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热内卢有两座著名的山峰:面包山和基督山。面包山位于瓜纳巴拉湾(Guanabara Bay)入口处,是里约的象征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顶可将里约全景尽收眼底。
最早时,印第安人管它叫泡德阿古夸(Paund Acuqua),原意为高大挺拔的独立山峰,其发音近似葡萄牙文中的“糖面包”(Pao de Acucar),再加上山的外形又使后来的葡萄牙人想起老家用来把糖制成圆锥形方糖一种土制模具,所以就叫它“糖面包山”(Sugar Loaf)了。而华人则将“糖”省略(因为中国人吃的面包大多是甜的?),干脆直称之为面包山。
到了里约怎可不去面包山呢?何况还有Luana和Pedro很爽快的开车带我们去了。车七转八转,经过里约热内卢海军学院,才到面包山下。山脚下有一座胜利铜雕。

车票在山脚购买。门票站上方的树,大概招来太多的鸟儿,让玻璃屋顶上到处都是鸟屎,所以,他们把树锯短了,还放了防鸟网。

让我们惊奇的是,Luana是导游,所以可以随便走进去。看来我也应该考个导游证啊!
刷过门票后走过“船坞”,在这里登上缆车。

1912年,第一条电缆车线自面包山麓的红色海滩(Praia Vermelho)启用,由山脚至山顶分两个阶段,第一站是面包山脚的乌尔卡山(Urca Mountain)。第一部德国制廿四人座电缆车,共服役了六十年,直到1972年才被较大型的缆车所取代。这是半山腰的老式缆车。

现在我们搭乘的是意大利制外型像泡泡似的电缆车,容量可达七十五人,提供三百六十度的揽景视角。共有两部缆车分别自山顶及山脚同时对向开出,运营时间为上午八时至晚上十时,每半小时开出一班。


从缆车上看海湾。除了阴雨天糟糕外,景色还是不错的。

面包山侧有略低的两座山峰——狗面山和乌尔卡山,均为215米高。1565年,里约市在这两座山之间创建,现在山脚下还能看到当年保卫里约市的圣若奥古城堡。从乌尔卡山腰的转换站出缆车,登上前往面包山的缆车。

面包山在前。

从缆车上方的窗户探出去,拍了一张。这么光秃秃的一座石山,当年要爬上去肯定很困难吧!

山顶,刚出缆车,就看到了——阿姆斯特丹·萨奥宝石店,呵呵!



琳琅满目的工艺品。


同事在里面挑花了眼。


树雕:女人。

一侧的平台,是看海滩的好地方。这处海滩便是我们住的科帕卡巴纳。

平台地面精致的“指南针”。


一阵阴雨袭来,雄鹰在大海上空翱翔。

跑到面包山平台另一侧,一样是阴雨渐渐笼罩。

有些沮丧:看不到远处的基督山!

海湾附近,可以隐约看到远处的跨海大桥和近处的海军小岛。左上角,是我们过两天要起飞的圣杜蒙特机场(Santos Dumont Airport)。天,这跑道也太短了!


不死心,再望一下远处隐约的山头。

在一旁有个摄影师,扛着大炮三脚架在拍照。看来,天气也让他没招了。也罢,我来拍点黑白的,反而更有感觉。


大概是天气不好,这游艇在港湾处绕了个圈子就回了。



漂亮的海滩,有机会在这里戏水才好。左下的住宅区都是富人的小房子。

下起了大雨,该下山了。


喜欢这张雨珠。

游客们。


尽职的警察。

璀璨的灯光。

尽管阴雨天让人不爽,毕竟曾经来过。
摄影师Ignazio Sciacca拍摄的面包山壮观景色。他在里约热内卢和热情的巴西人、桑巴及Caipirinbas酒一起度过两个月之后终于等到了这完美的的一天在Sugarloaf山上拍到这张照片。

摄影师Tim Kemple拍摄的Renan Ozturk在落日余晖中的面包山上走钢丝。

好玩 福建
倚山伴海的地方怎么看都好看。那缆车看上去有点恐怖。
十三年前 Google Chrome 21 · Windows 7S 江苏 *
@好玩 恐怖吗?我觉得比国内很多名山大川的缆车要看上去安全多啦! 🙂
十三年前 Google Chrome 21 · Windows 7蘑菇天空 云南
的确有点恐怖,我怕它把那座山拉倒了。。 😯
十三年前 Google Chrome 24 · Windows XPS 江苏 *
@蘑菇天空 这……不会吧…… 🙄
十三年前 Google Chrome 21 · Window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