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路萦回九龙脊

   

惠山位于无锡西,是天目山脉由东向西绵延的支脉,南朝前旧称历山,周围约20公里。据《蠡溪笔记》载,晋代开山禅师西域僧人慧照,来到此山,常与名士交往,名气很大,人们便用慧照的名字命山称慧山。慧惠相通,惠山之名由此而来。惠山山有九峰,分别为头茅峰、二茅峰、三茅峰、莲花山、嶂山、唐山、横山、产山和锡山,南向北望,犹如九龙,因此苏轼有诗《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云: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说的就是在我家后山上鸟瞰美丽的太湖时的景色。苏轼曾于宋熙宁七年春来锡,自带贡茶小龙团,与好友一同品尝二泉水,再由二泉亭登山顶眺望太湖,写下“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名句。清嘉庆四年,无锡人将苏轼诗句刻在石上,并刻“东坡题处”四字以纪念这位文豪。这块碑我小时后还在杂草丛生的某处小路边看到,这次去就怎么也找不到了……惠山主峰三茅峰海拔328.98米,峰顶有号称“江南古刹第一庙”的三茅峰小庙;次峰二茅峰海拔302米,有无锡电视塔和微波站;头茅峰海拔205米,有古石台。这些山可以统称龙山,因此我家所在地叫龙山村,荣毅仁老私邸就在我家后面,当然龙山村是以前的称谓了,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村了,都是别墅区。

在上篇《无锡青山寺》中提到周末天气很好,因此从家出发一路走上山,本来只是登高一下望远,谁知自虐惯了兴致上来就走到顶峰,走得腿都有点抽筋了。记得上一次去顶峰那还是我6岁时候的事情了……

太平庵
龙山村旁的太平庵
太平庵
太平庵
太平庵

单程约5.3km,往返约10.6km,走得腿软。

沿途秋色旖旎。

通向山上的阶之梯旖旎秋色
通向无锡电视塔

上山的阶梯有1688级。本来没有阶梯而是轨道缆车通道,记得是1990年我四年级的时候修的上山缆车,那天剪彩的还是我们华晶小学四(2)班去放的气球呢,放完气球第一批坐缆车上山的就是我们,每人还发了一瓶5毛钱的麒麟牌橘子汽水呢,翻翻抽屉还有那时候的作文……这个缆车大概是因为经营不善在1998年前后拆除了,改修了阶梯,在广电上班的职工可没少锻炼身体呵呵。

除了小时候跟小朋友违规在缆车道上上下下不算外,阶梯修好后一共爬过两次,一次是大一暑假跟小学兼初中兼高中同学、一条裤裆长大的死党刘某,另一次是出国前跟老爷子。今次是第三次了。爬上去还真挺喘的,特别是扛了两个相机。

上山路
登上无锡二茅峰
上山路

终于爬上去了,歇会儿……

山顶电视塔
微波站

看到墙上写着古庙往西走,就顺着箭头走了去,走了好半天也没看到古庙,这才反应过来那庙好像得在好几个山头开外呢吧。

现在的确是什么设施都好了。我以前之所以只去过一次顶峰,倒不是因为高,而是山路盘旋,从前的时候上山只有羊肠小道,在这山头那山头的蜿蜒,从一个地儿去另一个地儿看着很近,其实走过去得上下山n多次,现在呢,都有下面这样的路了……

无锡惠山山路
左边是新修的砖路,中间是从前走的羊肠小道,大马路是防火公路直通山下

我一向觉得,既然上山踏青就不要开什么车,而且我更喜欢走羊肠小道。

无锡惠山
山麓

临近三茅峰,有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无锡人秦光启题刻的“三吴第一山”:

萬歷乙卯 三吴第一山 秦致舜 姪光啓

三吴第一山
“三吴第一山”石碑

再往前,豁然开朗,我在Google地图上无数次看到的三茅峰小庙出现在眼前。奇怪的是,在我幼时的印象中却从未来过这里……

惠山三茅峰古庙老祖庙
三茅峰古庙老祖庙
惠山三茅峰古庙老祖庙门口
老祖庙门口
惠山三茅峰古庙老祖庙
老祖庙
惠山三茅峰古庙老祖庙
老祖庙
惠山三茅峰古庙老祖庙功德碑
老祖庙功德碑
惠山三茅峰古庙老祖庙弥勒佛
老祖庙弥勒佛
惠山三茅峰古庙老祖庙香火
香火
玉皇殿
老祖庙铜钟

看了上面的照片,大家应该也和我一样迷惑不解,这个小庙儿到底是供奉玉皇大帝呢还是佛祖啊?果然是中国特色的神佛兼容,呵呵!按照我的理解,山上的这个庙应该是道家的,可能是现在道家式微,所以小道观被兼并了吧,连外墙都给漆成了佛家的明黄色!

惠山三茅峰古庙老祖庙
老祖庙

二楼是极其具有地方特色的神殿。佛祖左侧三尊(如下下图)是福禄寿,右侧(如下图)则供奉着山神,从右到左分别是惠山山神、头茅峰老爷、二茅峰老爷和三茅峰老爷。我疑心佛祖的位置实际上应该摆放楼下玉皇殿内的玉皇大帝才对。

惠山三茅峰古庙老祖庙神佛
众神佛
惠山三茅峰古庙福禄寿
福禄寿
惠山三茅峰古庙老祖庙屋顶
老祖庙屋顶

与小庙的看管老人交谈得知,他原来是湖北的退伍军人,悄悄往他身后宿舍一看,还有好几身簇新的陆军军装呢。儒释道和军人都在一起了,真是,汗啊!

小庙后是三茅峰顶标记,有一个国家测量标记塔,属于国家一级三角点,是总参测绘大队1954年建设的。再往西走了一刻钟,在防火公路的尽头看到新建的一个茶馆,茶馆前大石上龙飞凤舞的两个字是——“雲龍”。

云龙茶馆
云龙茶馆
惠山山顶俯瞰无锡西
山顶俯瞰无锡西
云龙茶馆
云龙茶馆
惠山顶云龙茶馆
云龙茶馆

风景自然是极好的。走了这许多山路,天气也挺热,已经有点软了,忽然看到道边写着去“石门”,想起小时候老爷子带我去的那个地方,于是鼓起勇气下了北坡。往山下望,看到道家的白云洞。

俯瞰白云洞
白云洞道观
白云洞道观
白云洞道观
白云洞道观
白云洞道观
白云洞道观文昌阁
白云洞道观文昌阁
白云洞道观山门“碧野仙踪”
白云洞道观题匾
白云洞道观题匾
白云洞道观建筑
道观建筑
白云洞道观山门
山门
道观山门
道观大殿
白云洞

白云洞上方有惠山石门摩崖石刻,在惠山三茅峰北坡望公坞上,山路曲折盘旋,俗称“七十二个摇车湾”,峭壁中央有一缝隙,如石门,因此明代南京礼部尚书无锡人邵宝手书“石门”二字,现存的“石门”则是清光绪年间的无锡知县廖纶所书(是的,就是那个在崇安寺立皇亭恶心的拍皇帝马屁的那个廖纶,详见本博《无锡崇安寺》一文)。石门旁“叠嶂栖雲”四字也是廖纶所书,旁边的“洞庭秋色”和“此乡可乐”则是清金渭滨所书。石门旁的小石龛则称为白云洞,内残存古石刻“吕纯阳仙居”和“白云深处”。

石门
石门
“光绪辛卯上元 叠嶂栖云”
“光绪辛卯上元 叠嶂栖云”
石门
石门

在石门上方曲曲折折的山路旁,有一块大石头,叫“隐风石”,也相当有名。我对它的印象尤其深刻,因为儿时第一次来,便被山岚吹得摇摇晃晃,幸好该大石挡了不少风。

惠山隐风石
隐风石
三茅峰隐风石
隐风石

待从北坡下又重新爬上山脊,真的不想再去头茅峰了。不过黄昏的景色很美,值回腰酸背痛的票价。下面两张照片让人庆幸带了重兮兮的单反。

惠山秋韵
秋韵
五节芒
五节芒
路人刻的“凤凰回头 望夕阳”

回程景致也是美的。

电视塔
日落

最后是我最喜欢的一张。

深秋的惠山山岭
深秋的山岭

遗憾如果不是工业污染的话,远处的城市在夕阳下会衬托得更美。依稀记得儿时登山能看到远处波光粼粼的太湖,正如苏东坡所说“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现在只好拜请大家意淫一下从前的景致了。

共有 33 条评论

  1. lily

    果然很美!景色美,文字也美!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 S

      @lily 谢谢啊。再接再厉 :)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2. Lareina

    玉帝是供奉在道观里的..佛祖是寺庙....貌似是这样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 S

      @Lareina Re Lareina:是的,所以才 confuse 人,为啥一个小庙儿又有玉帝又有佛祖捏?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3. Snowriver

    相对以前而言,现在msn好像不怎么限照片大小了,你是不是可以考虑有的照片作大点放上去比较好啊。。。。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 S

      @Snowriver Re xuejiang:是的我知道,我何尝不想,但是大图很拖空间速度,每篇要是放十张大图上去我首页就很难打开了。要考虑速度和质量的平衡啊!我曾经建议他们能让用户能自定义放在首页的文章数目,比如说,3 篇……这样可以多放些图或者把图稍稍放大些。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4. Jenny桃花岛

    看着祖国的名山大川就想去看看^_^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5. Jas

    一开始用google地图的方式解释旅程还是很有感觉的~下次借鉴下~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 S

      @Jas Re Jas:呵呵Google Map就是这点好,我现在跟客户解释路线都是用google earth的,很好用!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6. 灰小兔普遍比花花个子大,近距离看,更像猪~~吃得多吧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7. Lareina

    哈哈..你眼睛真尖.你留言的时候我正好才改,也才才发现的.觉得问题大了.改倒还真花了点时间.你现在去看看.对了

    十六年前 Unknown · Unknown

    回复

       

回复 Lareina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