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朋友圈炸锅的一大新闻是:5


距离高考只有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润文)江苏省教育厅近日公布《关于
2016 年江苏高等学校跨省招生计划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表示江苏省将调出 3.8 万个招生计划安排到中西部省份,但不会影响本省学生的高招录取,并且还会协调高校在江苏扩招。 据了解,江苏省参加高考学生人数持续减少,今年再创历史新低。2016
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 36.04 万,比去年下降 3.25 万。2013~2015 年,江苏高考生源分别为 45.06 万人、42.62 万人、39.29 万人,年度录取率分别是 85.80%、87.30%、88.80%,年均增长 1.50 个百分点,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随着省内生源逐年下降,教育部门引导高校调出招生计划,安排到考生数量多、升学压力大的中西部省份。(来源:中国青年报)
那么读者疑惑了:江苏省教育厅竟然敢胳膊肘向外拐调减本省名额,吃了豹子胆了吗?据澎湃新闻社记者龚菲文章《江苏高考将向中西部招生近
5
月 11 日上午 10:05 分,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微博 “@ 江苏教育发布” 回应了关于 2016 年江苏高等学校跨省招生计划。据介绍,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 2016 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发〔2016〕7 号)要求,今年江苏承担国家专项计划 66450 个,比 2015 年增加 26350 个。其中本科 29950 个,比 2015 年增加 9350 个;专科 36500 个,比 2015 年增加 17000 个。 江苏省教育厅的这份说明中表示,“国家专项计划主要安排在河南、广西、贵州、甘肃等
10 多个中西部省份和录取率较低的人口大省等地区招生。从省际间比较来看,由于我省高等教育资源丰富,教育部安排我省本科招生计划总规模较大,但在有专项计划安排的有关省份中,我省本科调出专项任务计划占本科总计划的比例较低。其中关于 38000 人的调出计划为指导性计划,既可安排本科,也可安排专科。我们具体安排为本科 9000 人和专科 29000 人,已经充分考虑了省内高考考生的本专科录取率不降低的因素。” “5
月 10 日夜里,省教育厅紧急召集会议,并形成共识,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明确指出,不管出什么样的事情,首先要确保考生,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不要因为这件事情,影响考生的心情,让考生考好,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一个考生牵涉到一个家庭,甚至对整个社会的稳定都很重要。” 江苏省教育厅新闻办副主任薄其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份说明也是连夜写出来的,就是为了给江苏考生一个透明的信息说明。 “家长的心情我们很理解,但这是教育部的通知,作为江苏省教育厅只能去执行,这是国家的一个政策,可能部分家长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我们教育厅格外重视,这不仅事关考生,而且有在备考的关键时刻,因此我们今年早上就把这个说明给发布出来了,不仅是让家长对国家的政策有进一步的了解,也希望家长的情绪能快速的稳定下来,这样给考生也有一个比较好的备考环境。”
哦!原来是这样啊,责任全在教育部!快去找它!
这么官方的说辞,难怪家长们不忿儿了!那么,38000
澎湃新闻记者从该省教育厅发布的跨省招生计划的说明中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江苏高等教育资源总量的不断扩大、高考生源的逐年下降,高考各批次录取率逐年提升。2013—2015
年,江苏高考生源分别为 45.06 万人、42.62 万人、39.29 万人,年下降幅度 3 万人左右。年度录取率分别是 85.80%、87.30%、88.80%,年均增长 1.50 个百分点,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其中本一录取比例分别是 10.29%、10.54%、10.85%,年均增长 0.30 个百分点。 薄其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38000
个跨省招生计划是教育部下发的指标,“江苏省教育厅作为东部的发达省份,也该为全国做贡献的时候了,不能江苏省教育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国家要求你做贡献,你不去做,这肯定是不行的”。
说了半天其实就是皇城教育部的指令性计划。那么
薄其芳表示,2016
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为 36.04 万人,比 2015 年下降 3.25 万人。
语焉不详的官方的公信力在哪里?本着科学的精神及感谢万能的度娘,在搜狐网自媒体文章《家长炸锅啦!网传江苏高考减招
2015
年,江苏省共有 39.29 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相较 2014 年同期 42.57 万的报考人数,减少 3.28 万人,减幅为 7.71%。 据统计,2010
年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为 52.7 万, 比 2009 年的 54.6 万减少近 2 万,这是近年来江苏省高考报名人数首次下降。从 2010 年起,高考报名人数以平均每年 2 万人的数量在递减。2011 年江苏省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为 49.98 万人。2012 年,江苏高考报考人数仅 47.4 万人。2013 年江苏省有 45.1 万人报名参加高考。2014 年高考报名人数 42.57 万。 从这组数据中不难看出,2012
年以后,出现了人数降幅变大的现象。 再来看今年江苏小高考的报名人数。同样,今年的人数也是创新低的。今年江苏共有
34.78 万人报考学业水平测试,比去年减少 3.5 万人。 ……
今年江苏本科高校招生计划比去年多出
2500 人,因此,我省考生的录取机会仍将进一步增加。
好嘛,减少了
那么家长是否就此


官方的解释又是什么呢?
澎湃新闻记者从该省教育厅发布的跨省招生计划的说明中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江苏高等教育资源总量的不断扩大、高考生源的逐年下降,高考各批次录取率逐年提升。2013—2015
年,江苏高考生源分别为 45.06 万人、42.62 万人、39.29 万人,年下降幅度 3 万人左右。年度录取率分别是 85.80%、87.30%、88.80%,年均增长 1.50 个百分点,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搞了半天官方的口径是以生源数量下降为分母导致的专科以上录取率逐年提升为基础来考量江苏教育质量的啊?所以我们明白了,家长们和官方诉求点的差异在于一本录取率(2015
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比例,固然专科以上录取率是一个主要指标,但作为江苏这样传统教育大省,光有专科是不够的,更应该跟北上广一样,向着皇冠上的明珠——一本录取率
所以,今年家长们不爆发,明年也一定会爆发,早晚的问题。
最后呼应一下题目
中广网南京
2009 年 1 月 6 日消息(记者姚东明 江苏台倪恩泉 刘海涛)江苏省教育厅 5 日公布了 2009 年江苏高考新方案,这个方案在去年刚刚实施的 2008 年方案的基础上,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了调整。如果算上这个 “小改款” 的高考方案,江苏在过去十年中已经第六次调整高考方案。 2008
年,江苏省教育厅推出了 “3+ 学业水平测试 + 综合素质评价” 的高考方案,在具体实施后引发了很多问题,导致考生、家长、学校的强烈质疑。针对社会各界反映的问题,江苏省教育厅经过慎重的研究,对 2008 年方案做出了五点调整。 ……
销魂的
好消息!就在上个月,我大江苏的高考又改革了!不到
20 年,江苏高考制度已经改了五六次,让你永远都怀有一种初恋般的新鲜感觉,是不是很棒! 1999
年:“3+2”
2000年-2001 年:“3+ 小综合”
2002年:“3+ 大综合”
2003年-2007 年:“3+1+1”
2008年-2019 年:“3+ 学业水平测试 + 综合素质评价” 自 2018 年秋季高一入学考生启用:“3+3”
你就玩吧,可劲的玩,把江苏高等教育玩死为止!有门道的出国去,有条件的北上广,最差搞个西部户口,直到把江苏考生全逼出去为止!

附:
从输出
3.8 万高考计划到失败的高考改革——对江苏教育的反思 徐州医学院教师 风清飏
v
2016.05.11 22:27这几天,全省各地的高考考生家长们无比闹心。大家在微信朋友圈相互传递信息,特别是听说江苏
2016 年将向中西部省份输出 3.8 万高考计划后,家长们坐不住了。有人到当地教育局,也有人到省教育厅表达意见和强烈不满。省教育厅门口今天如临大敌,看到有的家长当场被抬走,有人还写诗表达激愤,而且这种不满的情绪还在继续蔓延。 很长时间以来,作为江苏人,往往以有较好中学教育资源和比较高的大学毛入学率感到自豪。据说现在江苏的大学毛入学率已经超过
90%,这个数字当然包括专科、职业教育院校在内。但是,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江苏考生的一本录取率在全国排名很低。大大低于一些中西部省份。本科第一批次录取率简称一本录取率,代表了一所中学高考的综合实力,从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一个省份的高考实力。既然江苏是教育大省,甚至正在成为所谓教育强省,为什么一本录取率不高呢? 看看数据:
2015
年一本录取率约 9.6%;2014 年一本录取率 9.38%;2013 年一本录取率 9.2%。同时期,京津沪不说了。青海平均是 18.29%,宁夏平均 17.9%,新疆平均 12.86%,内蒙古 14%。很显然,和这些中西部的教育落后省份比,江苏一本的录取率只有人家的一半左右。 与如此之低的一本录取率相比,江苏的孩子承受的压力却要大的多。江苏学生的考卷是出了名的难,难上加难。这也是家长们看到江苏输出
3.8 万计划给中西部要发怒的一大原因。按照官方的说法,3.8 万计划主要为了支持中西部地区。可笑的是正如我们前面看到,中西部的许多省份一本录取率远高于江苏。 除了计划被缩减,一本录取率不高,家长们还有一点很大不满,就是江苏的高考改革。江苏的高考改革简直像小孩脸,说变就变。就这几年而言,江苏高考改革了四次:“3+
小综合”、“3+ 大综合”、“3+2”“3+0”。如此朝令夕改的做法引起了社会的诸多不满,甚至有院士也提出过质疑和批评,高校也表示不理解。但是,江苏就这样任性。 这里特别要说一点,有一些所谓本省著名的教育专家,就是专吃这种
“改革饭” 的,大把的课题经费到手,孩子们都成了他们的小白鼠。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唯这些专家马首是瞻,也应该很好地听听社会大众和考生的想法,不能脱离实际。那些为了所谓创新而搞的创新实际就是扯淡。 教育是社会公器。虽然说拿出
3.8 万计划支持西部,也许从全国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正确的决定。但从一省来说,就未必合理了。更何况江苏如此之低的一本录取率和广大考生的需求严重不协调。因此,必须要充分照顾和考虑本省民众的实际需求,一省之教育首先应当服务一省之学子。 家长们激动的情绪由此不难理解。
舆情 | 何以江苏湖北对
“高考减招” 群情激奋 凤凰网评论员 叶鹏
高考在即,江苏、湖北两省的考生及家长们却被
“高考减招数万” 这样的消息,点燃了内心的怒火。5 月 11 日起,江苏、湖北两省的一些高考学生家长就分别在两省的教育厅门口大规模聚集,随后在各社交媒体上引发激烈的讨论,且事态持续发酵。 这两地家长们的恐慌、愤怒和抗议,发轫于
4 月 22 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 2016 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2016 年,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安排 21 万人,其中本科 14 万人,由北京、天津、江苏等 14 个省 (市) 的公办普通高校承担,面向河南、广西、贵州、甘肃等 10 个中西部省 (区) 招生。 根据这一通知的精神,11
日,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 2016 年江苏高等学校跨省招生计划说明》,其主要内容是从江苏省内高校中调出 3.8 万个招生计划,去中西部地区以及录取率较低的人口大省。而自身作为中部省份的湖北也将调出 4 万招生指标,调向山西、江西、河南等地,占全国调出总数的四分之一。 由于该计划没有详细交代,与其他省份单纯地从数字上比较,差异就甚大,且不说根据
2013-2015 年 3 年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分别为 24%、21.5%,而湖北和江苏只有 10.9% 和 9.7%。依此来看,江苏、湖北两省考生和家长们的愤怒不难解释。微博网友最牛县县民,表示江苏每年也就几十万人高考,三四万减招,让江苏学子情何以堪。 而知乎网友朱意如则发帖说,“江苏省高校说起来也不算少,但是比起北上广还是差远了。而那些高校对我们的分数和选修等级可以算是要求严苛。我们连自己的考生还没能照顾得来,为什么就要先照顾西北等地区的学生呢?”
针对这番网上网下舆情汹涌之势,5
月 13 日晚,湖北省教育厅刘传铁厅长接受了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表示省属高校 2016 年在湖北的本科招生总计划不低于去年,其中,公办本科高校在湖北的招生计划也不低于去年。同时能够做到 “四个不低于去年”:在鄂 7 所部属高校在湖北的招生计划总量不低于去年,本科录取率不低于去年,一本录取率绝对不低于去年,全省总录取率绝对不低于去年。在此前湖北之声的采访中,湖北省教育厅表示,这 4 万个计划为指导性计划,而非指令性计划;既可作本科计划安排,也可作专科计划安排。 而江苏省教育厅也在
13 日 23 时 50 分许,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布公告表示,普通高校在江苏招收统考生计划超过 32.2 万人,比去年有所提高,而今年省内生源比去年减少 3.25 万,不存在 “减招” 问题。 早上,“央视新闻”
微博也转发了两省教育厅的回应,不过仍难消大部分网友不平之感。“真心湖北江苏的试卷难考啊!我武汉的!真的是难,我高考的时候分数去别的省估计可以读 1 本,但是我父母不想我离他太远,所以只够读 2 本!为什么北京上海没有这个政策啊!他们录取率那么高,我们两省只有 10% 左右!怎么不关心下我们两省考生,说支援中西部,好像我湖北也是中部吧!” 微博网友 @ 起司 12135 如是评论。 也有对两省地方官员揶揄的,比如
@ 把酒自言欢就说:“北京安排的任务,江苏湖北领导怕丢官,不敢不做。” 当然也少不了被支援省份的声音,@
沙漠之鹰 51 就跟帖说,无非就是既得利益者不想失去利益!河南一亿多人口高考人数最多省内就一个 211 工程高校,找谁说理去? 还有人对全国不同卷和同卷不同录取分数表示反对,网友马到成功说,不能劣币驱逐良币,重视教育的地区反而比不重视教育的地区,同样的大学需要更高的分数。我是江苏人,我当年考大学的时候,同是全国卷,我们专业在江苏的录取分数比有的省高近
100 分。同样的卷子,同样的考分,在江苏和有的省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分数怎么来的,是起早贪黑学出来的,是我们含辛茹苦的父母即使农活再忙,也不让我们下地挤出的学习时间。这件事戳中了江苏家长和考生的痛点。 在知乎上,网友
“chenqin” 通过图表分析,看各个省的高校,在各个地区招生时,分数线的分布情况,得出的结果是:将江苏特定高校的招生名额移至其他省份,对江苏可能会完全没有影响——这些学生在江苏甚至无法招满人,即使有名额也被浪费了。而若这些名额向其他地区转移,虽然线上可能招不满,但至少还能够进行线下补录,最后还是能用完的。 今天的南方都市报发表了教育学者熊丙奇的《促进高考公平的调整为何引发家长恐慌?》评论文章,在他看来,借发达地区高考生源减少这一契机,调整各地的招生录取比例,缩小各地的高考录取差距,这从国家角度来说是一件好事。而引发家长对国家政策不满的原因是,一方面政府部门只公布了总体数据,没有对数据做进一步解释;另一方面是发达地区应该有统一的行动。
政策如果制定的太粗糙,不考虑到各个省的实际情况,这样下指标式的做法难免激起争议。知乎网友
CTT 就表示,一句话概括:计划经济遗毒。也有网友提出解决全国教育资源不平衡之策,提出可以增加外省名额,难道非要大规模减招本省的名额吗? 另外一位四川网友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加强对西部地区教育的扶持,增加本地大学容量,在四川等教育较强省份实行对口援助,没必要放到沿海来;第二,增加一年到两年时间的到沿海优质高校交换生项目,从西部高校中的优质学生选拔交换生或者借读生。
凤凰网采访了北大教授张千帆,他认为高考指标行政性分配,这是一种
“拆东墙补西墙” 的办法,不是长久之计;会说造成地区之间的不公、不和。高考向中西部省区倾斜,应该主要通过本科扩招的方式,而不是从现有的、任何省市当中去拿它们的名额。 凤凰评论则推出《撕裂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公平?》与《江苏考生家长到底在愤怒什么?》两篇评论,前者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在
“大的公平” 与 “小的公平” 之间,找到某种利益的契合点和操作的着力点。后者则认为,从全国的大棋盘看,扶贫是为了削峰填谷。但简单的数字平等主义,很难说服已经觉醒的人们,何况还有北京、上海这样的特例存在。 江苏、湖北两省家长们的抗争还在继续,然而相关的新闻在网站、朋友圈、微博却打不开了,具体原因,想必大家都懂的。这起向中西部调剂生源计划,其出发点不该用
“阴谋论” 来解释,但为何引发如此轩然大波?我们且看如何收场! (凤凰评论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JiaYin
上海貌似也要让出去几万人,唉。。。这变态的教育和教育局。
九年前 Google Chrome 48 · Windows 7S
@JiaYin 哎
九年前 Wordpress App 6 · iPhone iOS 9.3.1Shrek
我就想说四个字母
九年前 Safari 9 · iPhone iOS 9.3.1S
@Shrek mlgb
九年前 Wordpress App 6 · iPhone iOS 9.3.1从良未遂
统一的对外宣传口径已经下来了,要求我们抓紧学习。
九年前 Safari 9 · Mac OS X 10.11S
@ 从良未遂 学习要抓紧,但话还是要说。
九年前 Wordpress App 6 · iPhone iOS 9.3.1不亦乐乎
使劲的折腾。
九年前 Google Chrome 49 · Windows 10S
@ 不亦乐乎 嗯,不作会死。
九年前 Firefox 46 · Windows XP大致
辽宁垫底。yeah,真是大快人心! 30 年一直在改革,只能说明改的方向是错的。
九年前 Firefox 46 · Windows 7不是有那个说法嘛,你
S
@ 大致 说得太正确了!
九年前 Wordpress App 6 · iPhone iOS 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