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苏州

宰相故里陆巷村

陆巷村,是东山最具代表性的古村落。位于东山以西,背靠莫厘峰,面向太湖,同西山遥遥相望。古村成于南宋,至明代,因正德年间(1506-1521年)出了宰相王鏊而兴盛。王鏊曾连中解元、会元、探花。作为门人的唐伯虎称他为“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现保存明清古建筑三十多幢。 到东山怎可不去陆巷?虽...

东山环太湖公路

中秋小长假,前往苏州东山。 自从去年疫情爆发后,东山就火了,原因是东山环太湖公路在岱心湾大桥至丰圻(qí)大桥段,有些像日本镰仓江之岛电铁前站。儿时看过《灌篮高手》的男女们,早就趋之若鹜了。 计划不如变化快,出门就晚了,到东山时已临近正午,刚下车就感受到秋季最后的疯狂。 岱心湾大桥,...

遇见苏州平江路

平江路在上午去的定慧寺街以北,沿平江河南北走向,南起干将东路,北接东北街,古名十泉里,是苏州最古的老街之一。今之平江路历史街区,是苏州保存最为完整的古街区,自宋以降其城坊格局变化不大。 十年来,在地图上曾不止一次的“鸟瞰”过平江路,可能因为懒惰,或没有新意,也就一直没去,今日趁着时间多...

吴作人艺术馆藏

在定慧寺与双塔寺间,有吴作人艺术馆。这座馆选址很好,就在苏公弄,也就是前人纪念苏东坡的祠堂(已毁)附近。 吴作人(1908年11月3日-1997年4月9日),男,安徽宣城泾县人,生于江苏苏州,1926年入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建筑系,1927年至1930年初先后就读于上海艺术大学、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及南京中央大学...

苏州定慧寺访古

定慧寺巷之所以得名,自是因定慧寺故。寺院始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年),代有兴废。元末毁于战火。明洪武(1368-1398年)僧泽藏山、景新、惠泽,以及永乐(1403-1424年)僧净因先后重建。正统二年(1437年)重建大雄宝殿。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僧大休驻锡,里人唐尧仁捐资重建观音殿,重修大殿、弥勒殿。...

苏州罗汉院双塔

苏州凤凰街定慧寺巷有罗汉院,院内有宋代双塔,即苏州双塔,全名“双塔及罗汉院正殿遗址”。 唐咸通二年(861年)由盛楚创建佛寺于此,初名般若院,五代吴越王钱氏改为罗汉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至雍熙中,判司王文罕兄弟捐资重修殿宇,并增建砖塔两座,千余年来仅多次修理塔刹相轮,结构式样保持...

江南胜境天平山

苏州西有天平山,有“江南胜境”之美誉,乃中国四大赏枫胜地(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苏州天平山、长沙岳麓山)之一。古称白云山,又名赐山,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归葬之地,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著称,有万笏朝天、高义叠翠、万丈红霞、玉泉轻吟等十八胜景。 来到景区,游人如织。艰难停好车,门口来一...

汾湖芦墟跨街楼

哭杨主事[清] 顾炎武吴下多经儒,杨君实宗匠。方其对策时,已负人伦望。未得侍承明,西京俄沦丧。五马遂南来,汪黄位丞相。几同陈东狱,幸遇明主放。牧马饮江南,真龙起芒砀。首献大横占,并奏东胡状。是日天颜㢠,喜气浮綵仗。御笔授二官,天墨春俱盎。鱼丽笠泽兵,乌合松陵将。灭迹遂躬耕,犹为义声唱。松...

吴头越尾震泽镇

震泽,地处吴江的西南、南浔的东边,是一个不怎么出名的古镇,如果不是吴江籍的朋友很久以前安利,是想不到来这里游览的。 种草这么久,国庆节便是决心要来一趟。 经历了前两日的阴雨,今天天气非常好,让我想起多年前的十月去乌镇的感觉。 震泽 没想到震泽是这样一副光景,大上午街坊邻居全都聚...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