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拥挤的人群中满头大汗的走出哈吉·阿里清真寺。身旁是川流不息的人群。忙不迭的跟司机打电话,很艰难的接通了,然后英语印地语的互相扯了一通,凭着感觉向一条大路走去。虽然此地混乱无序又在异国他乡,但是居然还是找到了司机,可谓奇迹。
照着地图向印度门进发。
两旁的古老建筑。孟买不愧曾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基地,房屋风格很有大上海租界的味道。

高架路上的盆栽。觉得很眼熟,想起上海的高架上也如是栽种了很多。猜想应该是学习的上海吧,孟买不是常夸海口要赶上上海吗?

老建筑大体都是当地富豪人家。但如今住了哪些人却不得而知,也许跟石库门有的一拼。

漂亮的公寓楼。


像这样的小楼,很让人想起上海交大的一些老建筑。

健康活泼的儿童,这些背着书包穿着干净校服的孩子们看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铁丝网围着一片红土板球场,附近是古老却漂亮的公寓楼。


这栋楼更是让人想起武汉外滩和上海外滩的那些经典建筑。殖民地都是一样的。


天桥和房子都像上海,然而脏得多也更破旧。

少言寡语的司机再次骄傲的指着窗外说这是一片足球场。

榕树,大约厦门也是这样。

路边席地而坐闲聊的人们。

尼赫鲁的塑像,背后的雄伟建筑是孟买市法院。


这座铜像是


好心的司机让我们下车,并告诉我们只要打一个未接电话他就来接我们。这里便是孟买印度门所在的阿波罗码头(Apollo Bunder)了。

与德里印度门(India Gate)不同,这座印度门(Gateway of India)的建造历史要悠久得多,建筑式样自然也要古典得多。它是一座融合印度和波斯文化建筑特色的拱门,为吉特拉式建筑,形式与法国的凯旋门极为相似,高



印度门一侧便是阿波罗码头。

如果在去以前仔细研究一下谷歌地图的话,我也不会后悔了,因为在上面阿波罗码头这段防坡堤的另一侧,便是印度皇家海军的基地,里面可停泊着大小几十艘军舰,还有印度海军
英式的码头铁柱上,M.C.G.B.


孟买印度门气势很雄伟。

当年英王乔治五世便从此门进入孟买。







门下尽是军车。2008


这便是曾遭袭击的泰姬玛哈大酒店,作为孟买的城市地标酒店果然恢宏不同凡响,难怪频频遭恐怖分子光顾。酒店被誉为



酒店内有不尽其数的艺术品和珍宝,可惜同事身体不适,败兴之致,只好早早离开。
远处的皇家孟买游艇俱乐部(Royal Bombay Yacht Club)。

孟买的老式出租车,它没有国内出租车的载客灯,只有在左前方有一块

马拉撒(Maratha)王国印地族勇士希伐吉·伯斯勒(Shivaji Bhosle)铜像,其皇家尊称为

银光闪闪的马车。


沿着码头附近的街区都是英式老房。

两侧郁郁葱葱。


然而在一个角落,这一家

阳光刺眼……

手工艺品商店。做工稍显粗糙。本欲买些小东西回来送人,见此作罢。


一辆马车款款而来。



某个大饭店,尖顶很是漂亮。





一处纱丽和地毯店,精致的做工和惊人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坐在椅子上跟印度人讨价还价的光头像是中国某个老板。

泰姬玛哈饭店东北侧的摄政旅馆(Regency Inn)。

孟买的商贩比德里文明得多,一问不买,礼貌转身而去,绝不反复纠缠。毕竟是被殖民过的南方人啊……



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大榕树。


在此地再一次等待我们的司机,天气炎热,灰尘遍地,很是不好受。

无聊间便多拍了两张街景。


等了半个时辰,车夫终于来了。上车便走。因同事全无游兴,一路便听天由命,所见所得。

孟买维多利亚火车站。这里也是一处久负盛名的哥特式古建筑。于

车到海滨大道(Marine Dr.),司机停车让我们观赏孟买外滩。站在这里一望,果然与十多年前的老上海外滩有些像……不过现在的上海外滩修得太好了,今非昔比了。



恍若站在上海外滩,也仿佛站在武汉长江之滨。


可惜外滩周围的建筑毕竟残破了些,规模也不及上海,否则也许可以与上海一较上下。

在步行街上散步是当地年轻人喜爱的事情。这里没有上海外滩那样的游人如织,更没有孟买市区那汹涌的人流,地上总的来说也挺干净。

乔帕蒂海滩(Chaupati,全称

来不及太多的观赏,与司机一起冲进海滩旁的厕所方便。想起,5

继续回程。路边的女学生,绿色的裙子很有民族特色。

想不到印度十日,所带数千美元大部付了房费,更想不到晚餐窘迫到要掰着指头吃麦当劳。麦当劳很是稀有,指着地图拜托司机找了半个时辰……不过孟买的麦当劳口味不错,也很干净,除了牛肉没有,其他都挺好。

饭饱后回到酒店,除办公外无事可做,乃作序文《不可思议的印度》。
ric83311
说句实话,有厦门鼓浪屿的调调 : 电驴
十三年前 Maxthon 3 · Windows 7S
@ric83311 我还没去过厦门……向往 ing
十三年前 Google Chrome 16 · Window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