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特朗普一手挑起的贸易战正酣,关于贸易战对中国行业的影响被上面问到了。调研了某家消费类电子产品企业A,总结如下:
2018年8月23日,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各种电子产品加税25%(Harmonized Tariff Schedule (2018 HTSA Revision 10)),基本涵盖了所有电子配件,对电子产品价格产生极大影响。A的产品原来关税为2.4%,此次加税后为30%(向上靠档)。由于A的主要出口产品为消费类产品,模式为B2C为多(亚马逊、eBay、Alibaba),因此加税后,美国的进口商并未要求A降价(实际上并未降价),而是将这部分上涨的成本转嫁到终端消费者头上。由于通信配件等主要由中国、日本、德国生产,而日本、德国的产品价格较中国产品贵一至五倍(其中的电子部件、磨具、结构件也都是从中国进口,且日德人工成本很高),因此即使加税,美国仍不得不从中国进口,而不可能实现像特朗普预计的那样,产业迁徙到美国,因为美国并无此产业,也无此产业配套的工人。贸易战对A的唯一影响可能是采购量小幅减少,但毛利将继续维持在健康水平,其最大的竞争仍然源于中国本土企业。
对于中美贸易战,特朗普一贯认为,关税有助于提升美国经济,并表示中国将为这些关税买单,中国因贸易关税将流失数以百万计的工作职位。但是特朗普的白宫前首席经济顾问科恩表示,贸易战对美国经济的打击更大,关税让美国生产商的成本提高,消减了减税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并认为“贸易战中,每个人都蒙受了损失。”从目前来看,确实如此。
吃饭时与要好的同事闲聊此事,他推荐说看看《美国工厂》(American Factory)——是一部近期大火的、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夫妇投资的高地制片公司(Higher Ground Productions)参与的美国纪录片,反映了玻璃界巨头福建福耀玻璃在美国艰难设厂,经历了一系列文化冲突,最后被迫用上机械臂的历程。(影片下载网址)
选在这个点上映,民主党人没有打脸特朗普的意思?
撇开党争不说,这部无比真实和细腻的纪录片,紧紧抓住了我的心,因为人生有两段经历,竟然暗合这部片子的主题:
一是十三年前在澳大利亚白人化学工厂打工的经历,当时是从清洁工做起,因为极其努力认真,澳洲老板让我提升到车间的主力工人。老板虽然严厉,但教会了我一件事,至今牢记于心:工人干不好,不是工人不好,而是工具不到位,培训不到位。
二是十年前在中国民营企业做国际贸易的经历,从一个不怎么懂业务的业务员,做到了美洲的销售经理,还协助去美国设厂。虽然,那个设在北卡罗来纳夏洛特市的只有五名当地员工的工厂最后无疾而终了,但是这段经历告诉我,如今的美国人早已做不到中国人那么勤奋、奉献和忘我,早已被其文化侵蚀,成了衰败的象征。
片子里,那中国员工尾牙上的尬舞,美国领导震惊的形态,中国工人半军事化的作风,美国工人懒散的状态,中国老板随手一指就要更换大门朝向的随性,美国领导无语的表情……十年前的一幕一幕,全都在眼前浮现起来……我仿佛把自己真的代入了那个在中、美高层间来回翻译解释的董秘,为这些尴尬的文化冲突而汗流浃背。
也许唯一让人好笑的是,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家到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设厂招聘无产阶级工人,为提高生产,反对设工会……
于是忍不住给同事深夜留言:
太震撼了,让我想起了以前在美国、澳洲工作的事。有时候觉得就像那个美国领导说的那样,World is divided!
最后,推荐懂e文的读者阅览烂番茄评论。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纷扰芜杂的时代
@响石潭一言以蔽之。
洪潼县里无好人。这就是大人的世界。
@大致所以人与动物,差异并不大。
川普就是个商人,不适合从政
@鸟叔美国的政体是,施瓦辛格都能当州长那种……
也看了,第一感觉,老板好土。另外,国人都是奴役式的员工管理方式,不适合美国人的,没有接受过这种教育。
@JiaYin这是东西方的碰撞。
看了一下,很真实。另外无法认同这种公司的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