与我们擦肩而过。突突车司机说过,“是的,这里是印度”。





可能毕竟身份不是皇室,权势再大的玛罕也只够资格用一些有色差的红石和各种各样的五彩石来建造这座规模不小的清真寺。

开鲁尔·曼纳齐寺被当地人认为是

走入正门,寺前有小广场,两旁为红砂岩堆砌的双层高回廊,旧时曾为伊斯兰学校,前方为五门圆拱祈祷室。广场正中有一水池。

池水浑浊发绿,不忍靠近。几个建筑工人正在修缮,大约下班的缘故,在此刷牙、洗脚。前方祈祷室前一排鞋子,有十来个穆斯林正在祷告。中央门拱有玛罕·安嘎建造本寺的题词。

正门后部,修葺得比较粗糙,除了门楣上有雕刻着花纹的为用黄泥堆砌外,其余部分均为石块垒砌。

正门后侧部分特写。两个圆形徽章上密密麻麻阳刻着伊斯兰教的谒语。

两侧回廊几成废墟。

在下午不断变换的光线下,这座粉色的清真寺好像在倾诉着过去曾有的完整与短暂的美丽。

Winter
还待续啊?印度能写这么多篇...
十三年前 Google Chrome 16 · Windows 7S
@Winter 德里的特别多,并在一篇写太长了……
十三年前 Google Chrome 16 · Windows 7德里应该还有一篇,阿格拉一到两篇,孟买一篇,印度之旅就结束了。
ric83311
主页的界面越来越像门户网站了呢,说实话还真的有点头晕哦;p : 电驴
十三年前 Maxthon 3 · Windows 7S
@ric83311 是吗,要不我还是改回去。
十三年前 Google Chrome 16 · Windows 7ric83311
@S 呀,怪我说话太直接,还是看您喜欢啦;p 虽然我喜欢原来的样子,灭哈哈哈哈哈,我是不是很坏,给你出难题;p : 电驴
十三年前 Maxthon 3 · Windows 7S
@ric83311 是的。
十三年前 Google Chrome 16 · Window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