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绍兴东湖至大禹陵不过十多分钟车程,便招车前往。虽是随性所致,体累疲惫,但感觉不虚此行。
大禹陵,位于浙江绍兴城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相传是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据记载,夏启和少康都曾建立禹庙,但已难考。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
今大禹庙为清初建筑,坐北朝南,围以丹墙,东西辕门相对而立,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岣嵝碑亭、午门、祭厅、大殿,皆依山而建,逐级升高,两庑偏殿,左右对称。偏殿内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
瞻越山兮镜之东,郁乔木兮岑丛。倚表霞兮窆石,枕碧流兮宝宫。端黻冕兮穆穆,列俎豆兮雍雍。梅为梁兮挟风雨,倏而来兮忽而去。芝产殿兮闲见,橘垂庭兮犹古。壁腾辉兮桂荐瑞,书金简兮缄石匮,朝万王兮可想,探灵文兮何秘。嗟洚水兮横流,民昏垫兮隐忧。运大智兮无事,锡洪范兮叙畴。身劳兮五岳,迹书兮九州。亶王心兮不矜,迄四海兮歌讴。猗圣宋兮中兴,驻翠跸兮稽城。独怀勤兮旷代,粲奎文兮日星。扬舲兮拊鼓,吴歈兮郑舞。奠桂酒兮兰肴,庶几仿佛兮菲食卑宫之遗矩。
诸葛兴. (1208-1224). 会稽九颂并序,大禹陵. 宝庆续会稽志, 清嘉庆戊辰重镌, 采鞠轩藏版.
给我疲惫的双腿带来新挑战的是,从大门口到正门口有数千米之遥,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了。让人欣慰的是,山水如画,空气清新。
会稽山巅有大禹像一座。

如果有时间,不妨在此休憩数日啊!

有一陵道,通往大禹祠。

全国重点文保碑,九六年立。


有大禹陵碑亭。碑刻字体敦厚隽永,为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南大吉手笔。侧有一八角重檐石亭,上刻


大殿修得很是精美。

兴之所致,登山一览众山小。

即使凉风习习仍然汗流浃背。爬到半山腰,有平台可供休息,仰望山巅巨大的大禹塑像。

再登顶。巨像很是拉风。


禹祠,为姒氏宗祠,位于大禹陵南侧。现为

此处立有康熙五十一年三月廿日(1712

众说纷纭。网上搜出一篇日本友人所著的《观光纪游》或可佐证。
[明治十七年(清光绪十年)七月] 十五日,晨起,舟已泊在禹陵下。三面皆峻峰所谓会稽山者。陵户掌门钥,投钱入观。有碑蝌蚪字,曰衡山崩时,获裂土中,禹碑是也。拾石级,中间碑刻康熙、乾隆历朝祭文。有御碑亭,刻乾隆帝五古长篇。庙粤匪乱后所新修,宏厦□飞,葺以黄瓦,正面安塑像,大丈余,左右立像各五。大字题栋,上曰
冈千仞. (1884-1885). 观光纪游. 小方壸斋舆地丛钞.“天成地平”,曰 “成功永赖”,楹联二,曰:“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绩奠九州垂万世,统承二帝首三王”。左庑安四嗣王、四辅、六卿神主,右庑安嗣王十一世、四岳、九牧神主。蝙蝠千百,巢棲梁桷,秽臭冲鼻。庙左一阜,有窆石亭。石质莹然,微含红色,挺出七八尺,诸名流细字题名,雕刻极精。碑刻阮文达(元)记。出门右折,有两大碑,一刻 “大禹陵” 三大字,一刻 “禹穴” 二大字。禹穴在蜀,以禹陵当之,误矣。放翁诗已呼 “禹穴其来也久。” 过祝官小休,曰姒姓,世奉祭祀,爵八品。村有姒姓三十余家。天气顿变,黑云如墨,仓皇归舟。须臾雷呜,大雨倾盆。上漏下湿,殆无所避。午下天晴,遥望女墙,为绍兴南郭。过陶堰,访陶竹书(寿勋),侄杏南在日东使馆,与惕斋相知,款留酒饭。婢能解日语,曰:“前年从某官在东京。” 未牌解缆,湖水澄澈。岸上人家、市街、桥梁、树木,皆倒影水中。柳子厚 “韬涵大虚,澹滟里阁” 二句,真能括尽此景。日暮泊蛏浦坝,坝堤尤大者,坝外浊流排空,为曹娥江,此间大江。是夜月明,坝上回望绍兴城,极为佳瞩。
禹祠暖阳。

禹井小径。

禹祠瓦当。

下山路,游人络绎不绝。喜欢标头的视角,故拿出

当我们在游玩,你却在默默的忙碌。谢谢你!

孩子是永远不知疲乏的。

累了,歇歇。

谈。

童年。

沉思。







出陵门,见禹庙在一侧。可惜没精力再去了。


金光万丈。

我想说,在走了一天又爬了会稽山后再走那么长的陵道出门真是太不人道了……

惟帝圣世时,必有符命。在昔黄帝始受河图而定王恚,宓羲得神蓍而垂皇策,尧配璇玑玉衡以齐七政,舜继成六德,文王获赤雀丹书而演道定谟。予亦以谓禹探其穴,得开世之符而成乎水功。夫神人合谋而行变化,天地定位,阴阳潜交,五行迭王,斗建司节,岳尊山而渎长川,乃至日星雷风,祯祥秘奥,三纲五纪,万乐百礼,人人物物,各由身生,无非元功冥持,至数吻合以及之者。王者奉天而行,故圣神焉,帝皇焉。彼圣如仲尼,有德而无应,故位止于旅人,福弗及生灵,乃叹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
元稹,夫然后知元命者轩,后命者羲,受命者唐与虞,成命者禹,备命者文。仲尼不受命,乃假人事而言,故有宗予之说,后代无作焉。立言者一仁义以束世,教瞽瞆蚩蚩,使绝其非望,职业之外,存而不论。予读夏书无是说。司马子长自叙始云:“登会稽,探禹穴。” 不然,万祀何传焉,惑矣!苍山之潴,呀如渊如,陵徙谷迁,此中不蹇,雨洗烟空,(咸欠)然莫穷。噫!实禹迹之所始终。唐兴二百八祀,宝历丙午秋九月,予从事于是邦,感上圣遗轨而学者无述,作禹穴碑,廉察使旧相河南公见而铭之,曰:禹穴宜载夏与秦,胡为而不载?古而不载,迁与郑胡为而载?予以谓天德统万,止言其盖。地德统万,止言其载。尧德统万,止言其大。千山万山,皆言其会。一符一穴,不足为最。故夏与秦,俱不之载,而人以之昧。虽山之坚,虽洞之濊,有时而堙,有时而兑。岁其万千,风雨淘汰。亡其嵌呀,丛是蘙荟。惟郑与迁,斯碑斯载,斯时之赖。 郑鲂. (1936). 禹穴碑铭并序. 嘉庆山阴县志, 民国校刊本.
阅览大禹陵完毕,远看大禹的像有木有看灵山大佛的感觉?
@ 虫儿飞是啊是啊,就是有那种感觉,不过没有我们的大佛那么气派吧!游玩的时候我还在想呢,去过里约热内卢看过耶稣像,去过灵山看佛祖像,现在又来会稽山看大禹像……貌似只有穆罕默德像没看到了哇。
@ 虫儿飞莎士比亚像呢
@ 虫儿飞那是神仙吗?
@ 虫儿飞穆罕默德也是神仙?!
@ 虫儿飞好吧,受骗了!原来穆罕默德像是禁忌。你说话太坏了!
@ 虫儿飞你想的太坏了……
图片一多,基本只看图不看字
@Betty 本篇也没写什么,主要是给你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