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圣彼得堡一早的阳光一扫心中阴霾,表明这座城市还是很给我们面子的。
酒店的回廊弯弯绕绕,每个回廊之间还有厚重的充当防火门的玻璃门,这是在其他国家没有遇见过的。

下楼用餐。自助餐厅设在地下一层,像极了中国的老式饭店。这种布局不禁让我觉得这座饭店是为战时而设计的。

鸡蛋壳桶……若不是走来走去的中亚面孔的俄罗斯侍者,安能分辨此处的属国?

对我来说,从前在德、奥早餐吃伤的经历印象深刻,于是,类似粥、橙、鸡蛋之类较为

大堂,金光灿灿。

等人的功夫,拿着相机到酒店外拍点小品。苏联式的审美观,在建筑物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天气挺冷,仿佛国内的深秋。



今天上午本是先去冬宫,但地陪根据天气临时调整了行程,去往圣彼得堡南方
车外,波罗的海跨海大桥映入眼帘。

普希金市(Pushkin),旧称
普希金市最著名的景点便是
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菲·费里德里克·奥古斯特(Sophie Friederike Auguste),出生于普鲁士的斯德丁([德] Stettin;[波] Szczecin;现波兰西波美拉尼亚省的首府什切青市),本是一个无忧无虑的普鲁士没落贵族的小女孩儿,为了政治联姻而远嫁沙皇俄国,改名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芙娜([俄] Елизавета Алексеевна;[英] Ekaterina Alexeievna),又因为生存而被迫弑君、爬上了权力的宝座。这与百年前的武媚娘何等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叶卡捷琳娜在世时文治武功,为沙皇俄国今日博大的版图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因此被俄罗斯人尊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与彼得大帝并驾齐驱。
大巴车停在德沃尔佐瓦亚大街(Dvortsovaya Ulitsa),下车步行。路边,俄国乐队看到中国游客,齐奏《歌唱祖国》,以换取小费,让人啼笑皆非。
参观叶卡捷琳娜宫分为两个部分:花园、宫殿,其中花园门票成人
我们的地陪自称小商,23

于是绕过叶卡捷琳娜宫的入口,往花园而去。



因为叶卡捷琳娜女皇金发碧眼白皮肤,因此整座宫殿配色以蓝白金为主,体现了女皇个人的口味。
随手一拍,回来才发现宫殿上方有一轮淡淡的彩虹……

叶卡捷琳娜宫面向西北圣彼得港而背东南,面前花园中轴线的走向便是自西北到东南,体现了俄国崇拜彼得大帝、贯彻建设沙俄海军的意志。宫殿刚建成时,这种中轴线加上直来直去的草坪大道和修剪整齐如卫兵的常绿树木成了花园的标志风格,但随着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后效仿英国,英式庭院建筑在宫殿西北方落成,蜿蜒小径代替了笔直的林荫路,修剪整齐的草坪变成了厚密茂盛的草地,方圆规矩的池塘改为轮廓曲折的湖面,自由生长的团团树林仿佛天然。也因此,可以把花园人为的分为东南花园和西北花园两个部分,它们在西南连为一体。



东南花园,树木修剪极其整齐。道路整体走向呈十字形,网格状。



大道的终点,是一座雄伟的修道院(Hermitage Pavilion),收藏有珍贵的文物。据说,这里还会定期举办一些音乐会,不过今天大门紧锁,只能在外面瞄一眼了。

从此折向西边,有一座人工湖。湖水碧蓝。湖中心有一座小岛,岛上有饭店,名

湖边有一座建筑,名

湖边有一些青铜雕塑,让人联想起丹麦的美人鱼雕塑,仿佛是用来欢迎从对岸游船归来的皇帝。远方,是一座土耳其清真浴室(Mosque & Turkish bath pavilion)。

湖中还有一座天鹅雕塑……不知是前人所放还是后人所造,觉得山寨感略强了一些。

沿着湖边,卡梅罗诺娃画廊博物馆(Kameronova Gallery Museum)映入眼帘。

东侧,一座小型的花园里,工作人员正在辛勤的修剪植物。

沿着博物馆往北走,罗马式的建筑鳞次栉比。


找了一圈才找到隐藏在通道内的一座公共厕所。推门进去,里面长这样……真想不到是公共厕所。另外现在才明白中国满大街的

公厕外,是叶卡捷琳娜宫西南建筑部分。

由于地陪通知
蓝天飘着乌云,这是圣彼得堡每天的日常,因此冷风飒飒,忽晴忽雨。


重新回到卡梅罗诺娃画廊博物馆附近花园,找上了大部队。

一座长长的古罗马式

三姨说种着的是海棠花,我死活不信,掏出手机一查,还真是……

密林深处,雕像下,俄罗斯老妇在此取水,一旁的保安像看外星人一样瞅着她。我瞬间想起了家乡一口泉水旁,每天络绎不绝取水的乡人。

一场大雨扑面而来……



雨下了一阵,不下了,收起伞,又开始下,反反复复的折腾了好几次,人才慢慢的走回了出发地,等待地陪把我们带到宫中正式参观。
在大门口淋雨的滋味不好受,打着伞也不顶事,觉得鞋子湿了……

在门口吹了半小时冷风淋了半小时冷雨后,终于进入到安检处等待入内。俄罗斯人有奇怪的规定,入内必须将外套寄存,说是怕把脏污带入宫殿?寄存又花了不少时间,然后排队戴鞋套,领讲解器……
不过一切的麻烦都是值得的。由于宫殿实在太大,因此每个团的进入路线各不相同,参观路线也就迥异。我们没有从主楼梯上去,而是从宫殿东南侧入口进入,穿过一楼一系列的小房间,沿着侧梯一路上到二楼,由西向东游览。



过了会客室后,映入眼帘的第一个厅是花藤蔓厅。花藤蔓厅由建筑师卡梅隆设计,装潢工作于



花藤蔓厅东侧,是第三前厅。第三前厅有着镀金的立柱、花纹、雕刻、装饰,天花板上的绘画是《奥林匹斯山》。整座厅充满了洛可可式风格。


第二前厅,与第一前厅的风格类似,一样金碧辉煌,但藤蔓和女性的雕塑更加突出。


第一前厅,较前两个厅面积更大,四周由巴洛克镀金花纹装饰,配上
此厅一大特色是法式蓝色瓷砖壁炉——明代中国青花瓷风靡世界,但价格奇贵,花瓶价格等重黄金,富贵如沙皇家也仅能收藏一两个瓶子。十七世纪,法国人钻研出彩陶技术,仿造出类似青花瓷的赝品软瓷,图案则高仿中国青花瓷,但因不含高岭土,手感与产自中国的真品有着云泥之别。就这,也让整个欧洲陶瓷收藏界疯狂不已,订单纷至沓来,连沙皇也不能免俗。
天花板油画是《巴胡斯和阿里亚德妮》,由意大利画家完成。1765



接下来是叶卡捷琳娜宫最负盛名的厅之一——大厅。这座大厅面积约


大厅内有专业与游客合影的古装帅哥美女,一旁工作人员很专业的用中文喊着

阳光穿透玻璃窗,自花园射入金色大厅,映衬得愈加奢华。


穿过大厅、授勋者餐厅,来到主楼梯。

由于部分区域正在修缮,因此一些展品移到了小的展厅,以展示沙皇时期皇室的风采。











叶卡捷琳娜宫最负盛名的厅是琥珀宫,它是叶卡捷琳娜宫的镇馆之宝,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一。最早于
1979
正因如此珍贵,因此琥珀宫严格不许拍照。感叹其奢华,无法将高清图片展现给读者,只得于国外网站
琥珀宫内部(Photo: saint-petersburg.com)

过琥珀宫,来到叶卡捷琳娜宫又一著名的厅——绘画厅。里面放满了女皇长期搜罗来的上百幅欧洲名画。





亚历山大一世(1777-1825

亚历山大一世的书桌(非正式)。据说亚历山大一世喜欢在这里办公,工作效率高。他曾说过:“在沙皇村的一天比在圣彼得堡的一周还要有效率。”





另一侧还有亚历山大一世正式的大理石桌工作室,于



随后到绿色餐厅,这里是沙皇夫妇进餐之所,也是小范围聚会用餐的地方。之所以桌子上只展示了盘子而没有刀叉,是因为那时候的贵宾跟现在飞机上的游客差不多,受邀到贵宾家做客不仅吃饱喝足还要偷银质餐具当纪念品,且蔚然成风,所以偷到沙皇家里,也只能法不责众,一笑而过,听之任之了。


时间有限,像中国浅蓝色客厅、上敞廊前厅、宫廷女侍室、寝室、绘画书房、雕刻书房……等便没有再去。

从墙上镶嵌许多油画的大理石楼梯下楼,回到一楼长廊。长廊两侧挂了不少历史作品。以下两幅,右边是刚建成时的叶卡捷琳娜宫,左边是被纳粹烧毁后的叶卡捷琳娜宫。


几组照片展示了博物馆


出宫殿,天气不错。

宫殿的建造者,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巴托罗密欧·拉斯特雷利铜像矗立在宫外的区域。

宫外,一个小小的圣母显灵教堂孤单的矗立在路边。教堂外,矗立着一块硕大的中文说明,说明它是沙皇村最古老的建筑,也是第一座石头建筑,由伊丽莎白一世于

由于是团餐,因此大巴车将我们拉到普希金市内的一处中餐馆吃饭。这里的中餐馆维持了俄式的外观,但是提供的饭菜简直难以入口。


草草饭毕,在街上蹓跶蹓跶。俄罗斯的民居,基本上家家户户的后院都有这些儿童娱乐设施,刚开始我还以为是幼儿园,后来走来一个俄罗斯大妈用俄语示意不能拍,才明白过来。


一位老人,从远处颤颤巍巍的走来,走到破旧的筒子楼前,忽然低头看自己的皮鞋。

这也许便是普希金这座小城的缩影吧!
狡猾的小猫咪
叶卡捷琳娜宫好漂亮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77 · Windows 10S
@ 狡猾的小猫咪 是吧?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77 · Mac OS X 10.14夏天
富丽堂皇,相当可以......
六年前 Microsoft Edge 79 · Windows 10牧羊人
这地方漂亮!
相比琥珀宫,我更喜欢那个绘画厅~
毕竟 怕闪瞎眼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77 · Windows 10S
@ 牧羊人 那些绘画细细看可以看好久。真心时间不够用。
六年前 WordPress App 13 · iPhone iOS 13.1.2Sherry
很大程度上让我想到了凡尔赛宫,要说俄罗斯还是该归到欧洲属的。
六年前 Google Chrome 77 · Windows 7S
@Sherry 是的。不过欧洲人不这么想……
六年前 WordPress App 13 · iPhone iOS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