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了这么一个稍稍耸人听闻的标题还是冒着被本地政府和谐的危险的。说它稍稍耸人听闻,是因为古镇本身并没有消失,它还是存在在那里,而且正在被修缮中,但消失的是古镇的韵味、古镇的人。根据无锡古镇开发办的命令,所有在惠山古镇上的人都将被强制拆迁,导致民怨沸天。试想一个古镇,里面住的不是原住民,那这个古镇还是它本来的范儿吗?我不知道对所有居民强制拆迁这个一刀切的馊主意是哪个昏君想出来的。据街上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大爷说,拆迁后,进行招商引资,以后来开商号的,可能都是什么河南人啊浙江人啊……我不反对招商引资,也赞同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修旧如旧,但我反对以开发为名,行强制剥夺本地居民居住权和经营权的实质。正确的做法是修旧如旧的同时让本地居民有机会选择继续住在原地或选择异地补偿性房置,正如无锡南长区在南禅寺改造时给与居民的正确做法一样。这样原居民可以在享受到古镇修缮好处的同时,继续经营旧时的商号,让外地游客体会到无锡的古老风情。反之,难道游客们愿意相信操着一口非无锡本地方言的人在叫卖正宗无锡惠山泥人或者紫砂陶壶吗?强制剥夺经营权这种实质最赤裸裸的表现在拆迁费之低可能是让大家大跌眼镜的,例如某网友家一套
很可惜,因为当顺民当惯了,从民国开始便是
这次之所以拿着相机走了两次,就是想尽可能把我记忆中的古镇留住在最后的时刻。今后那个开发成类似风景区一样的江南古镇也许很宏伟很漂亮,但已经没有它本来的味道了。
无锡惠山古镇,主体在惠山横街、直街至宝善桥以东惠山浜一带,面积约
由于惠山古镇自
从西门到惠山寺,曾经有一条

荣贞孝节烈坊,是为一位姓荣的寡妇守节一生所立。

还没有





其实我不是完全反对整治,因为一路走过,个别地方住了很多乱搭乱建的外地人,整半条街都听不到说无锡本地话的人,到处搞脏乱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还是支持对这些人拆迁的。

但是又回到最上面的论点,虽然要拆,但对本地居民的合法诉求应该予以偏向性保护,而不能一刀切。

该拆迁办所在地就是一个祠堂——陆宣公祠。陆宣公是唐大历年间宰相,其祠在宋初建、清代重建。公然在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外墙就这样乱张贴拆迁公告是不是也有自扇耳光的嫌疑?


这就是我一直提及的无锡惠山直街那家装修一般但味道最好的王兴记,也要被迁了。




下面是整修完毕的区域。很公平的说,的确漂亮美观,适合旅游,但是我还是希望政府能考虑文化因素,考虑居民因素,考虑商业因素。按照我在塔斯马尼亚旅游时的感受,一座空荡荡没有原住民的镇子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
惠山山门金刚殿前有一对唐宋石经幢,左侧的建于唐乾符三年(876


古华山门下地面的一块砖上书


过郡马祠,是无锡过氏的祖祠,奉祀祖先南宋逍遥郡马过孟玉,《锡山过氏世谱》记载:“宋高宗南渡,过孟玉自和阳护驾有功,使尚逍遥郡主,赐第无锡”。

爱恨交加——修缮后的横街,整齐干净,但却冷冷清清。儿时印象中这里是惠山泥人、糖葫芦、面人儿、搅稀糖、紫砂陶瓷等







“人杰地灵”



穿过

龙头河的源头是龙头,龙头的源头是


地上人字形青砖——乾隆南巡时,地方官将砖砌成

一条复古的龙船,当年乾隆就是从京杭大运河乘坐这样的船来到惠山。



张柬之生平:生年不可考,卒于
杨宗瀚生平:生于
建于道光年间的永宁桥。多少朝依河畅谈的闲适,是否就在此刻中止?










惠山园,曾是无锡第二个公园,建于



美丽的古镇晚霞……

掩盖不了一个时代的缩影——骑二八车穿解放鞋、工装服的货郎师傅,你大概还未明白,曾经熙攘的古镇,已经死去……

更新《惠山古镇的结局》。
勿飞
对于古镇来说 原住民是血液
十七年前 Unknown · Unknown可惜了 有权的人没有文化意识 想的就是钱
S
@ 勿飞 没错, 你说的话一针见血
十七年前 Unknown · Unknownchen
反对反对!古镇吸引人的本来就是古老的原味,招商引资,那就空剩一个皮囊了...
十七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chen RE 希希:是啊,就是这样的。可惜啊……
十七年前 Unknown · Unknown。。
我来看你啦~~~~
十七年前 Unknown · Unknown又去了好玩的地方拉
吟
不是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吗?应该让官员们去学学唐山是如何招商引资的。
十七年前 Unknown · Unknown惠山古镇没去过,只记得惠山泥人。我对古镇非常钟爱。
S
@ 吟 RE 行吟:是政府部门学习实践活动?我不清楚。就算我嚷,也没用啊。我又不管行政……
十七年前 Unknown · UnknownCarl
可以开发旅游,或建影视外景地,有经济价值
十七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Carl 政府也正是这么想的。但是无锡已经有太多影视基地了,我们需要的是有机的旅游点。
十七年前 Unknown · Unkn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