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了这么一个稍稍耸人听闻的标题还是冒着被本地政府和谐的危险的。说它稍稍耸人听闻,是因为古镇本身并没有消失,它还是存在在那里,而且正在被修缮中,但消失的是古镇的韵味、古镇的人。根据无锡古镇开发办的命令,所有在惠山古镇上的人都将被强制拆迁,导致民怨沸天。试想一个古镇,里面住的不是原住民,那这个古镇还是它本来的范儿吗?我不知道对所有居民强制拆迁这个一刀切的馊主意是哪个昏君想出来的。据街上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大爷说,拆迁后,进行招商引资,以后来开商号的,可能都是什么河南人啊浙江人啊……我不反对招商引资,也赞同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修旧如旧,但我反对以开发为名,行强制剥夺本地居民居住权和经营权的实质。正确的做法是修旧如旧的同时让本地居民有机会选择继续住在原地或选择异地补偿性房置,正如无锡南长区在南禅寺改造时给与居民的正确做法一样。这样原居民可以在享受到古镇修缮好处的同时,继续经营旧时的商号,让外地游客体会到无锡的古老风情。反之,难道游客们愿意相信操着一口非无锡本地方言的人在叫卖正宗无锡惠山泥人或者紫砂陶壶吗?强制剥夺经营权这种实质最赤裸裸的表现在拆迁费之低可能是让大家大跌眼镜的,例如某网友家一套
很可惜,因为当顺民当惯了,从民国开始便是
这次之所以拿着相机走了两次,就是想尽可能把我记忆中的古镇留住在最后的时刻。今后那个开发成类似风景区一样的江南古镇也许很宏伟很漂亮,但已经没有它本来的味道了。
无锡惠山古镇,主体在惠山横街、直街至宝善桥以东惠山浜一带,面积约
由于惠山古镇自
从西门到惠山寺,曾经有一条

荣贞孝节烈坊,是为一位姓荣的寡妇守节一生所立。

还没有





其实我不是完全反对整治,因为一路走过,个别地方住了很多乱搭乱建的外地人,整半条街都听不到说无锡本地话的人,到处搞脏乱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还是支持对这些人拆迁的。

但是又回到最上面的论点,虽然要拆,但对本地居民的合法诉求应该予以偏向性保护,而不能一刀切。

该拆迁办所在地就是一个祠堂——陆宣公祠。陆宣公是唐大历年间宰相,其祠在宋初建、清代重建。公然在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外墙就这样乱张贴拆迁公告是不是也有自扇耳光的嫌疑?


这就是我一直提及的无锡惠山直街那家装修一般但味道最好的王兴记,也要被迁了。




下面是整修完毕的区域。很公平的说,的确漂亮美观,适合旅游,但是我还是希望政府能考虑文化因素,考虑居民因素,考虑商业因素。按照我在塔斯马尼亚旅游时的感受,一座空荡荡没有原住民的镇子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
惠山山门金刚殿前有一对唐宋石经幢,左侧的建于唐乾符三年(876


古华山门下地面的一块砖上书


过郡马祠,是无锡过氏的祖祠,奉祀祖先南宋逍遥郡马过孟玉,《锡山过氏世谱》记载:“宋高宗南渡,过孟玉自和阳护驾有功,使尚逍遥郡主,赐第无锡”。

爱恨交加——修缮后的横街,整齐干净,但却冷冷清清。儿时印象中这里是惠山泥人、糖葫芦、面人儿、搅稀糖、紫砂陶瓷等







“人杰地灵”



穿过

龙头河的源头是龙头,龙头的源头是


地上人字形青砖——乾隆南巡时,地方官将砖砌成

一条复古的龙船,当年乾隆就是从京杭大运河乘坐这样的船来到惠山。



张柬之生平:生年不可考,卒于
杨宗瀚生平:生于
建于道光年间的永宁桥。多少朝依河畅谈的闲适,是否就在此刻中止?










惠山园,曾是无锡第二个公园,建于



美丽的古镇晚霞……

掩盖不了一个时代的缩影——骑二八车穿解放鞋、工装服的货郎师傅,你大概还未明白,曾经熙攘的古镇,已经死去……

更新《惠山古镇的结局》。
aMendaZ
这是中国古镇都逃不了的宿命了……偶决定一定要来无锡看看,虽然离上海那么近,好像从来都没去过……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aMendaZ re amenda:好啊。但冬天就不必来了,太冷,建议 3、4 月春暖花开的时候来游山玩水。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Y N
说的是那些废墟。有的看起来很不起眼也被围着,那么直线距离的那点,就得饶啊饶的走。总之,罗马人把废墟变成了宝贝,变成了无以伦比的财富,呵。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Y N 原来如此国人的观念么也在慢慢的改进,只是有点慢,慢过开发速度,有些可悲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yi
一小撮利益集团为了摄取利益最大化,往往弄虚作假,拉大旗作虎皮上欺祖宗下蒙子孙。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一些端倪:1、锡惠公园每年的游览人数为 100 多万(参照《锦绣锡惠》)。考虑到现有市场结构里中老年市场占较大比重,我们在这里取 50 万人 / 年进行计算。2、根据无锡市和江苏省的统计文件,无锡市近年来旅游人数年增长率为 12.6%;根据本项目的情况,我们选取 8%。3、惠山古镇新项目推出所带来的增量约为 50%。4、惠山古镇建成后第一年游客量约为:50×(1+50%)×(1+8%)=81 万 5、因为古镇旅游项目主要是面向夜间市场,晚间游客人数将到本项目的峰值,约为白天游客人数的 2 倍,那么最后的市场规模(第一年)结果为:81×2=162 万人 +81 万人 =243 万人 6、建成后五年平均接待游客量为 285 万 / 年。7、锡惠公园门票现价为 25 元,白天消费约为 40~50 元,晚间消费约为 150~200 元;五年内市场空间 =(25 元 +40~50 元)×475 万人+(150~200 元)×950=17.3~22.6 亿元。我个人猜想这就是那些利益集团(不惜败坏无锡市市政府名声,以市政府工作人员名义)不择手段赶走惠山古镇居民,而想榨取古镇利益最大化的原因所在……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yi 这组数据自然是理想化的一种状态,按照我的观察其实无锡的商业达不到这个水准。如果古镇开发,白天游客多,晚上其实去的还是本地人居多。我倒认为古镇的开发的确是有点理想主义在里头,而倒不是利益问题。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yi 补充一下,如果按照丽江模式来搞古镇酒吧街的话,yi 那些数据倒是很有可能飙得更高的。但这样基本上就毁了这片古地,一如毁了丽江悠闲的夜生活一样。如果只是一般搞一下,开些铺子,我看按照周围的商业氛围来说,是不行的。该镇西、南为锡惠公园,东为汽修厂,北是 308 部队,目前来说比较缺乏氛围。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yi
老虎新年快乐丽江模式是无锡市政府极力避免的,公布的规划就提到了要避免丽江等古城外来生意人赶走原住民的败笔;由策划丽江古城保护规划的原班人马顾奇伟、夏泉生、朱良文等总设计,目的就是要充分吸取丽江等 “古城” 外来生意人挤走当地人的教训,规划留下部分原住民。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yi
顺便补充一下啊,如果确实是理想主义的话,那就是惠山古镇之福了,肯定不会出现媒体一片赞颂,老百姓一片骂声;现在看看古镇一期的完工情况,可以概括为假—像龙吐水、伪—像李鹤章祠、劣—更是比比皆是,就说修复的石板路,上次我在公园门口听到门口保安在说忠告八十岁以上老人为了人身安全不要再到惠山来了,他说他看到了太多的老人在石板路上摔跟斗还有穿高跟鞋的女士被石板路把跟留住。汽修厂好像已经拆除了吧。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yi 那既然要留下部分原住民,那怎么还会有这样那样的民怨出来?我搞不懂啦。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