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王铮亮
金陵怀古[唐]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金陵,南京旧称。写这首《金陵怀古》的作者,正是写
对南京的印象,始自
一切回忆戛然而止,新的记忆从傍晚开始。过度拥挤的地铁
新街口





夫子庙、秦淮河
让我们忘却过去,享受这靡靡夜晚的美色。
车到夫子庙,人声鼎沸,一派繁华景象……




这座城市的灵魂,是这样的清扫工。

她的繁华,也是出众的。























中山陵、孝陵
清晨的南京,有着







孝陵,是江苏唯一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皇家陵墓之一。







开国皇帝泉下有知,是否也应该感谢你的工作?


孝陵神道,中国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线的神道,环绕梅花山形如北斗七星。




南京的玻璃制品,还记得小时在中山陵买的那个玻璃小公鸡。





虽然不能理解在大明孝陵神圣功德碑前婚纱的意义,但仍然祝福这对新人。


总统府
这里是几个王朝的见证。在这里,从明朝的熙园,到清朝的两江总督府,再到太平天国的天王府,最后是中华民国的总统府。如今,高高飘扬在门口的,是我们的五星红旗。

天下为公的理想,何时才能完全实现?

让人不免想起《建国大业》的总统府大堂。

孙先生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满地









走出总统府,一旁有古色古香的我国人民政府。

鸡鸣寺、玄武湖、明城墙
鸡鸣寺,不是一个非去不可的景点。此地清静无为,游人甚少,门票只有

门口蹲着非常漂亮的一只咪。

饥肠辘辘的我们在鸡鸣寺斋房吃了三碗面!

如果哪里的素鸭面都有这么好吃,我想做和尚也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从斋房眺望城墙、紫金山和玄武湖,天地广阔。


远处金光闪闪的建筑,便是玄武湖那头的南京新火车站。五十年以来,南京火车站以脏乱破闻名沪宁线,我也有过无数次不爽的经历。这次来到南京发现南京人一不做二不休,硬把南京新火车站整饬一新豪华得超过周边城市各大机场。

正因为有玄武湖,从古至今南京城破,大都在城南城东。只有无畏的解放军,在北面的解放门破城而入。

鸡鸣寺曾经是南京最高点,如今很遗憾,有了一些突兀丑陋的建筑……我想这是全体南京人的悲哀。

肃杀的冬日寒气逼人,傍晚玄武湖雾气缭绕,湖中心曲曲绕绕的八卦迷宫,为此城平添了一分神秘莫测与阴冷刺骨。


夜了,是时候离开南京。我们步行在冷清的道路上,左侧是静悄悄的民居,右侧是绵延的城墙和湖泊,所幸有些霓虹灯光,让这里不那么让人害怕,否则,真不知道从哪里会跑出来一个冤魂呢!

跋
写完上面这些,仿若又有所顿悟。山水无限,风光依旧,秦淮河畔胭脂扣,一缕香魂桃花扇。此情彼景早已让人忘却了旧事,忘了那明太祖十年劳役凿胭脂河死万人,那明成祖异想天开凿阳山碑材死万人,那湘军入城后残杀的几十万骸骨一层一层码好,那城池四方两千年的累累白骨,嘲笑着没见识只知道开机枪的日本乡下人。我们笑,笑那政治
但,这座城的寂寞与悲凉早已成往事,熙熙攘攘的人群,需要的只是新生与繁华。而虽然换过几茬却仍然保留悠闲自得品质的南京人民,不需要其他城市廉价的同情。南京曾经有着无上荣光,通行天下的普通话曾以南京官话作为标准音。但那又如何呢?南京人早已看穿世事,与世无争,流利的说着早已不太标准的南京话,坦然的做着不太标准的苏
十里秦淮脂粉,百年古城孤独。一切悲情戛然而止,新的一年从这里开始。
S
小害:现在雨花石很贵咧!你再邮回南京保证赚一票,哈哈!不是你显示器问题,的确是我扫描的问题。曝光也不足。不过凑活着看吧!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写一写你 10 年前在南京的经历。我想会是很好看的。
十五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TSANGNic:对的,在它那个级别上的数码相机,LX3 是一个里程碑,至少当它出来的时候,无有竞争者,甚至到现在还在持续热销中!!你说 “大家還是覺得單反拿起來比較帥. 具體是怎麽樣的思維我是無法理解了”,这是国人的心态问题,也就是粗话 “有钱鸟就大”,这样人真的不少,端着个大个相机仿佛他的摄影水平也牛了一样……我觉得物尽其用,每样东西都有他的特点和优点。我当年在 LX3 价格还很高、还没有成风气前已经尽力倡导使用它,原因是我发现在易于携带的前提下它是同等级相机中唯一能实现 60%-80% 理想效果的机机。我还发现,最杀手的是,我们知道在老外的餐厅用单反是很不礼貌的行为,但因为 LX3 外形低调,用这款相机不仅不招人反感,又不需要开闪光灯,而且还有服务员主动帮你摄影哦!简直是无敌啊无敌!参见我当年第一次用这个相机时候的文章:《墨尔本水滨饭店》http://synyan.spaces.live.com/blog/cns!E4FFF8FE51796E85!10376.entry 至于你对胶片的见解,我认为是有些偏见哦!10 年前的人们没有数码相机,不都是用胶片机的吗,有多少人会说自己没有经济能力拍照的?现在一卷胶卷比以前便宜,就算是专业胶卷也不是贵的离谱,而胶片机无论单反还是旁轴都是全幅,也就是说相当于尼康 D3、佳能 5D 的幅度级别,折合到每卷胶卷不知道比直接买全幅便宜多少呢!当年的机皇比如尼康的 F6,已经跌到只要几千块的水准,用它拍出的任何照片都可以秒杀同样价位的普通单反。当然你说的 “相片不晒出来都不知道拍了什么” 是可以理解的,我拍的时候也有忐忑,往往怕一塌糊涂。但一两次后你就会信心大增的。这种乐趣不是按着电子快门的一般人能理解的。
十五年前 Unknown · Unknown可西朵
南京这座呆了 4 年的城市,都不知道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或许是鸭血粉丝汤,或许是那一年的夫子庙庙歌 superstar~
十五年前 Unknown · Unknown可西朵
还有忘了说,你不知道深受折磨的我们,旧车站烧坏了 4 年,毕业时候新的还没有建起来,效率多低。还有看到明孝陵很亲切,因为我们是爬墙进去的,哈哈
十五年前 Unknown · UnknownS
可西朵,忘了你也是在南京上学的呵呵!我想你比我体验要深刻得多。明孝陵怎么爬墙呢,哎都不告诉我们。不过我知道孝陵卫那边有好几个学校的说。
十五年前 Unknown · Unknown