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得父亲(笔名:金风疾)有诗云:
舟过太湖 金风疾 碧波浩淼广无垠,翘首凭栏尽望春。 归棹乘风潮更急,野鸥掠水月初昏。 苍山寂寂浮烟霭,渔火星星弄晦明。 一派相思关不住,子规唤醒梦中人。
是的,一派相思关不住,于我,这乡愁便是江南那片湖光山色、鸟语花香的故土——无锡。
不才也曾附庸风雅,在西安写过一首《天净沙·思乡》:
青山碧水香樟,
薄云淡暮龙光,
曲径红梅寄畅。
西风遥望,
客长安居吴郎。
注:青山寺、龙光塔、寄畅园乃无锡名胜,香樟乃市树,红梅乃市花。
作为无锡人,可以说是骄傲的,因为有着
其一
无锡城的西边,有一座连绵的山,称为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留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说的就是在我家后山上鸟瞰美丽的太湖时的景色。龙山东头,是赫赫有名的惠山。惠山脚下,矗立着江南园林的代表作——无锡寄畅园。
谈到江南园林,国人言必称苏州;谈到苏州园林,国人言必称拙政园,简直可以说走火入魔。依我拙见,拙政园其实也就是名气响一点,早就没有当年的古韵古香。追溯历史,明朝贬臣王献臣聘文征明建造此园时貌似还有些名堂,后毁。待清初吴三桂婿王永宁霸占后乱改一气,早已不复从前。现在的拙政园大部分则是太平天国时候作为忠王府花园时重建,大家想李秀成这个广西贫农能弄得出什么好东东啊……
其实江南园林很多,不仅在苏州。苏州园林最不妙的地方就是它没有青山没有活水。满洲皇帝们虽不是汉人,却深谙园林之妙。他们(以康熙、乾隆为主)下江南时下榻的、称颂的,不是拙政园,不是留园,而是秦园,也就是我们说的江南园林代表作无锡寄畅园。
这两个皇帝喜欢到什么地步呢?他们每下江南必榻寄畅园,每榻寄畅园必题诗(“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爱其幽致”),足见眷爱赏识之情。康熙帝南巡,下榻秦园,见泉水叮咚山涧淙淙一派仙境景象,欣然题写


唐皇甫冉有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
寺有泉兮泉在山,锵金鸣玉兮长潺潺。
作潭镜兮澄寺内,泛岩花兮到人间。
土膏脉动知春早,隈隩阴深长苔草。
处处萦回石磴喧,朝朝盥漱山僧老。
僧自老,松自新。流活活,无冬春。
任疏凿兮与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
偏依佛界通仙境,明灭玲珑媚林岭。
宛如太室临九潭,讵减天台望三井。
我来结绶未经秋,已厌微官忆旧游。
且复迟回犹未去,此心只为灵泉留。


乾隆看上了古华轩,于是在御花园里兴建了同样的一座。参见《上京浩浩紫禁中》。










其二
说来有意思,父亲跟我,是从同一个高中毕业的。这所高中的前身,是无锡私立辅仁中学,原址在东门将军桥畔,与已有上百年历史的东林书院仅一墙之隔,是


记得从前每次去上学都要经过金匮路——一条横跨大运河连接高速公路的四车道公路。那里车速很高,曾经在那里险象环生地骑车乱穿马路三年,竟然侥幸生存下来真是奇迹。如今金匮路仍然繁忙,只是路边建成了一个休闲广场。

跟高中比起来,我的小学就显得那么不足道。但是曾经在这里留下了我最快乐的时光。那是根红苗壮的年代,我们茁壮成长。

以前小学其实叫华晶子弟小学。因为是子弟学校,所以学生都是华晶微电子的职工子女,连老师很多都是职工的配偶。
华晶曾是国内很有名气的电子企业,相当一部分上海、深圳和香港的电子企业的老总当年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记得小时候上学很近,华晶小学其实就在华晶新村的路口,每天走去


新村里有个小店,从

新村背靠着龙山。从龙山翻越过去便能到惠山,但是翻越的过程并不轻松,除了爬山的辛劳以外,还要对付查票的老头和钻铁丝网。
父亲有诗《重阳节登高》:
西风飒飒又重阳,结伴登高意气扬。
目送长天征燕杳,身临幽涧菊花香。
群峰岚影笼苍翠,大泽烟波隐橹墙。
指点笑谈今古事,九龙山上共倘佯。

青山公园就坐落在华晶新村旁,记得刚建立的时候华晶还送了一对八〇年代市价一万元的汉白玉狮子。所以华晶的职工得以免费进入公园若干年。
父亲曾写过一篇雅致隽永的五律《题青山公园》:
拾级进园门,池边草色新。
深林藏古寺,叠嶂吐烟云。
露润山花艳,风和鸟语轻。
吟哦觅佳句,空谷响钟声。


最后上一张南禅寺。

文娟
太夸张了,你父亲太有才了。
十八年前 Unknown · Unknown景色太美了。
S
@ 文娟 Re snoola:只是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那么美了
十八年前 Unknown · Unknown晨婧
在网上搜索华晶新村,没想到看到这么精美的博客,忍不住登陆留言。没想到世界这么小,我还和博主是校友呢。这边老小区改造了,现在整洁美观,很不错呢。
十五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 晨婧 真的吗,哈哈!那就加个链接吧!请问是小学校友还是高中校友啊?
十五年前 Unknown · Unkn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